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网络征婚记:找个情人来骗我
360900000170

中医之道(下)

云长林放下筷子,坐直了身子,正儿八经地说:“关于中医,有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也就是现在大家普遍的看法,中医是一门儿医术;广义的,中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在有很多有识之士叹息说中医越来越衰败,根本原因就是中医的传承,忽略甚至放弃了它的文化内涵,只是传承了医术,但是一旦失去了文化内涵,这个‘术’也走了样,变得于不伦不类,甚至支离破碎!”云长林把目光投向了费晓阳,“晓阳,你在学校学中医专业,主攻那个科目?”

费晓阳答道:“泌尿科。”

云长林又问冯阳:“冯伯伯,中医有泌尿科吗?”

冯阳笑了:“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读泌尿科这个专业,我也感到好笑。我行医快四十年了,我也感到中医在走样,在衰败,但是我一直认为,是一些好的医术失传导致了现在的状况,我还从来没有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过,你继续说,这对我很重要。”

“好。”云长林继续说,“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相互对应,息息相关,这正是一种人体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有确立了这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中医作为一门医术中的精髓,来自如运用它,但是,晓阳,你相信这个世界可以用五行来归类吗?你相信五脏、五官、五窍、五志、五味、五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生克吗?你不相信!因为五行学说是被现代文化否定了的!……我们常说对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就对中医而言,现代人真正做的是否定了它的精髓,中医现在就像一具无魂的躯壳,他怎么能不衰败!”

冯阳正要开口继续问下去,费斯南抢先说话了:“看来我让晓阳选修中医是一个错误。现在西医在发展,成果接踵而至,中医的衰退也是事实。我们为什么不把西医文化发扬光大,偏要抱残守缺,苦苦地坚持中医这个无魂的躯壳呢?”

“斯婻阿姨怎么这样说呢?”冯丽娟有些激动,“照你这么说,我和爸爸都是在抱残守缺?我们……”

“停!停停!”云长林打断了冯丽娟,“让我说好吗?”

冯丽娟白了云长林一眼,顿了顿说:“好,你说。”

“斯婻阿姨是西医吧?您抛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您刚才说西医文化,这个词不准确,西医不是一种文化,只是一种医术。也就是说,西医承担不起文化这个词的内涵。”

费晓阳又开口了:“照你这么说,西医也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了?那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势而发展壮大呢?”

云长林笑了,他说:“西医有魂。它的魂就是现在所谓的科学精神,但是,科学是具体的,是器,是形而下。斯婻阿姨应该知道,西医的基础,来自解剖学,西医对人体生命的了解,比如人体的器官,乃至于细胞和病毒、DNA等等,都是通过解剖得来的——化验也是解剖,对吧?包括心理学,应该也算西医的一个分支,也是解剖人的意识。但是,只要有一天这个解剖没有穷尽,西医就没有真正的结论,但是解剖到最后呢?人体原来和物质一样,不过就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堆积,那么生命呢?西医给不出人们生命本质的回答。”

费晓阳又问:“那中医呢?中医可以回答生命本质的问题?”

“最起码,中医触到了生命的核心,比如中医说的气、气脉,如果你真的理解了气,你就理解了生命。气是无形的,是形而上,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医是文化,是道。”

费晓阳摇摇头:“太高深了!听不懂。”

“是,气这个东西,知道它的人可以感觉它,甚至能用肉眼看得到它,但是对于不知道它的人,怎么解释都是徒劳的。就拿中医四珍来说吧,望闻问切,这个‘望’就是望气。中医认为,望闻问切,神圣工巧——能望者是为神,就是神医。把脉只是巧,如果望闻问都不会,神圣工都不达,只会切脉,这个脉也切不准,这样的人就是庸医,我们的中医,很大程度上就是毁在这些庸医手里。你说呢,冯伯伯?”

冯阳点头说:“是呀!所以自古以来,杏林之中有很多佛道高人,在当时成为名震一方的神医,正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冯丽娟疑惑道:“你说望闻问切,望就是望气,但是我看不到气,可有时候也能通过观望判断病人的疾病,望,真像你说的那么神?”

云长林笑道:“无形的东西透过有形的表现出来。实际上你望的就是气,比如气色,比如精神状态,你有这个能力,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没有把它理论化而已。我们过去家里有了病人往往要把医生请到家里,叫做请先生,先生不光要对病人望闻问切,还要对他家庭环境进行诊断,是不是和气,有没有不和之气,往往就能找到病根所在。中医讲人天相应,他的环境就是他主要的世界、他的天……”

“嘿嘿!”冯丽娟笑道,“看来俺也算神医了?哈哈!”

云长林说:“最起码不是庸医,不过,真正称得上神医的,我想应该是祖爷爷冯一方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