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特案A组
3652700000104

第104章 布局者

孙庆山的手指攥得紧紧的,那么残忍的事情,两条鲜活的生命,在崔林的口中说出来竟然是那么的轻松,谈笑风生,就好像是讲一件跟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情一样。他很想挖开陪开崔林的肚子,看看他的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世上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人?不过,从丁建平和陈子峰的表现来看,他也已经隐约意识到这个崔林的确不是一般的人。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一次次行凶,还能把所有的一切都做得这么隐秘,在面对警察的时候竟然也这么坦然。如果不是他穷追不舍,如果不是A组的到来,如果不是电脑专家们的帮忙和孟晓的动摇,他们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这个恶魔,永远也不会发现那些被埋在地下的尸体。那眼前这个恶魔依然还是会逍遥法外。

“你在生气,不过你应该生气的。其实你们记录在案的第一名少女失踪的时候,我就能肯定我见过你,而且知道你在追查那起案子。但是那个时候,我就肯定你绝对不可能自查到我的。”崔林的脸上闪过一抹奇异的光芒。就好像是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任务一样。

孙庆山想要发作,不过坐在他身边的丁教授却恰如其分地拦住了他。陈子峰一直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突然开口问了一句让崔林更加震惊的话:“12年前,你使用了‘秋雨’这个笔名对吧?我想,你就是那个伪装成知识青年,然后诱骗那些未成年的女孩对吗?这么多年,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罪恶感吗?”

崔林一瞬间的惊愕之后,随即笑了起来,笑得十分邪恶。不过,他的笑容里也带着几分恐惧。或许当初在犯罪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抓起来。只是……现在坐在前面的这两个陌生的男人让他感觉有些害怕,那些本应该由他的口中以高傲的语气说出来,然后再顺便嘲讽一下那个不可一世的孙庆山。那个从他被抓到之前一直没有发现他存在的可怜男人。只是,眼下他实在没想到,“秋雨”这个名字竟然会再度被提起,他记得,所有的应该都会按照他的提示,毁去了所有的记录。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陈子峰背出了这首小词,如果不是曹小蕾几次三番在自己的耳朵边念叨,他还真从来没听说过这首词。崔林在听到这首小词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变了颜色。他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看来,眼前这个男人真的应了“天才罪犯”这样的说法,12年前随意抄下来的小诗他竟然也记得,还能记得当年追查少女失踪案的人就是孙副局长,看来他真的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陈子峰望着崔林那张笑得邪恶的脸,斟字酌句地问道:“看来你的记忆真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能告诉我这是谁的词吗?你是从哪里翻出来的?还记得是写给谁的吗?”

“当然。”显然崔林的防线已经完全崩溃,这两个陌生人说出来的话已经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招架不住,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他还是主动坦白为好:“潘玉娟。我当然记得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对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充满记忆。那就是一场我策划好的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谁会落到陷阱中去。”

“你在交友的刊物中登上了自己的资料,然后留下了你的通讯地址对吗?”陈子峰淡淡道。不错,十几年前甚至是八九年前,很多报刊一类的东西是愿意登那些东西的,很多人都愿意通过那种形式结交天南海北的朋友。像潘玉娟那样刚刚走出自己的小家庭的人,自然会试探着认识陌生的人。

崔林承认了,的确正如陈子峰说的那样,他花了一小笔钱,就在那个有名的中学生刊物上登了一条交友信息。他似乎有种天生会打动人的心能力,特意在交友信息上留了几句委婉的小诗,完全一副文艺少年的口吻。只是让陈子峰和孙庆山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案的第一名受害人潘玉姐和第二名受害人赵小云是同时给崔林写信的中学生,除了她们两个之外,还有几个人,不过因为远在外地,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这让崔林自己也很意外。不过,两个人反倒激发了他玩游戏的念头,他断断续续跟赵小云联系的同时,先把潘玉娟琢磨得很透彻。同样是少女,赵小云似乎更难信任别人,而潘玉娟完全不同,她几乎是把所有的心事都说给了这个素未谋面的“大哥哥”。为了能确认潘玉娟是不是值得自己冒险,他故意在信里试探她,先让她把所有的信件都毁掉,然后偷偷打听了她的消息。几天之后,他终于提出了见面的要求,让她避免被人发现,换件衣服,再赶到他们约好的见面地点。只是,潘玉娟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念念不忘的笔友“秋雨”竟然就是要了她的命的凶手。

轻信!轻信!所有的少女上当都是因为轻信了崔林的鬼话!不得不承认,就算像丁教授和陈子峰这样的心理学犯罪专家,在面对崔林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被他所吸引,不是因为他的侃侃而谈,而是他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还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显然,这样一个能猜透人的心思,又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文字的人,让那些处于叛逆期的女孩子们上当几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无论是潘玉娟、赵小云和最后一个楚寒,她们所有的人几乎都是犯了同样致命的错误。当然还有一点儿不得不提,在发现上当之后,她们并没有呼救,也没有采取任何求助的行动,这也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能说一说那名年龄最大的女孩子吗?18岁,高三女生……”孙庆山再度开口了。这是让他追悔莫及的地方,如果当初能顺藤摸瓜,把事情的始末认真地了解一下,后面所有的悲剧就不会再度发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