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筑大国魂
3614400000033

第33章 狼来了

回到鸡泽的时候,先是回到老家赵家集。看了看母亲和老爷子,杜子轩便又起身,马不停蹄地赶往鸡泽县城。

如今的鸡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是隔上一段时间再来的话,绝对想象不到,也绝对不敢相信,所看,所联想到的。

民以食为天,有吃有喝,没有太大的压迫,老百姓们就满足了。更何况,在杜子轩的治下,虽保证不了绝对的公平公正,可也绝对不存在压迫。

当然,这只是针对平民百姓而已。地主恶霸,贪官污吏等,都不在此列的。而以杜子轩平素的所作所为,他们,也基本都被消灭了。

况且,近两年来,鸡泽一直都在平稳发展着。杜子轩有钱,在起步阶段,本着大不了花钱买粮食来供养老百姓的心思,并没有花费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农业。可老天爷向着他,这两年,鸡泽虽谈不上风调雨顺,可若没有个天灾人祸,来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

随着发生在鸡泽的种种,不断的演变,影响也进一步的扩大。渐渐地,消息,也向着鸡泽的周边扩散开来。

杜子轩的动作有些太大,大到连遮掩都无法掩盖的地步。

而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曲周。

在当时,近临鸡泽的曲周,正酝酿着一股风暴。官方虽早已有了关注,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这也是沾了郑钧的光。可普通老百姓,却下意识的与鸡泽的百姓攀比起来。

与鸡泽边界接壤的曲周村镇里,人们的心,已经开始躁动。

从鸡泽串亲戚回来的,无不对鸡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这为杜子轩进军曲周提供了便利,虽不说轻而易举,却也是手到擒来。

而杜子轩,进军曲周后,一发不可收拾。收永年,打广平……

每当拿下一个县城后,杜子轩都会按照鸡泽的路子。只要这县长不是草包,只要他不是罪大恶极、罪不可恕,杜子轩都会让之继续留任。

当然,有能力的,会像对待郑均那样,给予实权。没什么能力的,也会让他继续留有虚名,却不给什么实权。

这样,动作就小了许多。有郑均后台的强力支撑,没有露出太大的马脚,从而让北洋关注他这么个小不点儿。

在起步阶段,这,就是杜子轩的扩张之道。

而鸡泽,做为杜子轩的起家之地,暂时也就被当做了他的大本营。

杜子轩的扩张旅程,也有了一定的规律。从拿下鸡泽算起,几乎每隔半年左右,他的势力范围都会翻上一翻。从一变成二,从二变成四,从四又变成八。

如果能一直这么翻倍的扩张下去,用不了几年,全世界都会被他统一。

到那时,世界将一派歌舞升平,一派……

当然,这只是在初始阶段。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才能如此轻松。仅凭运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世间也不可能尽有那么多的好事。

杜子轩现在也很忙碌,正准备调兵遣将,来一次大的行动,以争取在北洋混乱的前期,获取到更多的好处。

在段其瑞失势之前,北洋虽比不得袁世凯时期的铁板一块,却也不容小觑。不趁着北洋无暇他顾,拿取足够的资本,不仅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自己。

现如今的邯郸还只是一个县,远比不得后世的重要性。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拿下邯郸,只是为了进军峰峰而铺路。

峰峰不仅盛产煤矿,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只要拿下了峰峰,局面将会被打开。进攻退守,可选的余地也就更多了。

在拿下峰峰之前,就必须要拿下邯郸。不然,“战线”拉的太长,可就不好控制了。

而要拿下邯郸,说易也易,说难也难。俗话说熟人好办事,从第一次出镖起,杜子轩就想方设法与邯郸的权贵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么多年来,从没间断过。只要有心,只要肯下本钱,下邯郸,易如反掌。

但,难就难在太过敏感。京汉铁路途经邯郸,要拿下邯郸,势必会引起多方的关注。那样,就与杜子轩扮猪吃虎、韬光养晦的理念有所冲突。

两相害而取其轻,最终,杜子轩还是下定决心,在尽力掩盖势力的前提下,下邯郸。

在调兵遣将的同时,杜子轩也在等待着。

北洋乱的一塌糊涂,附院之争,让段其瑞短暂失声,张勋复辟,又让黎元洪一败涂地,黯然失势……

你攻我伐,北洋已经乱了。

等候了些时日,时机终于成熟。消息传来,在对待西南军政府问题上,复出的段其瑞决心武力统一,护法战争随即爆发。

机会,也到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不远处的邯郸,有人愁的头发都快已发白。

政府办公厅,邯郸县的县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色阴沉,心情似乎很不好。

县长走动个不停,可苦了一旁的师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师爷郁闷地说:“老爷,别转了,头都晕了。”

“唉!”

县长叹息了一声,停了下来,转身坐到了椅子上。说:“继如,杜家一直以来大小动作不断,最近又活动频繁。从反馈过来的消息上看,杜家对我们动手也在最近了。”

师爷暗地里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了下嗓子。心不在焉道:“别担心了老爷,犯不着啊!他们那样做,是长久不了的。”

“哼!别担心?”

县长冷哼了一声,盯着师爷,不满道:“继如,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谁还不了解谁?你是不是收了杜家的好处?别跟我打马虎眼,他人对我离心离得,你也要弃我而去?”

“呃!”

县长这么说,弄的师爷挺不好意思的。想了想,他慢条斯理地说:“杜家势大,已经不可阻挡,不服不行啊!”

见县长不太相信,师爷继续说道:“以前,在我看来,这杜家也就是一帮子暴民。他们什么也不懂,一朝得权,就不知道天有多高,水有多深了。像他们那样胡来,早晚要惹出祸端,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自取灭亡的。只是……”

“只是什么?”

“唉!”

师爷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说:“失算了,失算了呀!种种事迹表明,这杜家又岂是好相与的?他们,虽做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又目瞪口呆的事,但,终究都有个度。他们在弱小时,与洋人做生意,借着洋人的威势,威慑鸡泽四大家族。待积攒够足够的势力后,拿县城,取曲周,夺永年,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透露着一个信息。这杜家,这杜子轩,是有大魄力、有超远眼光的人。”

见县长沉默着没有说话,师爷继续说道:“还不仅仅只是这些,杜家知道自己的短处所在。他们没有关系门路,就启用鸡泽的原县长郑均,由此引发的,杜家每拿下一个县城,只要不是罪不可恕的,都会让他们继续留任。这样不仅能够迅速安稳扩展的势力范围,也能够避人耳目。这,才是最妙的。”

听了师爷所说,县长也陷入了沉思。

两人都没有说话,过了良久,县长往椅背上一靠,显得有些疲累,叹息道:“是啊!经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会事儿。只是,还有许多事,都透露着一股子邪气劲儿,真是搞不懂。这郑钧也真是的,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为了整倒四大家族,就甘愿为他杜家卖命?还有那些县长,都心甘情愿的做个傀儡?”

师爷也一脸怪异,不解地问道:“我对这些也知道的不多,只是,北洋政府为何在当初就不管不顾呢?”

师爷这么问,县长也不知该作何解释。叹息着说:“要不能说邪门儿吗?这郑钧,他托关系找门路,上报民国政府,说是四大家族包藏祸心,他联络有志之士,为民除害,设计把四大家族给除了。就这么的,将事情给掩盖了过去。本来是一起暴乱,被他这么一搅和,就成了民国政府内部的事情了。”

县长说了这些,有些无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而师爷,听了后,也是哭笑不得。

人家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能怎么着?

摆了摆手,县长无奈道:“不说那些了,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吧!这权力,我是说什么都不会交出去的。”

师爷眉头紧皱,想了片刻,才渐渐舒展开来。说:“没想到,老爷还有如此雄心壮志,竟想和杜家斗一斗。也罢!路有两条,皆为下下之策。”

“哦?”

县长眼睛一亮,催促道:“哪两条?”

“一则,顺昌逆亡。想必,老爷肯定是不会选择的。二则,趁杜家还未有动作,把这事搞大,捅出去。到时杜家自顾不暇,危机之局自然能够不攻而破。只是,这就要看杜家的动作快慢了。除了这些,别无选择……”

“真没有了吗?”

“这个真没有……”

“那……那好吧!只能这么办了。”

县长又想了想,开口吩咐道:“写信告诉磁县和武安的县长,告诉他们实情。就说,就说狼来了!”

师爷满头黑线……

“只是……”

师爷回了回神,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说:“只是,下面的人大都被杜家收买,人心思动,若不加以控制,必生祸乱呀!”

县长也叹息着说道:“是啊,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

不知不觉间,在杜子轩算计他人之时,他人也把他给算计了。

要是他动作够快的话,一切都是浮云。可要是行动晚了,似乎,他又将面临一场新的危机。

到那时,即使北洋政权没有动作,即使各地的驻军不理他,仅凭地方政权,就够他喝一壶的。要是那样的话,无形中,他就会被孤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