书城历史文明帝国
3669300000051

第51章 铁甲银龙

暖阳普照着钢铁厂,钢铁厂的北边有一个五六十亩大的小湖,前日夜里已经被初冬的寒气冻住的湖面,在正午日头的温暖下,却又融化成了冰茬。湖的西边有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木楼,整栋小楼都裸露着紫檀木那赤红的原色,在足有上百亩伐光了树木的钢铁厂中,格外的显眼。

林耀华扬着眉走进了木楼,上了二层,推门进了靠南边最大的一间屋子。这间屋子的门上挂着一块木牌,木牌是林耀华特意让工匠打造的,牌子上写着“总经理办公室”。

屋子四四方方,长宽足有三丈,三面有窗,格外明亮。按林耀华的设计,屋子南边靠窗中间摆着一张三面环绕的大书桌,俯视着看就像一个“凹”字,按林耀华的命名,这叫老板桌。桌子后面的空当放着一张大木椅,椅子下面有一个带有五个轮子的青铜丫脚,能让椅子方便的移动。大椅子的靠背足有四尺高,不但厚厚的垫上二十几斤仔细捆扎的鹿毛,外面还用三张豹皮包裹的严严实实。按林耀华的命名,这叫老板椅。屋子西边放着一张木制小几,靠窗摆着一溜木架缠上藤条带靠背的宽椅子。按林耀华的命名,这叫沙发。屋子东边摆着火炉、水壶和斗橱,墙的正中还留了一道小门,门外是一个十来步大小的走廊,走廊只有房檐遮挡,却无墙壁。按林耀华的命名,这叫阳台。

这个小楼整体都是林耀华设计的,全木质榫卯结构,木头的墙壁、木头的地板、木头的天花、木头的楼梯,就连房顶都没用青瓦,也是木制的。为了建这个小楼,林耀华还设计了台锯,由两个大汉脚踏驱动,像轮子一样的锯片切割起木头来有如割草,破出的板材齐齐整整,不仅比双人对拉锯高效的多,切出来的木板也漂亮的多了。

林耀华舒舒服服的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靠着宽大厚实的靠背,将椅子一摇一摇的,眉头舒展了开来。林耀华满意的看着屋子里自己设计的装饰、家具和布置,心情舒畅,这才像点前世的生活嘛。虽然跟前世的办公环境比起来,档次、精致程度、便利性、功能和舒适性都差着天远地远的,但是也不全都比前世差。想当初在前世也不过是个小经理,手下管着十来号人,办公室也不过半拉屁股大。可如今,好歹手下也有上千人可以使唤,这办公室比前世公司董事长的还大。甭说办公室,整栋办公楼都是自己一个人用着。通体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造的办公楼啊,这在前世怎么敢想。

且不说办公的环境,单是每日不用考勤打卡,不用给老板擦屁股抛媚眼,不用为了项目急得嘴唇上火,每月却能从大宗庙领一千二百斤粟,这日子也比前世悠闲的多了。唯一的顶头上司,还是自己的干爹。听说这夫余的行政级别里还有大佥事一职,可那大佥事远在沈城大宗庙的工部里,姓甚名谁,长的是人模还是狗样自己都不知道,哪管得着自己呢。在这钢铁厂里,自己就是土皇帝,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谁也不会给自己什么压力了。

如果非要说工作,似乎也相当的轻松。手头里大宗庙的几个项目,钢犁已经交给徒弟去做了,海鲜酱交给吉达那憨货去熬了,冬天来了,钢铁厂的建设也不用那么急了。除此之外,却都是可做可不做的项目,蒸汽机是自己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才建造的,床弩和撞车都是看着白起兄弟的面子才用心研发的。蒸汽机和床弩受限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而无法进一步改进,回头教徒弟画些图纸造些大型金属工件的加工机械,也就能搞出来了。唯独这个撞车却真是难搞。不过,这撞车搞得出来最好,搞不出来也不欠白起什么,自己尽力就是了,倒也没什么压力。

林耀华站起身,乐滋滋的再诺大的办公室里转了几个圈,一会看看茶炉的炭火,一会看看阳台外的小湖,一会又感受一下蛮有弹性的藤沙发,露出满足的笑容。林耀华坐在沙发上,拎起木几上的茶壶,却发现壶中空空、滴水未有。嗯,难怪觉得这诺大的办公室里似乎少了点什么,是了,就是少了点人气,少了个端茶送水的秘书。

看来,得找个机灵点的孩子带在身边了……

林耀华拎着茶壶走到茶炉旁,将铜架上的水壶坐再茶炉上,然后拉开抽斗,打开斗内的一个陶罐的盖子,从罐里撮出一点茶叶,丢进茶壶里。别小看这茶叶,就这一小坛还是从欧冶那里死磨硬缠外加死皮赖脸才抢来的。这个时代的茶叶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叫做“茶茗”的茶叶,也就是林耀华坛子里的这种。茶茗气味甘香,是大越国独有的特产,每年也就供应夫余几百斤而已,一般人是喝不到这种茶的。另一种茶叶叫做槚,味道略苦涩,南方皆有产,但产量也不高,平时也都只有富贵人才得以品尝的到。这个时代茶叶是很贵的东西,就算是槚,都要四百斤粟才换得一斤,足能换二十斤上好的大越烧酒了。茶茗更不用想,根本就是无价也无市,哪怕有万斤粟都没地方买去。

水壶仆仆响,林耀华拎起水壶沏好茶,又将茶壶放回铜架子上。然后拎着茶壶坐回了沙发上。倒上一杯茶,原来这茶茗是绿茶,果然清香扑鼻。轻抿一口,甘气怡人,算得上前世中等档次的绿茶了。林耀华欣悦的再品上一口,不错,没想到在这落后的时代竟然也能喝道不错的茶。

茶水入口,还未咽下,就听到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接着徒弟荣炎跑了进来。

荣炎才一进门便兴奋的嚷嚷:“师父,师父,我想到个办法,我们可以把蒸汽机装到钢甲撞车上……”

“噗”,林耀华一口茶水喷了出去,所幸荣炎站的远,未被殃及。林耀华这是第二次听到有人提出造坦克的主意了,荣炎倒比白起有见识,竟想出机械动力的坦克来。这孩子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异类了,能想出这样的创意,就算自己没来到这个时代,这孩子想必也会成为一代名家吧。

蒸汽机用来造车的事情林耀华不是没想过,而是不可行。林耀华现在造出的这个蒸汽机输出功率尚不足二十匹马力,要是把蒸汽机搬到车上,光锅炉、轴承、机械部件和锅炉里的水就要差不多两千斤,这还没算锅炉一个时辰要消耗掉一千多斤炭、三四百斤水和四五个烧锅炉的大汉。如果加上车架和装甲的重量,起码上万斤,先不说设计怎样的轮子,单就凭这个落后的蒸汽机,已经拉不动这部车了。

虽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远远造不出这蒸汽机坦克,但林耀华仍很赞赏荣炎的敢于想象,于是对荣炎说:“你的想法很好,不过,这蒸汽机的力量还太小,拉不动这么大的车啊。不过不要紧,蒸汽机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我们目前做不到,不代表我们以后也做不到!没事,用蒸汽机拉车早晚能实现,别放弃,继续想,说不定就想到好办法了。”

“哦,我明白了师父,那我再继续想想。师父,那我先出去了。……”

林耀华赞赏的看着荣炎的背影,心里很是安慰。这孩子聪明的紧,心思又细腻活泛,有啥活都尽可以放心的交给他,真是帮了自己不少忙。放心吧荣炎,师父有朝一日叫你坐上蒸汽机拉的车,那叫做火车。至于坦克嘛,还是等有了橡胶再说吧。

咦?不对,坦克好像不是用橡胶轮胎的,好像是用履带的吧。对啊,履带……

“荣炎,快回来。师父想到办法啦!快来,你画图,我计算,咱们弄点新鲜玩意出来……”

┣━━━━━━━━━━━━━━━━━━━━━━━━━┫

日渐沉西,天空中浮现一抹红霞,钢铁厂中锣鼓喧闹,吼声震天,仿佛过年了一般。八百多人在厂子中围成一个大圈,圈内一辆铁甲撞车快速的绕场驰行,仿佛一条银龙掠地而游。那撞车的钢甲直披在地上,越行越快,竟快到犹如壮汉飞奔一般,惹得一众围观的工匠们鼓舞欢欣。

林耀华和荣炎站在人群中,脸上都洋溢着无尽的喜悦,看着银龙在厂中游走,也跟着众人叫起好来。那日林耀华想到了履带,便对这钢甲战车做了很大的改动。林耀华不但将钢轮改成了履带,还将战车分成了前后两截,后半截战车内中心的圆木采用了悬挂式设计,使车身能够悬挂住圆木的同时左右进行十五度左右的摆动。履带也分为前后两截共四条,还在前半截两条履带的车轴上安装了熊皮刹车系统,实现了钢甲撞车的转向功能。当钢甲撞车跑动起来时,只要对哪一侧的履带刹车,撞车就向哪一侧拐弯。

除此之外,荣炎也提出了在履带中间钢轮的轴上加装钢甲的设想,经过林耀华的改进,如今的钢甲撞车从头到脚、浑身上下都披挂了一层钢甲,就连脚下都不畏弓箭长矛的袭击。如今的钢甲全部采用了铁范铸造后淬火处理。林耀华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钢甲上每隔三尺便铸出一块一尺见方的孔板,孔板上密集的排列着不足一分细的小孔,因此战车内部能看到外面,而外面却看不到里面。内部的推杆也改密集,变成十六个壮汉推车,撞车的尾部还加装了一道钢门。这钢甲撞车如今既不怕远攻,也不怕近战,只要不是火攻,这撞车在这个时代堪称无敌。

林耀华看看天色差不多了,便要荣炎开始“实战”。荣炎朝边上一个大汉耳语了几句,不一会就见一个旗手跑进了厂子,对着撞车挥舞旗语。撞车立即减速绕厂来到东侧,慢慢停在厂东的最边上,车头对准矗立在厂子西边那扇突兀的大木门。

旗语又挥,钢甲战车里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吼声,撞车也慢慢的启动起来。

“嘿吼~嘿吼~”……

吼声越吼越快,撞车也越驰越快,有如银龙一般的钢甲撞车笔直的朝着木门飞快的撞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木门瞬间便被冲成了碎片,大腿粗的门楣门栏全在一冲之下飞上了天,就连两尺多粗的门框也轰然倒塌。

“好!”人群立即爆发出震天吼声,竟比那撞车撞破木门时的声响还要大上许多。

钢甲战车破门而“入”,却没停下来,继续朝着长东的树林冲去。人群的喧吼迅速回落,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眼睁睁的看着撞车速度不减的冲进树林。

“轰~嘭~砰~啪~……哎哟~”一阵乱响,七八棵近一尺粗的大树纷纷倒下,钢甲撞车一大半都撞进了树林才停了下来,接下来却半天都没了声响。

好一会,撞车的后门才打了开来,一群大汉依次而出,却个个都手扶前胸、面有残色。看来最后撞停的一瞬间,让这些大汉都受了伤。

夕阳西沉,天边残余一抹余晖,万丈金光照在战车上,直把银龙变作了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