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乡村轶事
36525900000008

第8章 乡村轶事系列篇之八:书中有女颜如玉

书中有女颜如玉

我是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父母是做小生意的。

舅舅是个文人,我从小受他的影响,在这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酷爱看书写作,学习成绩一直是文科方面占了绝对优势,参加工作后,阅读写作成了最大的业余兴趣爱好,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也不至于成为古代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双休日除了出门散步外基本上属于那种一个窝在房间闭门阅读写作的宅男,经常有作品发表,尤其是诗歌创作得到广泛好评。外出时口袋里经常卷放着一本书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基本特征,成了人们褒贬不一的谈资。有一次傍晚我在外面散步忘了带手机,父亲的一个我不认识的朋友知道我文笔好找我写份材料,父母因为生意上的事走不开,就叫他在我经常散步的林**上找,裤兜里插着一本书的就是,果然被他找到了。

我发现在我生活中,像我这种爱好的人已经相当的少了,整天沉浸在自己文学小圈子里。交际圈子就很窄,没有多少朋友。

我的小区是一个麻将小区,麻将馆一个挨着一个,生意火爆,几乎是男女老少都爱打麻将。父母也是麻将迷,通常是生意已打烊就上了麻将桌,有几次双休日的时间,父母让我看店两人去过牌瘾,我看书入迷错过了几趟大生意,他们就再不让我看店了。

书籍可以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升华素质,这点在我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家都说我是一个风度翩翩气质优雅的谦谦君子,素质修养如鹤立鸡群般存在,让很多人非常羡慕。

我工作稳定,事业有成,今年25岁到了成家的年龄了,不知怎么的,我总会想起古代有个《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诗中提到的衣食住行我基本上都解决了,而且条件相对优越。现在就是颜如玉这个问题了,由于社交圈子窄,这方面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小区里也是有几个模样不错的女孩,也有人给我介绍,不知怎么的总是心意阑珊,蔫蔫地提不起兴趣,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仔细梳理了一下心情才知道自己其实是另想法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择偶方面,从古至今都有我羡慕的偶像,古代有卓文君,李清照那样的才女,喜欢《白头吟》中的“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和《月满西楼》中的“云中谁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诗词。现在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如铁懝王安忆迟子建等等,真心希望能得到这样类型的女性为终生伴侣,我也清楚,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有时候会耽误了自己,我决定30岁以前观望等待寻求机遇,就是找不到才女,也希望能找一个志趣相投的人,真的找不到的话,到了30岁就凑合成家。

小区里有个23岁的女孩,模样挺不错的,没读多少书,在夜市做麻辣烫生意,酷爱打麻将,在小区是一等一的高手,素质修养真的难以恭维,言谈举止表现粗俗,我们两家隔了三个单元,小区有个好心的阿姨把我们撮合在一起,我们相处了几天,由于志趣爱好南辕北辙,性格也属于冲突型的,最后两个人都感到难以相处下去。

几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29岁了,出了很多新的创作成果,也接触了几个女孩,都是无果而终,婚恋方面没有任何进展。

人们都认为我很挑剔,我感到来自亲朋好友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心情有点急躁迷茫难以谈定,被命运推到了十字路口,到了最后决定的时候了。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无聊地玩微信,竟然发现里面有个读书群。

网上各种群体都有,有搞微商的,有传销邀约的,这些我不感兴趣一直保持了一份理性,没想到竟然还有读书群,群主是个女的叫紫蔷薇,顿时来了兴趣,便加入其中。

群里只有寥寥几个成员,恰好群主在线,于是我就和她聊了起来,权当排遣无聊寂寞。

我们聊起了读书心得,发现对方在文学方面颇有见地。

这时对方打出两行字:

恬淡人生拒虚华,

闲来问卷伴清茶。

我看出这是一首诗的上两句,略一思索,立即对出了下两句:

方寸陋斋阅世态,

腹有诗书趣自雅!

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对方吸引了,对方所表现文字功底和素质修养绝不在我之下,我心里暗暗吃惊,双方同时打出了惊叹号。

客观地说,在我的交际圈之中,文字水平可以与我对等的人很难得,没想到今天意外地遇上了一个,让我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刺激,看得出来对方也很兴奋,两个人都是妙语连珠,把自己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越聊越投机,当然都是以读书创作方面的话题为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直很少和别人聊得这么痛快。

我们一直聊到晚上一点,还是欲罢不能,最后不得不依依不舍的道别,并约好明晚上线继续聊。

我躺在床上,竟然心情莫名激荡,浮想联翩,心里想象着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网络上我向来是个很理性的人,不管对方出于什么动机,才华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整整一晚都难以入眠。

第二天我的心情都在这个紫蔷薇那里,晚上我下班饭都顾不上吃,立即打开微信和紫蔷薇联系上了,这时双方都试探性地问起对方的婚姻家庭情况,我将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对方沉吟片刻。告诉我她也是未婚,25岁,是60里外临县人,是一个镇政府股级干部,一时心血来潮就办了个读书群让一些亲友和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流心得体会,一开始就遇上了我。看得出他对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很快互通交流方式,微信之外可以电话交流。

我们联系了一个月,热度直线上升,双方都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约定一个双休日在她所在的县城见面,我想,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此行都是值得的。

揭开谜底的时候终于到了。这天,我穿上了那套优雅西服,将形象仔细整理一番,登上了去临县的班车,我们约好在公园见面。

下车后进了公园电话联系,她已经等候在那里,在草地旁的一排座椅边向我招手。

我一见到她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心里抑制不住“咚咚”狂跳。

这是一个穿着普通形象阳光靓丽的女孩,笑容沉静恬美恬淡,落落大方和我握手,到是我有点意外,动作显得机械。

没有我设想的浪漫见面方式,我们坐在一起。

和我在网上感受的一样,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谈吐不俗,气质高雅的女孩。我们聊的还是文学话题,仍然聊得那么投机和激动,我把我的作品集送给她,她珍惜地接过翻看扉页,两眼露出激越的光芒。随后也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送给我,这是一本书名为《紫蔷薇》的25万字长篇小说,作者署名为柳晓月,一个25的岁女孩就出版这样的长篇小说,在我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中午时,我想请她吃饭,他表情淡淡地说,不必了,有缘的话来日方长,我们再次约定半个月后再在这里见面再作一次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让我把《紫蔷薇》那本书带回来她还有用就没有什么多余的话,我们就分别了。

我看得出来,这次见面她对我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管怎么样,能结识这样的文友也不错。

回家后我仔细阅读了这部长篇小说,深深被吸引住了,故事精炼,情节文字后很出彩,是一部以缠绵哀怨的表现手法表述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的长篇佳作,让我非常欣赏,阅读到书页中间时有两页不知什么原因黏在了一起,我小心翼翼地揭开,里面竟然隐藏着一张作者的一寸玉照,照片后面有几个字:问君佳人何处觅,我看得一头雾水,想来想去也不知道作者这是什么用意。这时我心里灵感顿生,刷刷地在卡片上回了几个字:书中有女颜如玉。随后轻轻地将照片粘了回去。

《紫蔷薇》这本书我用了半个月仔细看完,写了很多心得体会夹在书里送给作者。

半个月后我们又在老地方见面。我把书还给柳晓月,奇怪的是她接过书直接打开那两页粘在一起的书页,取出那张照片,看过后立即面露欣喜。

柳晓月心情愉快,情绪明显比上次活跃了很多,也热情了很多,我就有点糊涂了。

她现在才开始对我吐露心迹,将她婚恋经历娓娓道来,我心里的不解慢慢有了答案。

柳晓月是个小镇人,今年25岁,父母都是工人。从她上大学至今,由于形象上的优势,追求者可以说是一批批蜂拥而来,让她不胜其烦,她从小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参加工作后,想趁着年轻多出一些作品,现在不觉就到了大龄剩女的分界线了,目前有几个条件相当不错的狂热追求者,一个是拥资千万的一个工地包头的儿子,一个是在广州开店的眼镜商人,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再一个就是市委秘书长的儿子,可以说三个都是重量级人物,经过一番了解,前两个难以让她满意,后一个还凑合。她分别以装有照片的书试探过,还书时照片原封未动,他们对自己写的书根本就没有兴趣。

柳晓月是起点中文网作家,她在择偶方面竟然有着和我一样的考虑,想找一个同道人为终身伴侣,只看人品不做物质控,起点网有一对夫妻朱洪志和徐艳茹,这种婚姻才是她所向往的。

由于父母催得紧,在三个追求者之中,那个市委秘书长的儿子柳晓月相对有点好感,但还在考虑之中。由于心情烦闷,就在微信中开了一个读书群,期许有新发现,没想到我们就此相识,

我在网上网下的表现让柳晓月非常满意,初次在网上相识时她也是激动兴奋而失眠,上一次是初次见面她决定慎重试探一番,很巧的是我这里有她的一个亲戚,通过亲戚对我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心里就有谱了。现在第二次见面基本上是尘埃落定了。

我心里无限感慨,漂亮的女孩很多,漂亮的才女就寥若晨星了,柳晓月这样的女孩可算人间尤物,在我眼里她就是铁懝王安忆,能得到她的青睐我是欣喜若狂了,没想到她在择偶方面跟我想法完全相同,哈哈,不知道这是志趣相投还是臭味相投。

命运还是眷顾了我,在我姻缘处于十字路口的时候,亮起了指引方向的绿灯,在而立之年让我如愿以偿地和梦中情人走进了婚姻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