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梦之吕布
3661400000024

第24章 注定

男子二十弱冠可取字,取名是降生,表字是成人。吕布,字奉先。

近二年来,吕布也曾想过造造纸,或酿酿酒,搞出些现代化的东西来圈点钱。但想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便作罢。现在还是蜇伏的日子。

二年的日子,蛮长,其间足已改变一个人的信仰,吕布渐从武力至上的观念中一步步走了出来,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日子里,他已完全悟通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兵书的精髓,更是深信了兵法在一场战役中的至关要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公元184年春,冀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令人联络八州之人发起了”黄巾起义“。一时内外俱起,八州并发,同时起义进军洛阳。张角自称天公将军,角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宝弟张梁称人公将军。对众人宣传道: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面八方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头裹黄巾跟随张角造反的达四五十万,他们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起义声势十分浩大,官军望风披靡。

张角在巨鹿起义后,南下攻克广宗,同时命张宝北上攻占下曲阳;张曼成自称神上使,围攻南阳宛城;波才、彭脱所部自陈国、汝南一线向颖川进军,威逼京师;东郡卜已军自东向西杀奔洛阳。一时间朝野震撼,灵帝火速降诏,派何进大人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营镇守洛阳,屯兵洛阳都亭,在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八关设立都尉,防止黄巾进犯京师洛阳。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朝廷任卢植为北中郎将北抗张角,任皇甫嵩、朱儁为左右中郎将进军颖川。

短短几日,洛阳便如黑云压城,在洛阳的士族弟子纷纷弃笔从戎。朝廷也下令地方豪强自组武装,协助官军扑灭黄巾军,十二月,黄巾军主力终被击溃。

最近几天,丁原一直觉得自己是在一场梦里,来京面圣之初自己还只是一个仅负责朔方、云中、雁门三郡抵抗鲜卑入侵的匈奴中郎将,晕洋洋到金銮殿上三呼万岁后,却被告之已是独领并州的刺史了。

治理一州之地,不似战场冲杀,最好能找到一个擅长内政的智者,丁原想到此,便想起了往昔一友。

“桃李芬芳满天下。伯喈兄,别来无恙乎?”丁原走进“东观讲学堂”。

蔡邕颇为诧异的道:“建阳?你如何来了,不是在边塞吗?”

“圣上突然迁我为并州刺史了。记着你就在此处,特来看看你。”

“那要恭喜你,建阳可一展报负了。”蔡邕由衷得为这位往昔老友感到高兴。

“据闻并州匪患严重,黄巾余孽也可能杂混其间,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又有匪类流民滋扰生事,任重而道远,肩头有千斤啊!”丁原看了看蔡邕,下了个决心“建阳深恐有负圣恩,故来想向伯喈兄讨一人才帮弟打理日常琐务。”丁原说完,一脸期盼的表情。

“哦~~~呵呵。”蔡邕微一沉思,道:“正有一青年才俊,随我已多年,不知当得否?”蔡邕说完就叫人去唤吕布。

前阵子黄巾猖狂,门下弟子多有请缨出仕,唯有这吕布似二耳塞豆,充而不闻,这般俊秀人物不为朝廷效力,不免可惜。

片刻之后,

吕布健步来到,丁原心头一震:谁家儿郎?竟长得如此风liu倜傥!不禁大赞:“小伙子,不同凡响啊!”他的声音非常高亢有力,似乎还伴有隐隐的杀伐之气,生出一种金戈铁马的味道来。

吕布大惊:这是谁?如此重的杀气,只有百战余生的沙场勇士才会滋有!看他样貌,年过百半,短须长衫,上下一身祥和,温文尔雅,气息平易,但是在讲话时,却会若有若无的爆发出一种慑人的杀气!难道他,是一员大将,或是?皇甫嵩!朱儁!

“奉先~~~”蔡邕已笑意盈盈得为他道出了答案,“这位是并州刺史大人丁原。”

竟是丁原!吕布大吃一惊,他、他.....后世熟知的历史片段刹时涌上心头:并州刺史丁原用吕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

他,就是丁原。

果然,与后世或许变味的历史极其相似,蔡邕开始极力将自己推向丁原:“奉先有才,当择机而起,就像良禽择木而栖,并州缺内政人才,建阳我友来此招贤,我便推荐你出仕,你意下如何?”

一见吕布,丁原早已喜不自禁:“并州主簿一职正悬空,还请这位小兄弟不要推迟。”

主簿,是刺史府佐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大,他辅助州最高长官处理内政文案,他的一切言行都代表刺史的意志,令行所至,无有不从。说小,主簿并无实权实职,一切行文都需经刺史授权,好似幕僚。不过,对于初入仕途者而言,这已是一个相当大的官位了。

蔡邕脸上泛彩,吕布尚未开口,早已抢先一步应允了,有学子出仕,这对“东观讲学堂”来讲是无上的荣耀,对蔡邕来说也是老脸增光,能不心花怒放!

在蔡邕极力撮合下反正木已成舟,那就听从宿命的安排,照历史的轨迹去并州吧。至于兵法韬略,行军统兵之道,这些年来也已琢磨了个七七八八,现在就缺欠实战经验了。蔡邕推崇的是儒家学说,多讲的是修身养性,忠君愚民,也没什么好学的。

吕布点头应允,然后就大礼参见丁原。

相处久了,人都有情,蔡邕心虽不舍,但是鱼儿长大了,终要游归大海,那儿才是他发挥生命意义的广阔场所,这一刻,心有戚戚都已化作谆谆教诲,蔡邕叮嘱千遍,犹觉未过。

吕布知他是关怀于已,唯唯诺诺感谢师恩。

忽然,想起蔡琰,心头最留念的就是这抹清影了,不过,自己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只有暂别了。蔡邕在往后二、三年里将会飞黄腾达,直到董卓进京,洛阳聚变之前都会是顺风顺水,那么蔡琰就是安全的,自己可以放心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