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艮岳遗恨
35885100000245

第245章 误食毒菇

灰蒙蒙的暮色宛若一只铺天盖地的大网,渐渐地将谷幽涧深、林木茂密的会宁古道给严严实实地笼罩下来,把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的了。宿鸟开始展开翅膀,“唧唧喳喳”地叫着回归自家的林间香巢。偶尔的几声鹿鸣猿啼,也是在向同伴召唤着天色向晚、速速归来的信号。然而,在这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分,丁信和月姑还在坚持着行走在昏昏暗暗的会宁古道上。可以看出,他们都面容枯槁,憔悴不堪,一脸的疲惫,满嘴的燎泡,人也消瘦了许多。

大概是急急地赶路又让他们饥渴难耐了,他们一边走着,一边左顾右盼地观察着古道边可有积水。可迷迷茫茫的山林间,望见的只有密密麻麻的树干和层层叠叠的灌木丛,根本没有什么积水的小潭!

二人望了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茫茫古道,只好咽了一口粘粘的唾沫,继续坚持着往前走。就这样他们又走下了一段斜坡,忽然听到一阵“哗哗啦啦”的流水声。这一下真是让他们欣喜若狂了。他们循着流水声一路顺着山势找下去,果然发现了一溪流水!

喜出望外的月姑和丁信慌忙踉踉跄跄地跑过去,俯下身子,犹如焦渴难耐的水牛一般,贪婪地、“咕咕咚咚”地喝起水来。

月姑喝过水后抬起头来,不无感叹地说:“唉,自从水葫芦烂掉,是把咱们渴坏了哇!嗬,这平平常常的小溪流水,喝着真是堪比甘露啊!”

“就是!人渴得嗓子冒烟了,能喝上一气儿清清凉凉的溪水,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啊!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好歹这一化雪,小溪里有水了啊!”丁信点着头说。

可他们刚刚解决了焦渴的问题,那饥肠辘辘的肚子又叫唤起来。丁信又下意识地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馍囊,连连摇头说:“唉,这真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啊!以前咱们天天有大饼吃着,也不觉得大饼怎么地重要,现在一没有了大饼,方才知道食物这一项呀,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啊!”

“就是!这人活在世上,吃饭的确是头等大事啊!这肚子里一没有了食物,光头晕眼花的,心慌意乱的,没办法走路了哇!”月姑亦感慨万分地说。

于是,他们又借助昏黄的光线,四处环顾着,仔细地寻找着可以充饥的东西。他们就这样满林子里的找着、找着,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他们发现了几只新长出来的鲜艳蘑菇。

他们慌忙跌跌撞撞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採下来,到溪水边洗了洗,月姑就饥不择食地吃起来。

可当丁信也洗干净了几枚蘑菇正准备吃时,忽然发现月姑嘴角吐沫,精神恍惚,一下子摇摇晃晃地险些摔倒。丁信见状大惊,慌忙一把抱住了险些跌倒的月姑,大叫道:“月姑,你、你这是怎么了呀?你这是怎么了呀?啊,莫非这蘑菇有毒吗!”

月姑指了指自己的嘴,丁信会意,慌忙用手指去压月姑的舌根,促使其呕吐。

果然,月姑“哇”地一声吐了一口。

丁信又故伎重演,月姑就“哇哇”地呕吐了很多。

丁信又从小溪里捧过来一捧清水,让月姑漱口。月姑漱过后,果然精神好了许多。

丁信看了看暮野四合的密林,急急地催促道:“哎呀,你看,天快黑了,咱们得赶快找个人家投宿,正式地吃饱肚子,不然这样饥不择食地乱吃东西,弄不巧就送命了哇!”

“好吧!”月姑点头说着,就站起来欲走,可刚刚站起来,就像喝醉了酒一般,摇摇晃晃地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丁信手疾眼快地抱住了她,又顺势一扭身把她背了起来。

在丁信背上的月姑拍打着丁信的肩膀叫道:“快放下我吧,你的腿不好,怎么背人呀!”

可丁信不听,调笑着说:“人家猪八戒还知道背媳妇呢!碰上你这样貌若天仙的美女,我能不好好地表现表现吗!”这么说着,便兴冲冲地背着妻子月姑,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去。

背着月姑的丁信一边顺着古道往前走着,一边环顾周围可有住户人家,可找来寻去,还是没有发现住户的房子。

丁信本来想让背上的月姑也帮忙四处眺望着寻找住户,可突然发觉月姑有好大一会儿都没有吭声了。丁信立马预感到不妙,慌忙慢慢地把月姑从自己的背上放了下来。

啊,原来月姑已经昏迷!于是,紧皱双眉的丁信不敢怠慢,立马又把月姑背了起来,便心急火燎地继续顺着漆黑的古道一瘸一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去。他是想尽快地找到一户人家,打探抢救这误食毒菇病人的方法,把爱妻赶快地救过来啊!不然,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爱妻会不会就这样默不作声地离开了自己啊!

夜色宛若一桶倾天而倒的墨汁,把山坡密林都一股脑儿地染成黑乎乎的、浓稠稠的浆糊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宿鸟啼鸣,还证明依然有人行走在会宁山林的古道上。就这样,丁信背着昏迷不醒的月姑急急地、一瘸一拐地、跌跌撞撞地往前摸索着、摸索着,走了好久好久,终于发现前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

密林掩映的两间木屋里,一盏松油灯散发出昏黄的亮光。简朴的家庭陈设,显示出一派温馨祥和的氛围。一对老夫妻坐在炕沿边上,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儿。

老汉一边吧嗒着旱烟袋,一边幽幽地说:“唉,咱们在这深山老林里过了大半辈子了,虽然算不上享福,但凭着捡个蘑菇、木耳,採点儿药材,打个松子什么的,小日子也算过得平平安安的!”

老太太说:“嗯,常言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想起来咱们这一辈子过得也算平平和和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的啊!”

“嗨,人常说,‘命里无子莫强求’,大概咱们就是这个命呗!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世事洞达的老汉从容淡定、心平气和地说。

可老太太却没有这么大度坦然了。她看了一眼老汉,似乎略有抱怨地说:“你呀,这一辈子总是这样听天由命的,不管什么事情总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努力争取,倘若咱们年轻的时候,你积极地操办着去山外瞧瞧医生,我不信就不能生个一男半女的!”

“看看,看看!说着说着你又旧事重提了吧!你也想想,为了这件事儿,咱们隔三差五地就拌嘴吵架,嘴上都快磨出茧子来了啊!”老汉气呼呼地说。

老太太一看老汉又为了自己的唠叨而发火了,就撅着嘴低声发起牢骚来:“唉,一提这事儿你就发火,你也不想想,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传宗接代吗?可咱们偏偏在这个事情上出了问题,这、这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吗?这这能怪我穷嘟囔吗?”

“唉,好了好了,一提起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你就算打开了话匣子,说个没完没了的哇!”老汉瞪了老伴儿一眼,一脸无奈地说。

正在老两口儿吵架拌嘴之际,门外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老汉问:“谁呀?半夜三更的还敲门!”

门外传来丁信的声音:“大伯,俺们是过路的,天黑了没地方住,想在您老家里投宿一晚啊!嗯,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收留我们一晚上好吗?”

“啊,想投宿?唉,出门不容易,就怕这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哇!那好那好,俺给你开门!”好心的老汉这么说着,就慌慌张张地下了炕,走至门边,把门打开。

背着月姑的丁信走了进来。老汉慌忙给帮忙把月姑放在炕上。

老太太发现月姑昏迷不醒,连忙着急地问:“啊,这闺女她是怎么了哇?”

“她刚才误食了毒蘑菇!”丁信实言相告。

老夫妻闻言立马大惊失色了,着急地问:“啊,可吐了出来?”

“当时就吐了出来!”丁信说。

惊魂初定的老汉点了点头:“嗯,还好还好,这样起码能保住了一条命了!”

“就这样恐怕也得昏昏迷迷一百天呀!”老太太紧接着说。

“啊!”丁信闻言一下子惊得吐了舌头,连连追问:“怎么,这毒蘑菇这么厉害吗?”

“是呀!多亏及时地吐了出来,不然准没命哇!唉,能昏迷百日而保住一条命,这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啊!”老汉神情凝重地说。

丁信闻言焦躁起来,急急地嚷道:“可、可我们真的还有十分重要的急事儿要去做呀!”

老汉望了望一脸焦灼的丁信,好言劝慰道:“年轻人稍安勿躁嘛,想开点儿,再急的事儿也没人命当紧呀!”

老太太亦情真意切地规劝道:“再说了,她这样昏迷不醒的,你们也无法赶路呀!何况再一颠沛流离的,没准儿毒性复发,那她就没命了哇!”

看着丁信依然犹豫不决的样子,好心的老汉又表态说:“呃,后生,你们就安心地在我这里住上一百天吧,没好的吃,粗茶淡饭的,但起码饿不着啊!”

丁信又看了看依然昏迷不醒、宛若死人一般的月姑,终于无奈地点了点头,喃喃道:“那好吧!那就太谢谢您老人家了!”

“呃,谢什么,谁没个三灾两难的啊!唉,在这深山老林里,你们一无亲二无故的,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理当鼎力相助啊!”老汉大大咧咧地说。

老太太催促道:“那你们就洗洗脸吧!我给你们做饭去!”这么说着,就颤颤巍巍地向炕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