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不打烊的书店
36667000000006

第6章 第六本书 自传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六本书自传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时常自勉的一个目标是:在有生之日,要极力学会自立,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去增添别人的麻烦。以宗教上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微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低头,而是面对命运,进而设法克服它。”

新的一周开始了。早上,一位周一“常客”推开了书店的门,她有着一头自然卷曲的白发,笑眯眯的眼睛看起来是这么的慈祥,说起话来清脆好听,走到她的身边也总会闻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虽然个儿不高,但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精神。每个周一无论刮风下雨,老人都会出现在书店里,和那只猫咪玩一下,然后静静的看一本喜欢的书。老人说,以前孩子还小,身边要操心的事情又太多,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现在孩子长大了,自己终于可以重拾年轻时的爱好。老人走到书柜那里,慢慢的看着一本本的书名,最后拿出一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本的封面是海伦闭着眼睛的照片,嘴角露出恬静的笑容。老人坐到椅子上,慢慢的翻开书页,仔细的阅读起来。书店里,时间在静静的流逝着,看书的老人时而蹙眉伤心,时而嘴角轻轻扬起,时而露出舒心的微笑,布满皱纹的手指缓缓地拂过书页。

当看到作者在书里写到自己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失明的她是多么的希望能够重新得到光明。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也许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太过打动人心了,老人几次看的落下了眼泪。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的留意老人的双手,会发现,布满皱纹的手背有点点的针头,被衣服遮盖的手臂上还有手术治疗的疤痕。其实老人在年轻时候发现肾脏患病,后来病情一直恶化,就连简单的家务都无法完成,身体每况愈下的她,成为了家里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她每天坚持拖着每动一下都会感到撕裂般痛的身体,努力的做着复建,坚强的拖着沉重的身体为家人准备每一份饭菜。后来,身体慢慢的出现好转,可以不需要搀扶,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可是每隔一个星期还是要接受一次人工透析,尽管病痛给身体带来无尽的创伤,可是老人从来没有说过放弃。为了努力的活下去,老人喜欢到书店,读读书,歇一口气,放松一下身心。时间就这样在书页的翻动中流逝,当老吊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老人抬起头,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二点了,到时间要回到医院了。结束完短暂的午餐后,下午还有漫长的检查等待着她。老人拿起书本,到收银台结账,老板微笑着说:“最近精神看起来不错,下个周一也要来啊”。老人慈祥的说道:“嗯,最近的身体指数都很好看”,然后笑着离开了书店。

门外,望着老人身上略微的驼背,慢慢的走进人群中。也许对于老人来说,也许哪个周一自己没有出现在书店里,那个时候的自己或许就不在了吧。

人来人往,书店依旧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