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于崇祯年间
3609700000025

第25章 认亲

现如今,李宗训又要面临一个颇为令他感到头疼不已的难题,那就是大管家李安向他反映说,刚来李府做工才一个多月的李宗亮,竟然向李安申请参加此次往京城运送粮食的行动,并且,情绪高涨,言辞急切,让李安感到不知可否,只是含糊其辞了一番,并没有直接答应李宗亮的这个请求。

李安把李宗训打发下去后,就赶紧心急火燎找到李宗训,如实向他反映了这件事情。对于本来就心存愧疚的李宗训来说,他感觉自己没有理由拒绝自己私生子的要求。但是,如果他开了这个口子,又怕其他被刷下来的嘉定们不服气。现如今这个问题,让他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一个麻烦刚解决掉,另一个麻烦就紧接着出现。

现如今,一边是自己私生子的恳求,另一边是自己的家丁们的目光。让李宗训的确颇感到为难。他转念一想:这个问题是李安提出来的,那么,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他自己来处理,而且,前提条件是,必须在答应了李宗亮的这个请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不要破坏了我刚定下来没多久的这个规矩。

“李管家呐,你刚才给我汇报的这件事情,老夫仔细琢磨了一下,唉,确实是有些棘手啊,老夫现在想听一听你的看法,你说说看,该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才算是妥当呢?”李宗训坐在书房里书案旁边的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睁着一双狡黠的眼睛,故作一副很是为难的样子,向李安征询意见道。

“老爷,您,您这不是难为我么?”李安一脸无辜地说道。

“李安呐,你是我请来的大管家,这府上里里外外的事情当然都需要你来进行处理。而且,这个事情是你向我汇报的,当然主意也要又你出。老夫就在这里等着,直到你想出来解决的办法为止。你什么时候想出来了,就什么时候让你出去。”李宗训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一副愁眉苦脸模样儿的李安,语气虽然稍微缓和了一下,但是却绵里藏针,不容置喙地说道。

看到李宗训坚持己见,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李安站在原地,只好开动脑筋,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想起了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办法来。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李安就是在那么一瞬间,突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办法,眉头一皱,计上心头,要是李宗训不在跟前的话,他就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想的这个绝好的办法欢呼雀跃起来。

在刚才过去的一柱香的时间里,李安暗自思忖:近些日子,老爷对李宗亮近如此的关怀备至,而李宗亮的年级跟大少爷相仿,不如,就让李宗训认他当义父,让他认李宗亮当义子。这样一来,李宗亮就是李府的小少爷,不再用受到做工时间的限制。

转念一想,李安有些担忧地道:可我的这个主意唯一的缺憾就是,极有可能会得罪大少爷。不过,现在我的处境是骑虎难下,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得罪了老爷才是。还是结了当下的燃眉之急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反正再着怎么的,李宗亮也只不过是老爷名义上的个义子而已,血永远都是浓于水的,相信机智聪明的大少爷,再过了一段时间后,应该会明白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老爷,小的刚才认真仔细的琢磨了一下,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只,只是,不知道,当,当讲不当讲?”李安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

“这个房间里,就你我二人,既然,你想出来了解决的办法,但说无妨。”李宗训纲词啊还微眯着眼睛假寐,听到李安说自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后,眼睛马上就亮堂了起来,故作心平气和地说道。

“小,小的以为,老。老爷您,自从让李宗亮这个年轻后生来到李府做工后,就一直叮嘱小的对他要有情必应。可,可见,老爷您对这个年轻后生可谓是关怀备至。既,既然,老爷如此的赏识他,倒,倒不如认他做儿子,老,老爷,您看这个办法可行否?”李安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磕磕绊绊地说道。

听完李安叙述完他的这个计策后,让安然坐在太师椅上的李宗训大吃一惊,惴惴不安地暗自纳罕道:李宗亮是我私生子的事情,在李家庄只有我跟李宗明两个人知道而已,这个李安是怎么知道的呢?我是不可能把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过,抖露出去的。李宗明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他十几年来,一直都对此事守口如瓶,那会是谁呢?刚才,李安居然吞吞吐吐地说,让我认下李宗亮做儿子,他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呢?我看我现在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好,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李安,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跟老夫解释清楚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要认这个无亲无故的李宗亮,做自己的儿子呢?”李宗训“腾”地一下,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脸色铁青,怒目圆睁,用手指着李安,故作气急败坏地质问道。

“老,老爷,您,您误会小的了。小的意思是,要您老人家屈尊,认他做一个名义上的义子,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受到做工时间短的限制,可以名正言顺地参加去往京城运送粮食的家丁队伍了么。”李安惊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地解释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恩,我看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还是蛮高的,你尽快通知李宗亮,把你刚才说的这番意思转告给他。如果他答应做我的义子,那么,他就可以参加去往京城运送粮食的家丁队伍,不,可以让他做执事。如果他不答应认我这个义父的话,那么,你就让他趁早打消那个念头。”李宗训听完李安的这番解释后,那一颗谁谁不安的心,才终于是安稳了下来,微微颔首,暗自禁不住都要为李安出的这个馊主意拍手称赞,但是碍于他这个大老爷的脸面,故作一本正经地叮嘱道。

李宗训之所以要为李安出的这个剑走偏锋的歪点子拍手称赞,是因为他认下李宗亮做义子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去看几眼李宗亮,不用每次都以检查粮食是否安然无恙为名,去粮食仓库那边,多几眼他自知亏欠太多的这个私生子。而且,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在李府上上下下,让李宗亮也感受到作为一个小主人应有的待遇。

从李宗训的书房里,战战兢兢地离开之后,李安不敢耽搁半点儿功夫,马不停蹄赶到了别院的粮食仓库,找到了等候他佳音的李宗亮。他把包括李牛儿在内的一干闲杂人等,统统支开了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后,才附在李宗亮的耳畔,把李宗训最后叮嘱他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地照本宣科了一遍。

听完了李安的这番话后,李宗亮被惊讶的瞠目结舌,就是打破脑袋,他也想象不出,平时根本就没有来往的李员外,会平白无故地认他这个家丁做义子。起初,他觉得这件事情太过于蹊跷,对此便还犹豫不决起来,不敢做出决定。李安给他一刻钟的时间,让他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再告诉李安最终的决定。

不过,一想到马上就可以逃离这个对他来说已经是“是非之地”的李家庄,李宗亮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心一横,牙一咬,虽然他心存疑窦,却还是答应了认李宗训为义父。他跟李宗训可都是“宗”子辈的认,却自降了辈分,要是让他的兄长李宗明知道了,这可又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