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胡同里的奇葩五兄弟
36364800000131

第131章

刘潇根本不知道李阿姨和门房老赵打了招呼,一大早兴冲冲地带着昨夜写给李艺群的情书坐公交车去了李艺群的单位。看大门的老赵老远看到刘潇就喊,“小伙子,来的早不如赶的巧,李艺群出去学习去了。”

刘潇茫然地问,“大爷,真这么巧?”

看门老赵说,“大爷红口白牙能和你瞎说呢?小伙子回去吧,改日再来吧,今天恐怕有上面来人检查厂区呢。”

老赵心里替李阿姨说谎,他心里也有点不自信,万一李艺群在里面看到这个小伙子跑出来,就把自己说谎的把戏戳穿了弄得自己人不人的怎么办?可是,这是人家李会计安排过的,不敢慢待。刘潇在大门口徘徊了几圈下来,他信以为真,把那份写好的情书掏出来递给老赵说,“大爷,如果李艺群回来麻烦您把这份信亲自交给李艺群,这份信很重要,里面有她要的资料信息。”

老赵看了一眼刘潇的表情把信收起来说,“放心,我一定会交给她的,你放心的走吧。”

“谢谢大爷。”刘潇谢过大爷转身走了。

老赵望着渐行渐远的刘潇说,“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李阿姨怎么看不上呢?”

刘潇回去后心里非常纠结,可是他的乐观自信的性格让自己不失望。他放下包,回家骑了自己的自行车一个人出去找商机去了。

李艺群这边,她上完班,去餐厅的路上,突然看见看门老赵手里拿着一封信递给了母亲,母亲看了一眼慌乱的装起来了,李艺群心里打了一个结,莫非老赵给妈妈?还是什么?可是,李艺群一瞬间就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这个事情推翻了,难道是爸爸写给妈妈的来信?李艺群一个人左猜、又猜还是猜不上,索性去问问妈妈去。李艺群紧走几步说,“妈妈,咱们家有信?是谁给咱们来的?是爸爸吗?”

李阿姨说,“瞎说什么?那里来的爸爸?没有信,快点吃饭去别瞎想,吃完饭还的安排学习呢。”

李艺群重重地看了一眼母亲,她有点生气了,她刚刚明明看见老赵递给妈妈一封信,这妈妈一转眼的工夫就说没有的事,这是什么事?李艺群心里有点不悦了,一个人不高兴地从去餐厅的路上返回宿舍。李阿姨知道女儿生气了,二话没有说,去餐厅打了李艺群平时最爱吃的红烧肘子,要了二个素菜,来了几个饼子急急忙忙地给女儿送回去了。

一进门李艺群已经躺在床铺上睡着了,李阿姨轻轻地将她摇起来,今天李艺群耍公主脾气,不吃。李阿姨没有招,把信从衣兜里掏出来说,“你能叫这个人爸爸吗?”

李艺群假寐在哪里,不接信也不睁眼。李阿姨看着饭菜就要凉了说,“刘潇给你来信了,要不要?”

李艺群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妈妈什么时候的信?”

李阿姨有点不情愿地说,“就刚才,赵叔叔给的。”

李艺群来了兴致,“妈妈给我。”

李阿姨虎着脸说,“吃完饭再看。”

李艺群一下子有了胃口,看着盘子里那一盘李阿姨切好的红烧肘子,和二个好素菜。李艺群问妈妈道,“妈妈,咱们不好好节约了,天天这么吃咱们的工资就到了知乎不多也的地步了。”

李阿姨平静地说,“好端端的大班不上,你上三倒班,看夜班一个月熬下来的样子,我不给你补身体你怎么去应付得了这么强度高的工作、学习呢?”

李艺群说,“妈妈这是我第一个月上夜班,如果以后习惯了不就没有事了。”

李阿姨说,“那永远习惯不了,别人下了夜班睡一个白天,你还的学习,你比别人累多了。”

李艺群平静地说,“学习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人不学习就永远谈不上什么希望所在,就像张师傅,人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只有完小文化的人,人家就和别人干的一样的工作,几十年人家研制出来现在的这套技术连专家们对人家的技术都肯定了。”

李阿姨问,“张师傅的那套技术,咱们厂里已经用上了?”

李艺群说,“正在试用,如果后期没有问题,张师傅至少会得到一万元的奖金。”

李阿姨说,“那一下子就成了万元户?这可是名利双收哇!看不出平时那么老实巴交的人头脑里会有那么多弯弯。”

李艺群说,“周总理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其实是最老实的人。”您看能办大事,能成大事的都不是老实人。”

李阿姨说,“快点吃,一边吃一边说。”

李艺群说,“妈妈熬过夜班上这种班真开心,下午不用去上班了,真的好爽。”

李艺群突然想起来问妈妈,“妈妈我们的工资不会受到影响吧?”

李阿姨说,“放心吧,一年下来和上大班的人挣的一样多。你感觉上午上班,下午不上班赚了?你别忘记那熬死人的夜班。”

李艺群把妈妈从衣兜里掏出来的信,放进书页里坐下来吃起了可口的饭菜。李阿姨望着藏进书里的那封信,心里感觉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