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82

第82章 和平期间世界的科技进步

由于三国的出现带来的刺激,本位面中欧洲的科技进步比原位面中进步了十年至十五年左右。各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均比历史同期提前出现。

黄帝纪年4588年(公元1891年)4月,由于八年前华夏轰炸幸存者的回忆的启发,白人的第一架有人操控的飞机由美国的拉尔夫兄弟制造出来,比历史上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提前了12年。与莱特兄弟维修自行车的职业不同,拉尔夫兄弟是富商子弟,酷爱机械和飞行,在浓厚的兴趣的指引下,凭借富裕的家境,兄弟三人终于在欧洲文明国家中,第一个造出飞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黄帝纪年4591年(公元1894年)3月,借助十几年前得到的技术,英国比原位面提前十二年,建造了一艘国产化率100%的新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满排22500吨,标排19200吨,装载5座双联305mm45倍径火炮。航速22节,全燃重油锅炉,各项指标更胜从华夏购进的战列舰。

在英国人的刺激下,德国人在第三年,法国人在第四年,俄罗斯人与奥匈、意大利人分别在第五年推出了自己的全重火炮、全燃重油战列舰,技术水平与英国人的相仿,欧洲全面进入新型战列舰时代。但英国人的先发优势还是很大,在技术成熟程度、建造数量、建造时间上继续领先欧洲各国,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及法国皇帝拿破仑四世焦急异常(威廉有与其外祖母争雄欧洲的雄心,拿破仑四世需要抗衡德国,也与英国存在芥蒂,但两国对抗德国的愿望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很快就有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时隔二十几年后,华夏诸国又一次在新世纪初第一年2月有意出售在役战列舰。

华夏诸国此次打算出售的是十几年前建造的第二代全重火炮、全燃重油战列舰,舰龄在10-14年中间,代表型号是唐国于黄帝纪年4582年(公元1885年)服役的齐国级战列舰,满排31500吨,标排26000吨,主炮为3座3联装360mm/42倍径火炮,航速25节,续航能力7200海里/10节,宋明鲁兰秦郑六国引进后,大量建造,卫韩梁三国也分别从唐国、明国、宋国引进,总共服役31艘,这次预计出售15艘,将是唐国5艘,明国4艘,宋国2艘,兰芳、鲁、秦、郑四国各1艘。

华夏诸国打算在新世纪初出售在役战列舰的打算急坏了英国人,因为根据批露出来的数据,各方面指标完胜英国自建的战列舰,但现在英国人还有自己的烦心事,那就是与布尔人的战争刚刚开始,并且开局不利,实在是没有精力、财力来进一步购买华夏的战列舰。于是英国驻唐宋明三国大使紧急求见所在国礼部尚书及兵部尚书,恳请三国稍晚出售,三国表示财政紧张,是不得不出售,但鉴于华夏与英国由来已久的良好关系,可以推迟到次年年底,到时将不再延期,英国大使千恩万谢,表示英国绝不会忘记华夏的深情厚谊。

原本计划在进入新世纪就能拥有超过英国的超级战列舰,但现在被英国人搅了局,这些国家非常不爽(即使是有意结盟的法俄两国也是如此,更不要说德奥两国了)。但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英国人在南部非洲有了大麻烦,与布尔人的战争非常不顺,这些国家一面幸灾乐祸,一面兴致勃勃地给双方鼓劲加油,反正英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精力在欧洲搞风搞雨。

在世纪末,华夏国家的发展已经超过原位面四十年代的欧洲和美国。在航空工业方面,基本已经发展到活塞式发动机的巅峰。在太子李令哲的指导下,明国中原飞机制造公司于黄帝纪年4593年(公元1896年)6月推出的“空中马车6型”,最大起飞重量16吨,成员组3人,载客32人,时速380km/h,航程2000km。

这型飞机一推出,就得到了华夏各国的一致欢迎,纷纷被引进后大量生产,也带来了飞艇客运的迅速衰落。

鲁国曲阜飞机制造公司于黄帝纪年4592年(公元1895年)6月推出的大型轰炸机“海鹰8型”,达到了活塞式轰炸机的又一个高峰,该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26吨,最大速度520km/h,最大载弹量8吨,最大航程3100km,并且下一代航程更远、载弹更多的远程轰炸机正在发展之中。

唐国咸阳飞机制造公司同年9月推出的远程单发战斗机“海东青4型”也攀上了活塞式飞机速度的高峰。该机最大飞行高度13000m,最大起飞重量5.5吨,最大速度720km/h,最大航程2500km。

鉴于欧洲及北美白人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华夏诸国一致决定,将在新世纪初向他们推出华夏诸国早就退役的海东青1型战斗机,从而大大提高整个世界的航空工业水平(明国太子李令哲语)。

在宋国太子林毅夫的指导下,宋国皇家制药公司于黄帝纪年4591年(公元1894年)10月推出抗感染神药—磺胺,被命名为神农1型甲(磺胺吡啶),次年推出神农2型乙(磺胺噻唑),同年推出神农2型丙(磺胺嘧啶)……。这种类型的药物对于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有特效,一经推出,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到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推出十几种发展型号,这样,医生就可以在一个“人丁兴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选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的药了。

神农1型的推出给中医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华夏诸国一直坚持华夏的现代医学是基于古老的中医发展而来,这种药物也被包装为从华夏中医古方得来,并参杂了多种无害的中医药成分),但其高昂且又区别对待的售价也令欧洲白人诟病(在欧洲白人地区的售价是在华夏诸国的十倍以上)。区别对待的结果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走私横行,另一个是加速了白人小国靠向华夏的脚步(在满清及华夏藩属国,是由华夏诸国成立的医院控制,不虞保密问题)。黄帝纪年4594年(公元1897年),西俄、以色列、哲国获得与华夏藩属国同样待遇,虽然不是自己的医生用药,但也使自己的国民用上了与华夏国民同样价位的神药(欧洲白人语)。次年,新欧罗巴的瑞典领地、瑞士领地、葡萄牙领地、比利时领地享用了同样的待遇。截止到世纪末,新欧罗巴除了丹麦、荷兰、波兰、塞尔维亚之外,其他国家也都获得了同样待遇。

19世纪的最后几年,宋国、明国、唐国、鲁国、秦国、郑国、兰芳共和国相继推出巨型邮轮,满排均在6万吨以上。尤其以宋国龙达航运公司于黄帝纪年4595年(公元1898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的“海上仙山号”邮轮被誉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奇迹,该船也是一艘现代化的邮船,但是她的内部装修不象欧洲邮轮那样采用那么多现代派手法。传统的华夏传统装潢使得她无论从外表上还是从内部看上去都显得豪华、舒适。最高航速31.7节,满排81500吨,客房可以安置2150名乘客。一时间,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富商名流趋之若鹭,要来体验19世纪最高端的工业成果。

量子力学的建立是最近十几年来的最大成就,自黄帝纪年4682年(公元1885年)以来,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微观系统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量子力学是在此后由华夏物理学家钱枫(唐国)、李希存(明国)、刘科通(宋国)、王一波(兰芳)、赵熙让(鲁国)、周天希(秦国)、金可欣(女性,郑国)、王琳(女性,卫国)、洪雅安(梁国)、沈言(韩国)、康辉(越国)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变。通过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直接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且后来也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证明。

19世纪的最后一年,已在唐国陆军服役的唐国太子傅祥胤发表了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同年9月的唐国科学院《自然》上发表。这篇论文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它包含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这篇文章是傅祥胤自大学以来多年来思考以太与电动力学问题的结果,他从同时的相对性这一点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理论,并在新的时空理论基础上给动体的电动力学以完整的形式,以太不再是必要的,以太漂流是不存在的。次年即新世纪第一年,傅祥胤撰写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长篇文章《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第一次提到了等效原理,此后,傅祥胤关于等效原理的思想又不断发展。他以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的自然规律作为等效原理的根据,提出在无限小的体积中均匀的引力场完全可以代替加速运动的参照系。傅祥胤并且提出了封闭箱的说法:在一封闭箱中的观察者,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无法确定他究竟是静止于一个引力场中,还是处在没有引力场却在作加速运动的空间中,这是解释等效原理最常用的说法,而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是等效原理一个自然的推论。

黄帝纪年4600年(公元1903)11月,傅祥胤先后向唐国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在这四篇论文中,他提出了新的看法,证明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并给出了正确的引力场方程。至此,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广义相对论诞生。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