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为夭消得人憔悴
3641800000009

第9章 三世2

本以为自西方极乐世界的论禅大会过后,倾锡上仙同那华姥姥之间便没了联系。

倾锡上仙虽说是对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不好唐突了她,让她误以为倾锡上仙是什么品性不端的登徒浪子。

再来华姥姥同观世音菩萨居住在遥远的南海,平日里是根本见不到的,更提不上说些什么话儿,西方极乐世界是佛陀们修行的地方,旁人是做不得就留的,他也就匆匆回了蓬莱。

一百年匆匆而过,掌门师叔找上门来,絮絮叨叨说了一些先辈对他的期望,说他法术虽然高,但年纪尚轻缺少了些经验,又是苦口婆心的对他说了些下凡历练的好处,拍着胸脯保证,若是今后掌门之位必定是你倾锡上仙的囊中之物。

至此,倾锡上仙下界修行,体会世间百姓的疾苦,一路上行医治病也颇得了些名声。

这一日,行走至一个山间的乡村,路过观音庙时,听见摇动经筒的声音,便不自觉地停驻脚步。

香雾弥漫,那人便跪在菖蒲上,闭目虔诚的双手合十,嘴里也不知念叨着些什么,让人听不太清,隐隐约约似是再说。

“本是无缘,何须这般固执。”

倾锡上仙走进寺中,被那人察觉,抬起脸望着他,眸子是深不见底得墨色。

“上仙。”

这人却是那在南海观音修行的华姥姥。

倾锡上仙一时语塞,他是不是要唤她姥姥?可这个,眼前的女子虽说比他大了不知几万岁,但面容却是二十来岁的样子,未免也太让人说不出口,倾锡上仙便随便的应了一声。

“恩。”

她仍是一脸无悲无喜的模样,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

倾锡上仙拿起她曾今握过的经筒,竹签碰撞擦擦的作响,指尖似是触到的温热。

回首望去,却是没有那人的影子。

阿愚,下回他该记得这么唤她。

村庄很小但房子却是修葺的整齐,家家户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倒也算得上田园之乐。

李家阿婆知道村上来了位医治百病的神医,便放下锄头离开耕种的土地,换了一身过年时才舍得穿的新衣裳,抱上家中患病的小儿,匆匆前去。

“大夫,我们村上已经好久没来过陌生人了。”

“村上可有些什么奇怪的现象。”

李家阿婆嘴巴松,平日里就不大藏的住话,见眼前有这么一位医术高明,人且又长得好看的大夫,便把她当成了自己人,什么话儿压箱底的话儿都说了出来。

“大夫千万别跟他人说,是我告诉你的。”

“也不知道是哪年的事儿了,到现在还有好些老人家议论着,也都不知是真是假。传说好多年前,村里来了位年轻漂亮的姑娘,那头发丝是又长又黑,一双眼睛跟天上的星星那样,会唱歌会说故事,迷倒了一大片小伙子,后来时间一久小伙子再也不耕种土地了,每日就等在那姑娘家的门口,未了看她一眼,等着那姑娘出门哟!可是又过了一段日子,村上来了位除妖的法师,说那貌美的姑娘原来是什么树妖变得,专门偷小孩子的脑髓吃,村民们一下子慌了,大家全都聚集起来,抓了那姑娘绑到村外的柳树下活活的烧死了。”

“烧死了?”

“啊!烧死了!说来也奇怪那姑娘烧死前非但没有叫嚷救命,便只听她说着什么本是无缘,何须这般固执。”

“后来呢?”

“除妖师做完法式就便走了,等到了第二年,村上又来了一位得道高僧,他说是要找一位女子,名字一对居然跟那烧死的女子一模一样,村子里的人哪敢在提起这件事,骗那得到僧人说那姑娘前一年生病死了,又随意的估摸着指了一个方向,让那得道高僧自己去找,那得道高僧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到了第三年,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村外莫名奇怪的长出了一大片树林子,着实吓坏了不少人。”

李家阿婆再三谢了倾锡上仙,怀抱着小孙子出了门。

第二日,倾锡上仙便同村民们告辞,出了小村子。

当他路过村外之时,的的确确见到了一片的柳树林,树荫茂盛,凉意习习,不禁心生感触起来。

恍惚间似是那被烧死女子生前的模样,就活生生的出现在面前。

“本是无缘,何须这般固执。”

一时间前程往事在眼前急速翻飞而过。

那一世他本是一位得道高僧,修习了一身仙法,等到前往蓬莱见过仙人之后,就可剔去凡骨飞天成仙。

那日僧人也是偶尔路过村庄,坐到一棵柳树下休息,身后的树精极是通灵性,撑开树枝藤蔓为他遮荫凉。

僧人念着她生性纯真,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便一心想渡她成仙,便坐在树下念了七日的佛经。

那树精终是被他的虔心感化,褪下粗陋的树皮化为女子的模样。

僧人本是要上路前去蓬莱求仙,已经被耽搁了几日,又要匆匆上路,当日离去之时,那女子便说等他回来见她,有些话要同他说。

倾锡上仙一心求仙,便将女子的叮嘱忘记在脑后,一年后终于是见到了蓬莱的仙人,仙人说他前尘未了,让他回去。

当僧人再次路过那个村庄,终是想起了那女子的话,便去村子里去见那位女子,可等到回到那个相遇的村庄之后,却听到了女子病故的噩耗,他最终却是硬生生的害了她,心里生了愧疚,胸口抑郁久不成医,第二年他便也病死在寺中。

倾锡上仙恍然大悟,那树精便是当年的华姥姥,那僧人便是如今的他。

思念有时候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如同树上的果子,随着时光的移动,越长越大直到支撑不住掉落到地上。

倾锡上仙修习法术那么多年,却从未在心里惦记过一个人。

只是想多见她一面,想看看她笑的样子,想同她说话,这是否是叫做思念?

不得了!种种现象为在座看官表明一事。

蓬莱仙岛中最食古不化的倾锡上仙,春心蒙动了!

幸好上天作美,这一年,南海观音菩萨赴蓬莱做客,华姥姥也跟着一同过来。

倾锡上仙做为蓬莱的掌门,便领着华姥姥到处转转。

三千桃花林下,倾锡上仙同华姥姥坐在石桌之前。

他细细的瞧着她,虽说不上绝美的容貌,但气韵却是旁人无法旁及的。

华姥姥爱身一袭红衣,从头到下不爱戴朱钗珍宝,欲望也比常人要少一些。

她念着手中的《观音心经》,见倾锡上仙没了声响便侧过脸去问道。

“上仙,你可有在听?”

“上仙?”

“阿愚。”

她翻动经书的手指停顿住,他叫她什么?阿愚?

抬头望着他,才知道倾锡上仙的目光盯着水面,原来他是唤着桃花潭里的一抹红色鲤鱼。

此阿鱼,非彼阿愚。

水中的鱼儿似是通了灵性,察觉有人在看着它,便摆着鱼尾到了华姥姥的身边,探出脑袋嘴里还吐着泡泡,霎是可爱。

倾锡上仙单手一挥,红鲤一跃而起,藏在水泡中游到华姥姥的手心里。

倾锡上仙觉得很是有趣,便笑道。

“它同你怕是有些因缘。”

“这下可好,怕是赖着你不走了。”

华姥姥原本也是由上古白鲤幻化而来,算起来这小家伙还是同她出自一宗,现下它正探头探脑的也不知在看些什么,大大的眼珠子极是有灵气,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也倒是让人感到亲切的。

掌心里闪现处一朵莲花,将红鲤握在其中。

华姥姥的脸上闪现过一层极浅的笑意,让倾锡上仙一时看得出神。

那是第一次,甚至在今后相处的日子里,也是唯独的一次。

她笑得云淡风轻,他却是从此再也忘不掉,倾锡上仙记得格外清楚那时她说的话。

“无事,只要上仙愿意割爱,它今后便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