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星月漫未央
36119700000024

第24章 水接天 (11)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浑厚低沉的男子声音。

知香打开门,将二人送入月神堂,然后轻轻退出,将门合上。

此刻,月神堂内坐着四人,三男一女。

“伊姑娘休息得可好?”其中一人道。听声音,他正是方才回应知香的人。只见他身材高大,面庞红润,黑发黑须,双目炯炯有神。

“一夜无梦。”伊卿沅轻轻一福,回答道。

那人目光转向小粟,柔声道:“小粟,你呢?”

突然见到几个陌生人,小粟略略有些紧张,偎在母亲腿边,眨了眨眼,道:“我睡得可香了。”想了想,又道:“早上的豆浆也很香。”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道:“日后天天都有这样的豆浆喝,你说好不好?”

“当然好。”小粟见那人和蔼可亲,胆子稍大,又问道:“伯伯你是谁啊?”

那人道:“我叫王蝉,你便叫我王伯伯罢。”随后,他又向伊卿沅和小粟介绍了其余几人。如律引风所言,星月岛上共有五大执事,各司其职,王蝉乃是布德执事。那名女子约摸三四十岁,风韵犹在,名叫卓素涟,任明智执事;另有一名白衣男子年约五十,面容清瘦,名叫石见楚,任戒律执事;还有一人则是陪伴他们来到星月岛的闻信执事律引风。除了这四人外,尚有一位授业执事,名叫端木渊,此刻在未央宫中。

寒暄几句后,王蝉道:“引风已同伊姑娘讲过这星月岛的由来。按玄灵子前辈传下来的规矩,只有七岁以下的孤儿方可来星月岛,唯一例外是岛上弟子的亲眷。在伊姑娘之前,也有过两位姑娘来星月岛居住,伊姑娘不妨与她们亲近亲近。”

伊卿沅听闻岛上还有两名女子与她境遇相似,顿生亲切之感,当下点头答应。

“伊姑娘想必知晓,玄灵子前辈希冀后人能够参悟未央宫中的武学遗迹,是以不断在神州寻找弟子。而这些能上岛的孩子,身世都极为可怜,若果没有星月岛,没有玄灵子真人传下来的规矩,他们多半早已夭折。”王蝉缓缓道,“比如与你们同船而来的丁澈,他的父母都死在马贼手上,幸而遇上引风。再比如我,五岁时父亲死于仇杀,后随母亲隐居避仇,七岁之时母亲终于未能逃过仇人的追杀,而我幸为当时星月岛的布德执事苏洋先生所救。”提及起自己早年不幸遭遇,王蝉面容平静如水,仿若谈论之事全然于己无关。月神堂内其他几位执事亦是不动声色,显是早已见惯。

“可惜,蒙玄灵子前辈之恩,两百年来众多孤儿得星月岛之庇,至今却无人参透未央宫中留下的武学宝藏。我们所获,与玄灵子前辈等人相比,可说是进展甚微。”说到这里,王蝉轻轻叹了口气。“我们这些人,只好将希望不断寄托于下一代弟子身上。”

听到这里,伊卿沅心中也是感慨不已。最早来到星月岛的玄灵子等人已经是神州武林的顶尖人物,他们物色的弟子想必也是练武资质极佳之人,两百年来守着未央宫的武学遗迹,却无法在武学造诣上取得突破。这未央宫武学之艰深,可见一斑。

“情势若此,我们也曾怀疑这些武学宝藏是否人力能够习得。也许,未央宫根本是仙迹,宫中秘录是仙人修炼之法,凡人只能望洋兴叹。又或者,只有特别资质的人才能修炼,而这样的人,两百年中还未出现。”王蝉苦笑道:“但愿是后一种可能。”他顿了顿,又道:“为报玄灵子前辈等人的恩惠,这许多年来,所有星月岛的弟子都早早习武,但有所成,便开始参详未央宫武学。当然,人各有志,随着年纪渐长,有些弟子对武学失去兴趣,又或难再进步,他们也可选择专注于其他事情,甚至离开星月岛。无论怎样,十二岁之前,习武是每一个星月岛弟子的必修功课。五岁以上的弟子,皆须独居修行。”

王蝉说到这里,凝视着伊卿沅道:“伊姑娘,从今日起,小粟将和其他弟子一般,有他自己的小屋,遵循岛上的规矩,每日习文练武。”

伊卿沅原本出生于武林世家,自幼习武,深知武道艰难,须早筑根基。然而,思及月萧之死,她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小粟日后在武道有大作为。正所谓善骑者坠于马,一旦小粟成为顶尖高手,他难免会去追查其父的死因,继而重蹈覆辙。或许,小粟无灾无难,终老星月岛,才是最让伊卿沅心安的人生。此刻听罢王蝉之言,她低下了头,一时不知如何接口。

见伊卿沅良久不语,王蝉道:“伊姑娘,有句话叫善泅者溺于水,然而,于碧波之间,不善泅者又何能幸免?”

伊卿沅心中一动,抬头看着王蝉,知他已经洞悉自己心中所思。却听他又说道:“玄灵子真人能找到星月岛,其他人未必便不能。既是不知日后会否置于碧波之间,如何能不习泅水之道?”

此话一出,让伊卿沅心头一震,记起了在逾岚府遭遇的险境。小粟是月萧之子,他怎能终身仰人鼻息,由别人支配命运?念及此处,她终于缓缓道:“多谢王先生指点。日后便有劳几位先生教导小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