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筑大国魂
3614400000017

第17章 下定决心

与土匪“大打出手”,让杜子轩锻炼了心神,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乱世,没有自保的能力,将寸步难行。

好在,在杜子轩出行的这段时间,武术学院在名义上已经成立,第一批人数也已经招收足够。六个班,每班五十四人,总计三百二十四人。

招收的规模有点大,这是老爷子和杜如发没有想到的。弄到后来,他们都有点被吓着了。要不是怕杜子轩回来哭闹,差点就要直接就地解散。而杜子轩回来后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又是安慰又是保证,才暂时安稳住两位话事人。

可问题还没有因此而解决,反而更加麻烦了。

首先,人数多了,人员要如何安排?这是个大问题。招收学员的时候就遇到不少麻烦,几个临村的地主老财可能是商量好了,杜家每招收一个学员,就要给他们一块大洋的“手续费”,不给就甭想招到人。这气的老爷子不轻,最后没有办法,也是中了杜子轩的魔咒,稀里糊涂的捏着鼻子认了。

这些还都只是小事,能用钱解决的,都算不了什么。但建学院,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其他都还好说,只是要如何掩人耳目?

杜家大张旗鼓的招人,大力发展武装力量,这已经突破了四大家族能够容忍的底线,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强烈不满。这,才是最致命的。

这些事情,杜子轩回来后绞尽脑汁都没有得到解决。思来想去,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杜子轩怒了。MD!老子就在赵家集弄了,四大家族知道了又如何?爱咋咋地!

不能逃避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时,绝对不能露怂。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打破脑袋也要上。

可这样做,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反正,只要是能熬过一段时间,德国人就要来了。到时,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最后,杜子轩又做了回主,事情就这样被拍了板。

不过,事情虽然就这么办了,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种种迹象表明,四大家族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会对杜家动手。只是具体是什么时间,还弄不太清楚。

现在玩儿的也算是生死时速了,要是还没等到德国佬过来,四大家族就带人平了杜家的话,那可就杯具了。

命运掌握在他人的一念之间,仰仗他人鼻息而活,这种滋味还真不好受。

也就是这些种种原因,让杜子轩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还是没有自保之力啊!如何在德国人到来之前保护好自己,又成了杜子轩急切面对的难题。

所以,杜子轩急,急的头发都快已发白。

没枪,没子弹,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学员人数倒是不少,可没有枪,只能做为活靶子,顶不了一点用处。

而枪,又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现在的民国还没有那么乱,尤其是北方,被北洋控制的死死的。像杜家这种草根阶层,没关系没门路的,想要弄到枪,三两支倒还可以,但大批量的,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但是没有枪,也不是个办法。费尽心机,通过各种关系门路,却也只是弄到了十几支老旧手步枪。就这,还是走了武威的后门、通过刘家的关系,费尽千辛万苦后才能得以淘来。

但仅仅凭借十几支枪,对于三百多武校的学员们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

没有枪,就没有底气。杜子轩也渐渐沉不住气,开始急了。

不急不行,枪支弹药是硬件方面的缺失,只要有时间,只要能够熬过这段黑暗的时光,都会慢慢得到解决。可人才储备的极度欠缺,却又是制约着杜家整体力量的正常发展。

仅凭杜子轩脑子里不多的“存货”是不够的,哪怕加上田海超,这个曾经的保定军校优秀学员,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也让杜子轩心里又是一度不平衡。

NND!他人一上来就能够纵横驰骋,大杀四方。为何自己想做什么事都如此的难呢?是生不逢时?还是自己太笨?杜子轩一时为之气急。

好在,也怪四大家族有眼无珠,白白错费最佳良机,没有趁早铲除杜家这个潜在威胁。让杜子轩在煎熬中,等来了时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也进入了七月份。

从上海回来差不多已有一个多月,训练了两个月的武校学员们,想必也都憋坏了,是该加注一些新的活力了。

左等右等,就在杜子轩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从纳尔德那里传来了消息。

德国兵工厂已经有了初步进展,真正证实了制造坦克的可能性。德国当然要按照事先说好的,兑现承诺。财大气粗的德国,自然不会为了他这些小要求而赖账。

纳尔德拍来电报说,物资已经陆续起运。最先起运的枪支弹药已经运往邯郸火车站,按照约定的时间,算算也该到了。

史密斯也跟着到来,既然到了自己的地盘,自己也该尽尽地主之谊了。

杜子轩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含糊地跟老爷子交代了一声,点了几个跟班,一起向着离村里也就几里远的官路走去。

说是官路,其实,也就是宽一点的土路而已。平时还好些,下雨天的话可就泥泞不堪了,也幸好最近没下雨,最多也就是吃些灰尘罢了。

虽然不知道货物到达的具体时间,但为了自己的货物、自己的未来,就是接到邯郸城也不冤枉。就这么一条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总归是能碰上的。

杜子轩在回来的近两个月里,在杜家建立起了绝对的威望。跟着杜子轩一起出来的跟班小伙子们,也是武校的学员。虽然不知道被少爷叫来要干嘛,但却个个兴致勃勃,士气高昂,一点也没有耽误睡觉而露出丝毫的不满。

走到了曹庄,这个在当时还属于曲周管辖的地带,杜子轩的脸色阴沉下来。

在一个月前,四大家族在这段通往鸡泽的官路上设了一个关卡,用以收取来往行人的过路费。惹得民声鼎沸,怨声载道。

十几个带枪的狗腿子,往路上横上一根木头桩子,威风凛凛的往那一站,谁敢不从?

每人两块铜钱,不多也不少。

走了次镖,杜家现如今也算是腰缠万贯了。这点钱杜子轩自然是看不上眼,就是觉得心里憋屈。

这关卡也是有门道的。

每天过往官路的不知凡几,要是人人都收过路钱,那得罪的人还不海了去了?

所以,这关卡只收没势力的小商贩,还有小老百姓们的钱罢了。

像武威镖局,像一般的地主阶层,都是属于免费之列的。

可偏偏,杜家却被排除在此列,要想从此过,须得留下买路财。

MD!这不是瞧不起人嘛!即使杜家很少从这里过也不行。这是原则问题,是面子问题。

杜子轩有时也是个疑心比较重的人,由此,让他联想到,莫不是,这是四大家族要动手的前兆?

这让杜子轩心里的急迫感愈发强烈了。

交了钱,过了关卡,很快就遇到了史密斯一干人等。

没有多做停留,杜子轩直接带着他们往回赶,他现在可谓归心似箭。

史密斯的到来,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为他带来了急需的物资。

步枪五百支,手枪一百把,马克米机枪二十挺,子弹若干。

这让杜子轩欣喜若狂的同时,又陷入了沉思。

有了枪支弹药,有了充足的自我保护能力。杜子轩可选的余地多了起来,也能够更加直观的去面对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借助德国佬的余威始终只是借助外力,长不得久。

在杜子轩一开始的计划里,在起步之初,不论自己过的多凄惨,只要是德国佬一过来,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而靠着德国佬的余威,横扫周边地主老财,只要不是太过分,四大家族也是会容忍的。到那时,再慢慢积蓄力量,对四大家族,对县城,徐徐图之。

想法是美好的,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或许他的想法能够成立,然而,四大家族也不是纸糊的。他们绝不会坐视杜家安心发展壮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

德国佬的势力就是再大,也不可能直接干涉一个地方的政务。再说,德国佬和英国佬正打的火热,自顾不暇,根本就不用太买他们的账。

七月二十二,是四大家族中王家老太爷的八十诞辰。

起初,杜子轩以为他们之所以不对杜家动手,是因为寿辰将近,他们是不想在寿诞之前动刀戈罢了。

只是如今想想,或许也有另一种可能。四大家族,没准儿是想到了那天再动手,用杜家的鲜血来做为王老太爷的寿礼。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杜子轩浑身打了个冷颤,暗叹失算了。

不论是不是那样,既然想到了这里,他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路有两条,一则是按事先想好的,靠着德国佬的余威,慢慢发展势力。但那样也不保险,发展的也太慢,有些对不起观众。

二则,拼一把。化被动为主动,趁着王家老太爷八十寿辰,一窝端掉四大家族。当然,那样也有不少风险。

可有句话说的好:风险与收获是成正比的。

得加快进程了,不然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四大家族必须得拿下,县城,也必须得拿下。

离七月二十二还有二十天,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