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梦之吕布
3661400000091

第91章 诡计

夜已深沉,但是道上兵马来来往往,过了一拨又一拨,络驿不绝。少帝怕人知觉,拉着陈留王吞声河涧草莽之中,已伏至四更时分,这时露水渐起,腹中饥馁,少帝几时受过此等磨难,不觉轻泣出声。

陈留王年虽幼小,但是处事颇为冷静,说道:“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

少帝应了一声,二人便摸索上岸,但是黑暗之中,满地荆棘,不见行路。正无可奈何,感觉寸步难行之际,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大喜:“此天助我兄弟!”就跟着萤火而走,渐渐见路。

行至五更,天已渐晓,少帝却足痛不能行,恰在此时......忽闻得前方车马流动。

少帝大惊,怕来人对已不利,慌忙招呼陈留王藏匿踪迹,但是,已经晚了。透过晨曦微弱的光线,远方的人马已发现了二人的走动,三匹快马突奔而来,大喊声已至:“站住,什么人?”

少帝吓得体若寒蝉,抖索着不能言语。

陈留王指着少帝道:“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我乃皇弟陈留王。”

来人大惊,随即雀跃起来,下马拜伏于地,自报姓名: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

倾刻间,后边的人马也赶至,几位领头者欣喜若狂上前接驾。

“司徒王允。”

“太尉杨彪。”

“中军校尉袁绍。”

君臣相见,喜极而泣,少帝在一天之内历经磨难,心潮起落可谓天上人间。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簇帝还京。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毫无征兆的浩浩到来。百官顿时失色,少帝亦大惊。

引兵领道的袁绍慌忙吩咐手底下捉襟见肘的几个兵将高度戒备后,骤马而出喝问:“何人?”

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反问:“天子何在?”

少帝遥见来人满面煞气,威风凌凌,不禁战栗起来,口不能言。

陈留王急忙勒马向前,叱道:“来者何人?”

“凉州刺史董卓。”

“你提兵进京是来保驾?还是劫驾?”

董卓瞪目挑视陈留王,看他年纪青青,处变不惊,心头不觉已有三分欣赏,就回应道:“特来保驾。”

陈留王长舒了一口气,高声道:“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少帝由于几番惊吓,脸容惨白,目光呆滞,缓缓向前,吩咐董卓平身。董卓摒声吸气,毕恭毕敬得行了臣子大礼后,抬头目视当今天子。

二道摄人的寒光就像冰魄的利箭自董卓双眼暴洒而出,那是常年战斗的顶级武将所特有的气质挥发。”啊~~~“少帝竟吓得魂飞胆战,失声颤呼。

董卓大惊失色,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等看清少帝的样子,心头差点要暗笑出声:这就是当今的圣上?那熊样......

发觉天子失体,机警的陈留王马上出言掩饰:“颠簸了一夜,天子龙体感了风寒,这一出车来又遇凉风了,快快起驾回宫,董刺史请带起兵马护驾回宫。”

未入洛阳城,就遥见城外营帐绵绵,兵马流动。看那气势与布置令董卓暗暗惊心:想不到安逸的京师还有如此精锐的部队!

太尉杨彪也大吃一惊,洛阳城北何时驻扎军队了?忙传令亲卫往军营探询系何人部队。

不一会,亲卫回报:“大人,前方驻扎着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也来了。”杨彪摸摸后颈,汗已下来:董卓、丁原,手握重兵,都是虎狼啊。

听得回报,司徒王允也如坐针砧,这些边兵战士整日里血泡火灼的,这会儿来到京师,倘若不服管发起飙来?后果不堪设想,慌忙去请了圣谕,遣人入兵营传丁原稍后入宫见驾。又遣人请董卓随驾入宫议事。

董卓便屯兵东门外,初入京都也不敢造次,嘱咐手下厉兵秣马,不得生事。董卓西凉军号称十万,其实是八万,八千“飞熊军”是精锐,而今就在董卓身边,至于其余人马,其实还在途中。董卓怕弱了实力,在随驾入洛阳城前叫来“飞熊军”统领郭汜字阿多。

郭汜本是董卓亲卫头头,以武力闻名于西凉,极得董卓宠信。这次随行入京,被董卓任用为裨将军领凉州精锐“飞熊军”。

“阿多,你随我多年,应该深知我心。”董卓双眼灼灼得盯着郭汜说:“天下动荡,汉室已非刘家天下,有能者都可据之。”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在董卓之口竟被说得如阳春白雪,似日起日落。

“属下尊刺史大人唯命是从,但有吩咐,无不死从。”郭汜明白自己今日一切荣华地位皆拜董卓所赐,早已下定死心踏地追随之心。其实在那些凉州兵将心中,哪有一丝洛阳刘氏皇家威仪之念,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地处偏远,山高皇帝远,姓刘的皇帝几时管过他们的冷暖饥饱,只有董刺史带领着他们一帮凉州人开辟出了一片天地,在他们心中天是董刺史,地也是董刺史,只要董刺史一句话,粉骨碎身也敢将天皇老子拉下马!

董卓点点头,对郭汜的忠心表示欣赏,说道:“李傕、樊稠、张济、牛辅、徐荣等人现在何方?”这些人都是董卓的领兵大将。

“李傕将军领二万铁骑已出秦川,估计十日以内便可抵达。牛辅将军虽然最先发兵,但是,大部是步兵,行军缓慢,估计还需十数日。樊稠、张济、徐荣三位将军驻扎地离洛阳相对较远,又负有三军缁重补给,怕还要等个半月、一月的未知。”

听罢郭汜汇报,董卓眉头紧锁:自己此番倾巢而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汉室江山倾颓之前先下手为强,分一杯羹来。当然,这一切的成功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而眼下自己的手上只有八千“飞熊军”,就算“飞熊军”天下无敌,但是人数上总归是少了些。

李儒一直站在董卓边上,看着自家的主子愁眉不展,便出声探问:“大人可是顾虑咱们手上的兵马过少,难以在洛阳立足?”

“嗯。”董卓最信任的谋士就是李儒,当然他们之间还有一层更为亲密的关系致使董卓一向以来对其都是言听计从:“贤婿也察觉到了吧,洛阳并非像我们早些时候想像的一样疲不能兴,光看城北外的那支铁骑,在气势上就不弱于我们啊。”

李儒点点头,阴沉着脸,捻着稀疏的胡子一会,嘴角浮起一片贼笑,道:“将军,我们不仿玩上一招虚虚实实迷惑人心之计。”

“哦,怎么个玩法?”董卓探身笑问。

李儒自嘲得一声笑后,说:“这个颇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味道......”

董卓被逗得哈哈一笑,道:“但说无妨。”

“将军进宫觐见太后之后,必定会被安排在洛阳城内起居,而我们的八千“飞熊军”则会屯兵城外。”李儒看着董卓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后,接着又说道:“将军可以叫城外的郭汜每日派一将带五千铁甲军马入城,横行街市,耀武扬威得来向将军报到,然后,再将之遣出城外驻扎。这样子,日复一日,在别人眼里,将军岂不是源源不断的有兵马来到洛阳,这样,就可以给人造成一种假像:咱们兵多将广!而只要等到李傕的二万铁骑真正到来,那么,嘿嘿~~洛阳之地,还有谁是咱们的敌手?到时将军即便要指鹿为马,也是莫敢不从!”

“好!好!”董卓抚掌大笑,“阿多,就依李儒之计,明日开始你就如此照办!”

“末将遵命!”

“李儒我婿,即刻随我一起进宫。”董卓心头郁结一去,开始变得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