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筑大国魂
3614400000037

第37章 风暴来临

进取邯郸失败,又被纳入北洋眼中,杜子轩无可奈何的选择了暂避锋芒。

不避不行,不等也不行。

护法战争爆发,北洋军队调动频繁,要是再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那就成了顶风作案,就会首当其冲。

杜子轩对护法战争不熟,没有办法直接参与其中。本想着趁此混乱时机偷偷的发展势力,奈何变故频繁,只能是暂时做个缩头乌龟。

这样一来,时间短了还可。时间一长,就会严重的阻碍正常发展。

杜子轩想凭借着特殊的经历等一等,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年。

现在已经是1918年的2月份,一战快要结束,直皖大战也即将来临。时间已经不多,再不努力,可真就赶不上趟了。

所以,杜子轩也渐渐沉不住气,开始急了。

郑均的后台能量虽然不大,但却隶属直系。在目前来说,对杜子轩的助力不小。

在一年多以前,杜子轩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书信。大致的意思,是说附院之争,黎元洪必败。而黎下台之后,段其瑞定会支持冯国璋上位云云。

这是凭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在为自己谋权夺利,而杜子轩也是信心满满,不骄不躁的等待着。

可惜,似乎事与愿违。一直等到了冯国璋上位也没见回信,由此,他的一番精心准备,似乎也就此沉沦。

这让杜子轩很懊恼,也备受打击。

之后,就是进取邯郸失败,更被北洋划入了黑名单,打乱了他的原盘计划。

在诸事不顺的状态下,杜子轩的紧迫感愈发强烈了。

最终,实在是没了其他办法。杜子轩也是不信邪,又写了一封书信之后,再次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杜子轩发狠了,绞尽了脑汁,把所知不多的消息全都给写了进去。

他在书信中指出,护法战争是段其瑞与冯国璋争斗的开始,也是直皖之争的开端。但,最终会以段其瑞占据上风而结尾。

他没有直接说明段其瑞会倒冯成功,除非有解决办法之道,否则,那是吃力不讨好的蠢货行为。

冯国璋,河北河间人。

在杜子轩的设想里,冯国璋只要能够看到他的书信,肯定不会对他置之不理。而身为冯国璋的半个老乡,还是拥有超远眼光的老乡,他也一定会被其接纳,从而被纳入直系的保护之中。

第二封书信,在他想来,透露了这么多天机,他也一定会一鸣惊人的。

不过,似乎还是事与愿违。

可能是郑均后台的地位太低,没能见到冯国璋。也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最终被耽搁。总之,又是半年过去了,直到冯国璋将要下台,却仍旧迟迟看不到回信。

时间久了,杜子轩也失望了。在失望的同时,他暗暗劝戒自己,靠着耍小聪明,终究不是王道。踏踏实实的发展势力,才是根本。

此次判断失误,再次打乱了杜子轩的计划。此时,他在失望之余,正在绞尽脑汁,重新规划未来的发展与方向。

可是,有北洋这个似敌似友的存在,终究是横在眼前的一条鸿沟。不想出解决之道,怎么都迈不出这个坎儿。

正在杜子轩愁眉不展时,更大的风暴接踵而至。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有三年,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对于那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人来说,三年只是虚长了三岁而已。可对于有心人来讲,三年,够做很多事了。

从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三年的时光里,杜子轩所控制的区域已经达到了八座城镇。若从后世的地图区域划分上来看,杜子轩已经控制了邯郸市的大部分地区。

当然,说是控制也不对,只是占领而已。其实也不对,每个城镇也只是组建起了保安团,政务上还是要靠县政府的支撑。名义上,更是要听从北洋政府的指挥。

杜子轩不傻,老袁下台玩儿完后,北洋虽然很乱,但却没他什么事。

府院之争、护法战争,再加上南方的革命党也闹的厉害。按理说,这是浑水摸鱼的大好机会。可其实,这些都与杜子轩没有多大关系。终其原因,不仅是他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多,也是他还达不到那种层次,还没有玩儿转。夹缝里求存的他,更不够左右逢源。

虽然,后世的邯郸地处四省交界,占有地理上的优势。可正因为地理,却又有了问题。

立足河北本身就是个杯具。

试想,天子脚下又岂能翻的了天?京畿之地,稍微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况且,时机也还不到。杜子轩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潜心发展,慢慢蚕食周边壮大自身了。

正如那造反的总结之语:广积粮,缓称王。

一府管十县,民国初年废府设道,峰峰隶属磁县大名道。

若说邯郸地理位置重要,那峰峰更是重中之重。古时的峰峰就是赵国都城的南方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峰峰从来不缺驻军,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峰峰多山,地势又极为险要,只要控制了峰峰,邯郸南方便可无俞。

可也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峰峰地区常驻有军队,让想要控制峰峰的杜子轩非常挠头。

倒不是人有多少,以他现在的兵力,抬抬手就灭了,可就是太敏感了。

跟政务方面不同,拿下一个县城也没什么,只要不是扯旗造反,只要各方各面准备周全,也并不是多大的事。可要是动了驻军,那就不是简单的政治倾向问题了。

话说,后世的峰峰矿区闻名全国,杜子轩可是眼馋好久了。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进行商业上的开发峰峰了。

峰峰铜二矿。

现在的峰峰还是一片荒芜,铜二矿只是后来的叫法。现如今,经杜子轩之口,提前出世了。

在两年多以前,杜子轩和德国佬做了一比生意,弄到手一批开采煤矿的设备。只是,一直放了半年多,直至机器设备几近生锈,也没找到用武之地。

一直到了两年前,等他手下的人手足够了,才组建起一支名义上属于杜家的商团,名曰杜家商号。

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自进驻铜二矿以来,两年的时间,杜家商号借以他名,为杜子轩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润。可杜子轩方方面面做的足,通过贿赂分成等方式,杜家商号一直在此偷偷摸摸地安稳存在着。可如今,贪婪催人心,东窗事发了。

铜二煤矿通往外界的出口处,是一片开阔地。此时,隶属杜家商号的两百多人手握长枪,凭借着掩体,正在与另一方人马对峙。

杜家商号在此地的负责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他戴着一顶风帽,此时一脸阴沉之色,面向着前方大喊道:“我们杜家商号自进驻此地以来,从来都是按照规矩办事。若是有哪里做的不周,告知便是。魏少和秦少又何必兴师动众,要刻意为难我们?”

与此不远的距离,是一伙数百近千人。这其中,有军人,有团丁,也有一些仆人之类的。最惹人眼球的,是两个年轻人。一个腰挎驳壳枪,鼻孔朝天,一脸的嚣张相。另一个到没这么嚣张,他手里端着一杆大烟枪,正在美美的吞云吐雾。他们,就是秦少和魏少。

秦少就是那一脸嚣张的青年,北洋磁县有军队驻扎,他的老子是一个团长。而那大烟枪魏少,是磁县县长的公子哥。(请勿对号入座)

峰峰属于磁县管辖,磁县我是个大县,杜子轩的手可伸不到这里。在这里,不买杜子轩账的多的是。

此时,魏少正一脸的张狂之色,听了对面所说,连理都没理,望向了魏少,不屑地说:“这杜家商号不地道。这两年,在我们的地界大发了横财,每年的孝敬却只够塞牙缝。NND!是把我们当成傻子了。”

魏少吐出一个烟圈,强打精神道:“这杜家商号还以为他们瞒的紧要,哪知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底细。我老爹可是说了,这杜家就要大祸临头,时间不久了。不趁着这个时机拿下这煤矿,可就太对不住我们自己了。”

说白了,还是他们看上铜二矿这只会下金蛋的鸡了。

秦少点头赞同,拔出腰间的手枪,“砰”的一声向着天空打了一枪。大声呼喝道:“弟兄们,拿了煤矿,大家一起发财呀!”

“冲啊!”

“发财呀……”

随着秦少的呼喝,近千人蜂涌而出,向着煤矿冲击而去。

杜家的负责人是个小队长,见对方连话都没说就冲了过来,脸上一下子就没了血色。

知道大势已去,他也豁出去了。“砰砰”两枪打倒一个目标,转头急声吩咐道:“大势已去,把矿洞给炸了,不能便宜了他们。其余的上,给我反冲锋。冲出一个是一个,咱们要是都死了,可就连个报信的都没了……”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一直以来,杜家商号都借以他名,并没有打出杜子轩的旗号。每年,他们只会与杜子轩联系一次,把每年的利润上报。现在要是全军覆没,等到杜子轩知道消息的时候,没准儿就是猴年马月了。

“轰!轰轰!”

“兄弟们,杀!”

“杀!”

矿洞的洞口一炸,小队长就带领着众人冲了出去。

双方的人马很快就交织在一起,展开了殊死搏斗。

杜家的保安团是乌合之众,可这商号的人,却是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遇上没怎么见过血腥的对方,高下立判。

很快,他们就打开了一个缺口。只是,对方的人数太多,仅仅支撑片刻,缺口又被堵上。

擦拭了一把脸上的血腥,望着冲出去的几人,小队长凄惨地笑了。冲着其中一人吼道:“胡子,走!快走!告诉少爷,要为弟兄们报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