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在警校的那些年
3635900000003

第3章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这真是一句好话。当年法国人兰波说出了这句话,并且把它写在巴黎大学的墙壁上,之后米兰·昆德拉又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是吧,人不是独居动物,是一种相互存在的社会群体,那么免不了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即使面临的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仍旧可以抱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其说是一种理想,更不如说是一种心态吧。

生活在别处,我已经知道自己要展开一段全新的生活。为了自己生活,也为了别人生活。

车是凌晨4点多到站,天空还是灰蒙蒙的。走出出站口,看不到太远的景致。出站口设在地下,正对出站口的是一个类似地球模型的球体,由全玻璃打造,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空中还亮有几颗微弱的星辰。周围人群熙熙攘攘,我找到一处无人的台阶,先行坐了下来。通知书上说早上6点至下午4点在火车站会有车接送去学校,索性我就先在出站口的小型广场休息一会,天亮之后再出去找接待站。

拿出手机和耳机,百无聊赖的听会音乐。视线中渐渐出现一人,背着迷彩的行军背包,一身黑色装扮,发型是和我一样典型的板寸。不知为何,有一阵莫名的激动,有直觉他会是和我并肩战斗的一员。但是,他稍作便离开我的视线,一直到最后我也没弄清楚他是不是我的校友。

毕竟一夜的火车,没怎么吃东西,肚子早已经咕咕的叫了。出站来到地面上,远远的看见了麦当劳的广告牌,不假思索的就奔了过去。在南昌的第一顿早餐竟然是麦当劳的猪柳蛋和咖啡。好吧,我也不追求什么,至少这里可以安心的坐下来。身后的背包里放着我小心翼翼包装好的书《哈利波特与死圣》,这是我整整喜欢了八年的故事,陪伴我从小学到了大学。摊开书,便立即回到了这个梦一样的世界。

周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人来人往,也不断的提醒我天亮了。合上书,出了麦当劳,远远的看到了新生接待处,走过去,就有一位身着警服的师姐来问我是不是去某某学校,确认之后就领我到了后面的候车席,告诉我车要等一会才能到。之后又问我是哪里人,怎么自己一个人来,没有父母陪伴。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她随后就问我第一次来南昌,要不要办理一张本地的电话卡。这个确实要办理的,我应允道。

“是的,好多师弟师妹来学校都是要换卡的,不过你们不一定知道我们现在校园移动推出的动感地带高校新生活动,80元免卡费存100元话费,当月到账50,后面5个月每月返还10元。这些活动直接去营业厅办理都是没有的,如果你要办卡,现在就在我们这里办是比较划算的。”

她说话的样子像是在跟我阐述一段无可置疑的历史事件。尚且让我亲切的称呼她师姐,但是总是有那样一闪念怀疑她是不是移动派来的卧底。然后慢慢的打量,看着她一身的制服,齐肩的头发,唉,忽然就什么都不怀疑了。生平第一次和警花打交道,不会这么背就碰到推销员了吧,我在心里寻思着。嗯,这不会的,这是师姐对师弟的关心,是担心师弟上当而高价购买了别人的假卡……好吧,我承认我是自我安慰,但是我还是老老实实的交出了80元钱,并且在她手上的登记册上完整的写下了我的身份信息。

这是在做笔录吗?上缴非法所得,签字画押,然后等待警车开赴法场。

这是一个人人都爱幻想的年代,每个人都幻想着生活里不存在的事,只是我在这条路上陷入了迷途,与大家背道而驰。

拿到电话卡后,那位热心的师姐就去为别人服务了。我怅然若失。

安静的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下,简单的一排排木质板凳,周围人潮涌动,很多提着大包小包的人穿梭于此。稍作之后,来了一位一身肃穆的黑色装扮的人,上身黑色T恤,下面是一条无比宽松的裤子,膝盖两遍分别都有两个大的明显的口袋,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叫作训服。类似于部队里用的迷彩服,用以训练时穿的。上衣为夹克式,裤子为马裤式或裤口有抽带的散腿裤。据说这种衣服坚牢耐穿、能适应摸爬滚打的需要。

“某某学校的新生跟我过来,到前面上车。”车终于来了,跟着队伍,转个弯就看到了。一亮普通的大巴车,车身上写着大大的动感地带的标志,原来也是移动的车。是我要求太多了,还以为会是警车来呢。

坐下后,看着车上零星点点的几个人,看来学校的人不多啊。之后那位师兄问了开车的师傅,“您知道去某某学校怎么走吗?”但是那位师傅似乎并不知道。要么是城市太大,要么就是学校太偏。随后那位师兄又说“走南昌大桥从新建上高速……”听到这里,我就更坚定了后面的猜想,去什么学校还要上高速啊,唉,那以后想要出去玩岂不是很难了。

车子上路了。师兄充当起了导游的角色。跟我们说起南昌历史,但是看着窗外的城建,真有种上当的感觉,成片成片的老房子,与百度上饶有意境的解说完全不搭调。车子上了南昌大桥,师兄提醒我们看车的左前方,是南昌之星摩天轮,据说06年落成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但是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还真没概念。

说了一些介绍南昌的话之后,就开始警告我们军训期间各种苦了。

“军训期间会有紧急集合的,不知道哪天晚上就有集合了。”

“南昌夏天温度会达到上40度的,具体的滋味大家很快就能体会到了。”

“一定要记得,军训时只能穿黑色的袜子,为了方便大家,如果有没有买的同学可以在我这里买啊,五块钱两双啊。”也许这句才是主旨吧,我私底下琢磨着。

……

看着车上了高速,两边的建筑越来越少,离城越来越远了。下了高速,看到路边的指示牌写着G320,还好,至少还是国道。可是不需多时,这仅存的一点点幻想也破灭了。车子随即右转,进了一条窄窄的小路,仅有两个车道,像这样的大巴一来,路就显得更加窄了。

“学校是刚刚搬进新校区的,位置就是太偏僻了。而且大家可能会在学校看到有牛,不过都别问是为什么了,我问了一年了,也没问明白。”

这个我之前在逛学校贴吧的时候就有所耳闻了,据说是规划用地的时候没有和周边的农民协商好就占用了人家的土地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传言。不过还是有点郁闷,为什么是牛,不能是猫咪狗狗小兔子……

从国道下来差不多有六公里,终于看到学校了。这学校乍一看,我真的快哭了,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大门前立了一大块石头,刻上学校的名字。除此之外,再无他景,甚是心酸。

车子开进学校,停在一个小山坡的路口上。看到了许多白色大檐帽,蓝色夏常服和白色手套的人在疏导车队,通行的路上两边都用警戒线拉着。看来这个学校,警戒线的用具还是很多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猜想,以后但凡有点活动,就拉警戒线,反正不要钱吧。

大学和高中就是不一样,所谓的行政班完全不像高中一样,几年几班,多好记啊,非要用一串数字,而这个学校的行政班被称为区队。在校期间,每个人的学号都是六位,前两位是届别,我是09年入校,就是09级;中间两位是区队号,表示所在的行政班;最后两位才是学号,所以连起来六位数,也就是日后警服上所佩戴的编号。只要走在学校里,看到编号就知道是对方是师兄还是师弟了。不过我认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一旦你违纪了,纠察队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你的身份。于是乎,我通常都是戴着室友的编号乱跑。

可恶的是,这么多的花名册,通知书上也没说是多少区队,我要一个一个找。这是一项工程量很浩大的任务,要从几千人的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忽然觉得要是我名字叫什么“胡戈日尔特沙曼”一类的怪异名字就好办了,保准一眼就瞅着了。

找到所在的区队之后,按照指示,去指定志愿者服务台报到,上来就交了300元的军训费。然后一位师兄一位师姐带我去领生活用品和军训服装。我还心想,这得亏是有人帮忙,这一点安排的还是满贴心的,因为当我看到被褥、瓷盆、瓷缸、水瓶、凉席、水桶和军训的衣服鞋子之后我就傻眼了,这么多东西,重死了都,要是我一个人扛,会累的虚脱的。师兄师姐都是大二的学生,志愿给新生提供帮助的,我忽然觉得他们的形象,是无比的高大。但是我必须强调,我是一个生活极度懒散的人,但凡能逃脱掉的事我都不会轻易插手的,所以,我在大二开学的时候,找了一大推理由,没有去迎接新生。好吧,你们别跟我学,这样不好。

师兄边走边告诉我那里是教学楼,哪里是图书馆,哪里是食堂,哪里是宿舍区。师姐也陆续告诉我,图书证后面会统一办理,食堂第一次去可以到服务处办理充值卡,去信息楼上网是七毛钱一小时。之后又说,在校期间,还是学习最重要,要抓紧时间考计算机等级证和英语四六级证。她还问我是不是高考完了就没看过英语书了,我实话实说,没看过。这也是明摆着的事。

“四六级的证书啊,还是越早考过越好,不然时间久了,就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背单词了,再说,也会影响到你准备其他考试啊。我们学校很多人都是订购英语辅导报的,那是专业的四级报纸,坚持做题,慢慢的提高,很容易就考过了。”

“哦,这样啊,那要怎么去订购呢?”

“学校现在有配送的,我负责联系,一学期是120元,赠送一本四级词汇书和一套四级真题试卷,你把钱给我,我给你登记下,以后每月会送到你寝室的。”

“哦,好吧。”他们帮我把东西送到寝室,给我写下了联系电话和地址,我就给了她120元。然后我还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推销,只是学习上的一种帮助。

道谢之后,送他们离去。我才开始打量寝室。寝室不大,正好朝阳。四人间,全是上铺,床位下面是柜子,书桌和一个悬挂的小型书架。这是一个小寝,旁边还有一间寝室,中间由卫生间隔开,即两个小寝公用一个卫生间,合成一个大寝。卫生间有小型阳台,两个蹲位,两个水池,镜子,衣物架也有。并且,还有一个淋浴头,只是,接通的是自来水,所以永远只有凉水涌出。

收拾一下,坐下,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声平安。说说自己的生活环境,大抵上,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了,未来的生活,人生的转折,都从这一步开始。其他三张床位还是空的,希望这个集体,也有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