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于崇祯年间
3609700000030

第30章 叮嘱

当李宗亮走到距离李府大门有四五十米地方的时候,发现李府大门前的那条道理上,已经一字排开了三十多辆马车,每一辆马车上都载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并且,很多早起的家丁们的亲人们,也都站在道路的两旁,与即将出发的家丁们依依惜别。而他还未走出家门,就已经跟自己的哥哥嫂嫂辞别了。

看到此情此景,李宗亮刚平复了的心情,就有开始略有波动起来。每次面对离别的场景,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些往事来。例如天各一方的女友小玲,对于他来说,可以算作是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影响无法入眠的一个因素。同时,当他在脑海里浮现出其他女人身影的时候,事后都会感到对于小玲深深地愧疚。

在李府家丁食堂用过早餐后,李宗亮就跟着李府二管家李俊明,两个人肩并肩,再次赶到了李府的大门前。说是用了早餐,其实,李宗亮只是喝了几口米粥,面对着香喷喷的大肉包子,他今天早上却提不起胃口来。这要是放在以前,他要是没有再家中用过早餐,在李府吃的话,必能消灭掉三个大肉包子,而且还一个嗝都不带打的。今天,他之所以有些食之无味的感觉,是由于离别之情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的食欲。

不仅家丁们起的早,就连平时不日上三竿,绝不会起床的李员外,今个儿,也是起的很早。就连李安这个李府的大管家,也是紧跟着李员外的步伐。两个人用过早餐后,就一前一后地感到里李府大门前,去与运送粮食的家丁们话别。

整装待发的运送粮食的家丁们,看到大清早的,李府的老爷和大管家双双来送别他们,都激动地有些动容了。在他们固有的印象中,李大老爷都是一副十分严肃的样子示人,而现在确实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挨个儿跟他们握手致意,语重心长地叮嘱着他们在运送粮食途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他们感到十分的贴心。

就连平时在他们面前,颐指气使惯了的李安,此时此刻,也放下了大管家的架子来,微笑着跟他们拉着家常,并苦口婆心地叮嘱他们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此谦和的态度,他们还是头一次遇见,在感到有些受宠若惊的同时,他们也觉得心里面暖融融的。毕竟,出这趟远门,来来回回至少也要个把月,听到这些关怀的话儿,他们的心情也开始高涨起来,肩头上扛起了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各位前往京城运送粮食的家丁,李某代表李府上下以及李家庄全村的乡亲父老,在此为大家送行,预祝你们凯旋而归。”李宗亮站在李府大门前的台阶上,对着台阶下即将出发的运送粮食的队伍,满脸洋溢着笑意,掷地有声地说道。

“放心吧,李老爷,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重托,把粮食安安全全地运送到京城。您老人家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站在台阶下头排的李俊明,接着李宗训的话茬,左顾右盼了一下,刚才还紧绷的脸上,此刻挤出了几丝笑意,怂恿起台下的家丁们,大声地呼喊道:“兄弟们,大家说,我刚才说的对不对啊?咱们请老爷放心。”

“对,对,请老爷放心。”

“老爷,您就放宽了心,在家等待我们的好消息吧。”

“是啊,是啊,老爷,这事情包在我们身上,您老人家不用担心。”

…………

在李俊明的怂恿之下,台阶下的家丁们都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讨好的话儿。一看就知道,事先就根本没有彩排,家丁们都自顾自地说着话,一定也不整齐划一,一时间,让站在台阶上李安身侧的李宗亮,感觉台阶一下乱哄哄地一片。

“好了,好了,请大家安静一下。老爷还有话要对大家讲。”李安看到站在他身前的李宗训,朝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控制一下有些混乱的场面。于是,他就扯着大嗓门,对着台阶下的家丁们呼喊制止道。

别看李安一副皮包骨头的身躯,但是,一旦喊起话儿来,那还是真的是有那么很是亮堂的一嗓子。这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于枯瘦如柴的李安来说,他也是自小习武的汉子,只是身体有些单薄而已,只要气运丹田,说起话儿来,还是有些个老爷们儿的范儿来的。比如说这一次,他喊话的声音就相当的粗犷。

“大家这次前往京城运送粮食,一路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的。当大家遇到麻烦和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听从二管家李俊明的命令和安排,所有的事宜全权又他负责。”李宗训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扫视了一下台阶下站在马车前的家丁们,刚才还和蔼可请的脸色,一下子又增添了几分威严感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遵命。”台阶下的众家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心中暗自得意的李俊明的身上,这次倒像是事先跟商量好了似的,双手抱拳,很有默契的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极了。等大家从京城返回来,我给大家开庆功宴,好友,每个人再赏银一两。”李宗训听完家丁们整齐划一地回答,心情一片大好,便就随口说出了一个承诺。接着,他扫视了几眼,台阶下前来送行的村民们,旋即又抬头看了看,悬挂在天空东南方向的那轮东升的旭日,很是体贴地说道:“我再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大家再跟前来为你们送行的亲朋好友们,说会儿话吧。一刻钟之后,队伍就要出发。”

听到李宗训充满人文关怀的话儿后,台阶下的家丁们都欢呼雀跃起来,一个个都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奔向了前来为他们送行的亲朋好友们。

就在这个时候,李安陪同李宗训来到了李俊明的身边,给他嘱咐起了运送粮食的事宜。财大气粗的李宗训从衣袖里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给了李俊明,这些钱作为来回途中的花费开销之用。紧接着,他又从衣袖中掏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交代李俊明说,这两千两银子作为到京城之后,为接受粮食的御林军头领的打点之用。

而后,他们三人又攀谈起了其他的一些事情。邻近末了,李宗训附在李俊明的耳畔,语重心长地嘱咐他,在往返的途中,一定要照料好李宗亮,千万不要让他出了什么闪失,不然等他回来了,就要拿他试问。

听完李宗训叮嘱的这番悄悄话,李俊明起初先是一惊,觉得李宗亮不过是一个刚来到李府做工不到两个月的家丁而已,他的兄长虽然是县衙的捕快,即使稍微怠慢了他,也不至于会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待李宗训在李安的陪同下,复又返回了李府大门的台阶上后,被叫了一头雾水的李俊明还是没有明白过来,李宗训为何要对他说这番话。好在,他的脑子还算好事,暗自思忖了一番后,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茅塞顿开的李俊明,用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光洁的额头,这才想起来,前几天,李宗训已经人认下了李宗亮作为他的义子。在这个时候,作为义父的他,委托自己照料好自己的义子,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也算是人之常情。可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李宗训认谁为义子不好呢,为啥偏偏认刚开李府做工不到两个月的李宗亮当义子。就这一点来讲,实在是让他有些想不通。

站在李府大门前台阶上的李宗亮,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木头人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动弹一下身子。而他之所以站在李府大门前的台阶上,是因为听从了李安的安排。刚开始,他还有点儿极不情愿,李安好水歹说,李宗亮执拗不过,只好硬着头皮,跟李宗训和李安一起站到了台阶上。

本来今天是送别运送粮食家丁们的日子,作为李府的大少爷李承杰,是应该跟随他的爹爹李宗训一起前来的。可是,当他一听说在场的人,还有莫不奇妙地成为了他干弟弟的李宗亮也在场,原本兴高采烈的他,顿时就没有了半分的兴致来。虽然他在自己爹爹的苦口婆心地劝说之下,不再主动没事找李宗亮的茬儿。但是,要让他跟这个坏了他两次好事的家伙站在一起,他当然是宁死不屈的。

既然李府的大少爷没有前来为运送粮食的家丁们送行,那么,作为刚被李宗训认了义子的李宗亮,就只好充充门面了,代劳一下。即使李宗亮心里面也是极不情愿的,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要离开李家庄,不用再为成亲的事情而苦恼,那么,他也就只好顺水推舟,给帮了他不少忙的李安一个人情,听从他的安排便是。

就在李宗亮直愣愣地看着台阶下的人群,若有所思发呆的时候,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一不小心就瞥见了一个熟悉的倩影来,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他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