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品混乱时代
3625000000139

第139章 文姬去向

对于那辛弃疾胡言虽说是比较重视,但却还真是没放在心上,那辛弃疾虽然文采不弱,诗词更是一绝,但跟胡言这个盗版诗词头子相比的话还真差了不少。

胡言虽然做不出什么好诗词来,但好在脑子里现成的诗多,从唐诗宋词里随便摘上几首也就对付过去了。

所以尽管那谢缙是面色凝重,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但胡言依旧是嘻嘻哈哈,根本就没仔细听听对方掰扯。

谢缙几次都想撂挑子不干了,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毕竟胡言什么德行他也知道的。

“苟少啊你能不能正经一些,那辛弃疾可不是好对付的。”谢缙拍了拍桌子,无奈的叹口气。

“缙绅兄你就放心吧,那老头虽然厉害,但咱也不是吃干饭的。”胡言扣了扣耳朵,道“我晚上饭还没吃,你让人弄点酒菜来……这是在外面买的炊饼,你尝尝,武大郎和面,潘金莲添的水,过两天西门庆一就位说不定就吃不着了。”

谢缙根本不知道胡言在瞎说什么,微微皱了皱眉头道“苟少啊,我再提醒你一句,那辛弃疾可是老师的故交好友,你即便有能耐对付他也最好给他留上几分面子,否在老师他若是再与对方相见时,恐怕便不好说话了。”

“这个我知道,蔡叔父都和我说过了。”胡言点天,这事儿蔡邕也格外叮嘱过的。

“那我先回房休息了。”谢缙见自己跟胡言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了,索性也就一甩袖子不在多留,不过刚走到门口,这谢缙却又停住了脚步,忽然转头道“苟少,你觉得文姬如何。”

“闻鸡起舞啊?”胡言根本没意识到谢缙在说什么。

谢缙咬着牙根儿道“我是说恩师的千金。”

“哦……”胡言恍然大悟道“谢缙兄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谢缙面色有些奇怪“苟少认为文姬的相貌怎样。”

“还行吧……好像长了俩眼一个鼻子,对了,鼻子下面还有嘴来着……”胡言就跟蔡琰见了一面,而且那天胡言茶还喝多了,再加上蔡琰还抱着琴弹了首比较利尿的曲子,所以胡言还真就没怎么看清楚那蔡琰的相貌,只是略微有些模糊的印象而已。

“……苟少可知文姬现在身处何地。”谢缙张了张嘴,有气无力的说道。

“不是跟家宅着来吗?”胡言的所处的这个大明朝虽然未曾被程朱理学沾染,但对于女子,还是不太支持她们没事儿出门儿乱逛的,特别是对于未出阁的女子。

“老师他没有对你提过文姬来大宋读书的事情?”谢缙道。

胡言摇头“她出国留学了?公费的私费的?”

“文姬她已经入了大宋的白鹿书院,今日来送诗会请帖的便是文姬。”谢缙缓缓道。

“是这样啊……你说蔡琰那丫头会不是师叔他布置在大宋的眼线啊。”恩,有点谍战片的感觉了。

“老师他怎会做那种事情!”谢缙哼了一声道“文姬只是在家中呆的烦闷了,才到大宋来的,况且那白鹿书院的院长乃是老师的好友,于情于理老师都不会那般做的。”

“我就随便说说……”也是啊,蔡邕可不是能把自己闺女豁出去的人,不过也有句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文姬她对你似是有些偏见,此番诗会上免不了些刁难,苟少你也需小心应对才是,文姬她虽是女儿之身,但自小聪颖,文采丝毫不弱于那些真正的大宋才子……还有便是你二人之间的误会最好化解一番,老师他对于你二人的亲事可是甚为操心的。”蔡邕对胡言可是颇为认可的,心中最理想的女婿便是胡言了,可怎奈自己的女儿确实对胡言偏见不少,而且蔡琰又身在大宋,蔡邕想要撮合二人的话自是有心无力了,而谢缙则是正好能当个媒婆,那蔡邕千叮万嘱之下,谢缙自然不敢不当这个媒婆的,即便谢缙心中对胡言也有偏见。

“老丈人他操心了……这事儿我记住了,到明天见了蔡琰我一定跟她把误会化解了……我跟他有什么误会来着?”胡言摸了摸下巴,对于自己跟蔡琰的亲事胡言心中既没有太多的期待,也并不十分抗拒,毕竟那蔡琰跟自己也不过是见了一面而已,对方的容貌自己也没有看清,貌似长的还算是不错,当然,如果有这么一大闺女非要给自己投怀送抱的话,胡言也不是不能忍。

“你们二人之间的事情我怎么知道,我回房间了,明日你莫要再出去了,中午的国宴也不要失了礼节。”谢缙叮嘱了两句便回了房间。

“快到更年期了吧,真唠叨……”胡言嘟囔了一句,啃了两口大饼,就钻被窝睡觉了,这一觉便睡到了第二日正午,直到那宫中传旨召见太监来催了,胡言才慢慢腾腾的下床穿衣服。

大宋国宴的规格自然不差,特别招待胡言这种强国使节的国宴,菜色足有百种之多,传菜的太监据说姓郭,菜名报的叫一个顺溜……

能参加国宴的自然都是大明的重要官员,五品以下的就只能再大殿外面闻点味儿了……

宋徽宗满脸不乐意的坐在了龙椅上面,旁边则是大宋的左右丞相王安石跟司马光,俩人斗了一辈子,到现在也没停了互掐,在向大明投降这事儿上,二人的政见也并不相同,王安石主张誓死抵抗,司马光则是亲近大明,胡言的刚进大殿的时候,就发现两个人骚眉弄眼暗送秋波似的较劲呢。

王安石边上是跟他政见相同的辛弃疾,辛弃疾的官职虽然不是太高,但却是大宋民间第一书院白鹿书院的院长,威望甚高,给他排座位的时候自然也得考虑到这点。

而与辛弃疾遥遥相对的则是大宋第一美食家东坡肉创始人苏东坡了,苏轼是大宋太学的大祭酒,比辛弃疾的威望还要高上一筹,而且他还是司马光的门生,即便并不太赞同投降大明,却是不碍于老师面子,站在了司马光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