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明帝国
3669300000036

第36章 天降蛟龙

午时未过,日头正暖,虽然秋风带着丝丝寒意,却仍吹不散日光的温暖。林耀华跟在欧冶后面,从东院出来,顺着林间小道走向金窑。

欧冶满面桃花,连下巴上那花白的胡子似乎都带着笑容。欧冶从沈城回来时,一路上还颇为担心林耀华的态度。欧冶知道,林耀华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在欧冶看来,林耀华更像是那种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未必会情愿做什么劳什子官,管得劳什子夫余族。可方才跟林耀华谈及此事,问起他的想法时,林耀华竟丝毫不以为意。不但明确的表示不会离开欧冶,当这里是自己的家,而且似乎对官途都有些许热心。

欧冶大为舒心,只要林耀华不离开,自己的仕途必会一路平坦。这不,因着林耀华发明的自行车和鼓风机,自己竟然连升两级,从祝融跳过了佥事,直接升到了司事。照这样下去,卿事啊、长老啊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仰视之位,也不是那么遥远了。也许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弄个大宗庙六部长老的位置坐坐。要说这夫余族的大宗庙,上下一派务实的风气,六部的大长老们似乎都有些真材实料,不像太昊,那些个除了会吃没别的本事长老们,吃饱了没事做就只会整天勾心斗角。也难怪泱泱太昊会四分五裂的垮掉。在夫余做官,凭的是本事和实干,这风气可比太昊好的多了。只看以前贫寒的夫余,经过这几十年间的发展,逐渐在北方七族中崛起,如今竟不弱于鲜卑,足见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假以时日,夫余定能像大元那样富足。有朝一日,夫余或许能一统北方七族,成为大越国那样强大的帝国也说不定。如今来了林耀华,夫余更是有如神助,这另一个世界的家伙还不定能创造多少奇迹出来,照他这种本事,没准今后能当上夫余的族长。而我呢,是族长他干爹,哈哈哈。

欧冶越想越美,不知不觉竟笑出声来。

欧冶正美着,荣头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拱手说道:“哎哟,祝……啊不,司工大人、佥事大人,全都准备好了,大家伙都等着你们呢。”

欧冶往金窑的场子里一看,整个金窑三百多人,全都站在场子上,围着瀑布前崭新的水车叽叽喳喳的喧哗着,热闹非凡。欧冶一眼望去,啧啧称奇:“呵~,原来这水车是个这么大的家伙啊,比房子还高啊。”

林耀华先在心里鄙视:“切~,土包子没见过摩天轮~”,接着介绍道:“这个才一丈八,算是袖珍型的。以后有了钢,咱做上几个三丈四丈的水车,架在河里,再带动几个大钢磨,那以后白面啊、豆浆啊就哗哗的流了,哈哈哈。”

“呵呵呵,没想到这水力还可以这样利用,果然巧妙。对了,华仔啊,你早上不是说想急着炼钢做钢磨么?这样,明早你跟我上矿上,我先给你分上二百人挖铁矿,等下月初大宗庙那三千人到了以后,你再还给我吧。不,你该是还给荣头了,是不是啊,荣祝融大人?”

荣头赶忙堆起一脸麻子扯着破嗓子答道:“哎哟,我这全靠司工大人提携啊,二百人算什么,别说借,就是拨给佥事大人我也没意见。”

欧冶眼睛一瞪,对荣头骂道:“放屁,矿上一共才四百人不到,你给了华仔,以后你的金窑不炼铜了?”

荣头忙不迭的推笑道:“炼,炼,是借,呵呵,是借。”

林耀华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林耀华正急着看看水车的效果,便说道:“哎~,挖矿的事明儿再说吧,现在先搞定这个水车,荣头,叫人放水吧。哎~,水要慢点放啊,尽量保持平常的水量。”

“放心吧,这次一早把水引走了,水量不会大的。”荣头说着转身往水车跑。

“哎哎!等一下,”欧冶赶忙叫住荣头,“先别忙着放水,去把香案先摆出来。”

荣头忙答应一声去了。

林耀华却又急又无奈。真搞不明白这群原始人是怎么发明出香这玩意来的,难道信仰是人类发展毕竟的阶段么?似乎历史总是在重复啊。不过既然这群人信这个,自己又能如何,还是慢慢等吧。

欧冶一脸虔诚的烧上三柱香,煞有介事的跟“大神”们沟通一番,把香插入香鼎,才大令放水。

银色的蛟龙从天而降,瞬间便扑击到崭新的导叶上,发出如雷般怒吼。接着化作万点银珠,向四周飞溅,最后如甘露般飘落在人群中。巨大的水车慢慢的转动起来,越转越快,将无数的水珠甩成一幅水幕。人群欢声雷动,竟盖过了瀑布的声音。

欧冶满脸激动,这水车的法子确实新奇,竟然用水流的冲击让房子那么大的轮子转动,这轮子怕不有千钧之力,推上一盘确实磨绰绰有余。不过欧冶脸上虽是激动,却并不吃惊,远没有见到自行车、见到油缸炸钢时的失态。在欧冶看来,自行车为何只有两个轮子不倒,钢为何炸一炸便坚硬的连砍石砧都如同劈木头一般,这些是欧冶所不能理解的。对于不能理解的事物,往往除了惊叹之外还带着一些敬畏和恐惧的心理。而对于这水车,一是这种结构欧冶一看就明,只是以前没想过水能击发如此大的力量罢了。二是这水车仅仅是被瀑布冲击的空转,林耀华并未将水车的动力输出出来,虽然欧冶知道这水车之力何止千钧,但是没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就没有惊为鬼神般的感觉。

可对于林耀华来说,确是截然相反的想法。像自行车那种在前世见惯不怪的东西,像钢那种前世满世界都有的东西,对林耀华来说才是没感觉的东西。在前世,比自行车更先进,比钢还坚硬的东西多了去了,没人会在兜里揣着打火机还用钻木取火来点烟的。可是对于这水车的价值,这个时代的人不明白,林耀华却是明白的。这是机器代替人力的一个尝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大规模工业发展的一个开端,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里程碑。有了机器动力,这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何止提高一个档次。

如果说要引领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林耀华还没那么伟大的思想。就林耀华来说,过惯了前世那高度物质文明的生活,尤其是出生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裕家庭,虽然很感激老天赋予自己第二次生命,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贫瘠的物质文明还是相当的嗤之以鼻,极不习惯。这个时代,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住的都是如此的落后,就连口不硌牙的面条都吃不到,用纸擦个屁股都会判刑,热天连个空调都没有,这些才是林耀华最不愿意忍受的。

如果将一个前世的兆亿富翁扔进贫民窟,那富翁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肯定是回家。回不去又怎么办?自然是吃饭尽量挑可口的,穿衣挑相对干净的,床要稍微软和的,而绝不会立即习惯于贫民窟的居民们早已习惯的那种生活。

林耀华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既然回不到那富足享受的前世,与其整日怨天尤人无所事事,还不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的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造水车也好、建新炉也罢,只不过是为了能多炼些钢出来。有了钢才能吃上可口的白面,有了钢才能造出更加先进的工具,有了先进的工具才能造出更多这个时代造不出的东西。

水轮飞转,金窑里几百号人都在叽叽喳喳的看热闹。可是这水轮除了转,还是转,转个没完,自然也就没什么新鲜的热闹可看。于是人们逐渐三三两两的散去了,只剩下欧冶和荣头陪着林耀华还在看那水轮枯燥而单调的转。

林耀华看的却不枯燥,他仔细观察水车,从水轮、导叶到主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心里在仔细的计算着水车的转速,评估着水车的效率,检查着水车的质量,完善着水车的设计。林耀华看过了水车,又跑到支架前仔细的看。看完了东边的又看西边的,害的欧冶和荣头不停的追着林耀华的屁股转。

林耀华做完一个完整的评估后,心中对这水车非常满意。由于使用了钢弩和槽尺,支架的精度提高了很多,水车的转速达到几乎看不清导叶时,主轴也没有明显的跳动,甚至支架的震幅也在一分以内。林耀华放一块小石子在支架顶端,石子因震动弹起的高度不超过半分,半柱香后移位也没超过一寸。总体来说,这架水车达到了设计要求。林耀华估计,这水车的输出功率大约在三百至五百匹马力之间,虽然这点功率放在前世还不到自己那台哈雷的一半,却已经足够带动三五台钢磨了。

林耀华松了一口气,水车是运转起来了,接下来就要对这水车精加工,还要设计动力传导的装置,让这水车用起来才行。轴的两边距离两个炉子十丈左右,即使将鼓风机架在靠近水车的这端,距离也有七八丈。这么远的距离,用一根轴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客服轴弹性带来的震动问题。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轴的加工精度能有多高呢?似乎,两截或者三节万向联动轴是最好的选择了。可无论是万向节还是齿轮总CD不是单纯用青铜就能搞得定的。看来,无论如何,都得先炼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