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梦之吕布
3661400000039

第39章 治所

不经意间发现有位兄弟犒赏了我100起点币,终不能免俗,兴奋得~嗷嗷~直叫了,哈。

------------------------------------------------------------公元186年,六月,吕布终于处理完毕让无数贵族大员头疼不矣的流民问题,使之屯田阳曲归于平民。

早期由流民组建的二营一千民兵,在吕布向丁原提议后被正式冠以建制,组成一部,曹性升任司马,侯成、薛兰各领一营为军侯,驻兵孟县护卫流民屯田,归于主簿吕布节度。

经过几个月的暗波涌动,丁原在并州的局势已现明朗,除河内王匡外,其余诸郡都已或暗或明的开始站向丁原,但是各郡各府的一些烂摊子也随之而来压到了他的肩上,最近就有一事牵绕在丁原心头。而吕布却在此时来与他软磨硬泡,雪上添霜,不为别的,就为给新成立的那一部一千士兵弄些铠甲。

平心而论,吕布一点都不觉得那些铠甲有什么大的防护力,只是那些流民军的装备实在是太简陋。由于银子紧张,一直以来流民军的武器都是五花八门,防具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奢侈品。这次好不容易加入了州防军的编制,好坏也要搞些装备、军响之类的玩意儿回去。

“奉先,我们在并州才堪堪站住脚跟,几万人马都在日日消耗,而民间又疾苦,税收几无,你去问问州府官,库存的银两还有几锭?粮食还有几斗?告诉你,这二天,我正为几万将士的吃喝愁煞人哪。”丁原深叹了口气,继续道:“我若有余银,采购军粮都来不及,哪有钱来给你去购置军备?”

“军需库里......铠甲有没有?”吕布故意拉长口音,看了看丁原。

“你自己去淘吧,军需官每天都要来烦我三遍,说什么,要些银两修理一下损坏的装备,呵呵。”

“好吧,给我一千副旧铠甲,我拿回去自己修修。”吕布退而求其次。

“哈哈,奉先,看你文质彬彬,胃口倒不小啊?我至多给你一百副,让你能将下级军官装备上铠甲,你要清楚,你那一部军士,只是并州的州防部队,职责只是管管平民,护护治安。”丁原的言外之意很明,那一部士兵不是正规军,不要求他们有什么战斗力,甚至连那些军官们的铠甲也没有必要装备。

事实上,丁原而今的处境的确很窘困,一直以来迟迟都未得到并州氏族的拥护,对于财政来讲,几万部队的开销惊人,而收入又没有几分,日日都是处在入不溥处的困境里挣扎。

阳曲没有大的氏族门阀,就算丁原想与之亲近,也无方便之门,吕布突然兴起一个念头。

“将军财政吃紧,为何不想个法子向并州的氏族世家伸手,这些门阀世代居于此,长年累月积数代人的集聚必定相当可观。”

“是呀,我也正想支此招,但一直没得出个有效之法来,奉先帮我想来?”丁原听得吕布主动提到此点,正中下怀。

“将军可曾查访过并州大豪的分布?”

“原并州六郡十大门阀,晋阳占五,上党占三,雁门有一,西河有一,尤其晋阳严氏,听闻私兵就有数千,家产更是跨跃数州,当真是富可敌诸侯。”

“既然晋阳富贾云集,将军何不将治所从流民涌集的阳曲迁往晋阳?难道说那些大豪们能忍得下心眼睁睁得看着将军您及手下士兵们活活饿死,我们只需叫一干士兵兄弟们将刀枪擦亮,饿极之时往豪门口一站,大不了被称作“要饭的”.....赖活总强过好死吧?嘿嘿~~”

“哈哈~~~”丁原被逗得放怀大笑,“奉先虽说言之有理,但是下下策。”

“将军可有上上策?”

“没有,咳咳~~~就且依奉先之言先将治所迁往晋阳吧。”

四个月后,并州大地稻香四漂,丁原的迁所也快完工,同一时间,长城上的烽火却从朔方、云中、雁门同时升起,经久不息。

自从草原霸主檀石槐亡后,他的儿子和连继承了父位,尽管和连不及其父高明,但是他的草原联盟方案,一个以利益为纽带的军事联盟,却将草原上最强大的鲜卑、丁零、乌孙三族联系在了一起。乌孙负责凉州,丁零攻掠幽州,兵力最强的鲜卑族则打算掠过并州直接威胁雍州,哪一族取得最大的战功就将成为联盟的盟主,直至下一次集体行动中的最强者出现。

统领鲜卑族的和连由于年岁尚轻,行事方法无人知晓,所以常人很难判断他的真实用意。当丁原接到线报时,和连已经出现在了长城沿线。

“文远,速返边郡,鲜卑集结十万兵力来袭。”丁原火速召来张辽遣往边塞。

“将军请安心,文远立马前往迎敌。”

望着张辽远去的背影,丁原心头才有所踏实。边塞三郡布置着三万人马,与来敌在人数上虽处于劣势,但是有张文远在,丁原相信那十万来敌将无所作为。

张辽走后的第二天清早,丁原被一阵慌凉的警哨声从新刺史府中惊醒,紧接着一队士兵迈着凌乱得脚步跌跌撞撞得直入刺史府。

“报~~~”一个侍卫当先扑跪到丁原跟前,随后是几个士兵架扶着一个浑身冒血的军士狂奔来到。

“讲!”丁原毕竟是百战余生的将军,心中虽有一个惊恐的念头:难道和连已突破长城关隘?但是在自己的士兵们面前,丁原镇定自若。

慌乱的士兵缓了口气,其中一个上前一步,禀报:“城北...有敌袭!”

“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慢慢讲来。”

那个士兵指了一指浑身是血的士兵,道:“刚才在城北门外,看到这位兄弟手持护城校尉刘将军旗,孤身匹马浴血奔来,其后是一队外族追兵,有骑兵、步兵、黑压压的人马,一眼望不到边际。”那士兵一边说,一边显现着满脸的恐慌。

晋阳城北三十里,驻扎有一曲人马:一部步兵,一部骑兵,共计一千六百人,领军者护城北部校尉刘山。丁原听闻敌兵已来到晋阳跟前,怕那一曲人马已是凶多吉少。便焦急得问那伤兵:“北部校尉那边情况如何?”

“咳~~咳~~”伤兵大口喘气,出的多,入的少,眼见活不成了。

“将....军...鲜卑人来了,有十三万人马,十万人马大举攻击长城沿线,三万精锐由鲜卑三大高手之一的弥加率领,早在一个月前就绕开关隘,远走大漠,借道西域直入我汉土,沿途又专挑小径山道,逢人就灭口,昼伏夜行,秘密行军,直到长城烽火燃起,弥加才率军突然窜出与之呼应......”伤兵说至于些,忽然脖子一弯,似已断气。

丁原目前最关心的是城北驻军的情况,慌忙探身大声再问:“现在城北外情况怎么样啊!”

晋阳城内有守军四千人,城北一千六,城西二千,城西、城北的驻军就如同一个人的眼睛与臂膀,倘若失之,孤城无援就是死守,晋阳便成死城!

丁原再怎么大声,也已喊不醒逝去的人了。

登上城北墙头,极目北望,漫无边际的敌兵像潮水一样铺开,鲜卑兵在号角与旗帜的指挥下,向晋阳城的四面八方涌动,短短一会儿时间,晋阳城就被严严实实的围了个水泄不通。

丁原倒吸一口凉气,城北外好歹突围出一个士兵,传来了一声消息。城西外却死沉沉的没有丝毫动静,晋阳城头敌骑穿梭,号角震天,几十里外的城西驻军岂会没有个耳闻,看来,城西那二千士兵也完了。丁原难掩心头的悲楚,痛心疾首得咬紧了牙关,恨恨得高喊:“传令,全城战备。”

城外的弥加,并不急于进攻,这次袭击汉廷,有备而来,目标又岂是一池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