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08

第8章 三国联盟续

对日:

1、日本民族特异,在地球各个民族中鲜有类似者,其寡廉鲜耻,内和外忍(残忍),服从绝对强者。(但根据三国陛下身边备询的高级生化人顾问所言,在人种更新之前,他们的服从意义不大,因为潜藏在民族内心的野心不易清除)

2、对日本的对清野心,必须彻底遏制;其对三国的交往,因其为华夏文化圈国家,必须去帝号才能正式交往。三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文化母国、精英人士的同族,必须让其认识到这一点。

3、即使暂时不去帝号,也必须与其交往。从武力上让其畏惧,从科技上让其仰望,从文化上让其亲近,从政治上让其羡慕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交往原则。

对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亚,必要时通过贸易、武力,建立起交往渠道,因这些地区基本上是欧美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与欧美的冲突集中在这些区域。今后宋国的目标区域为东非、南非,明国的区域为加拿大、阿拉斯加,唐国的目标区域为秘鲁为中心的南美西岸。唐明两国下一步最近目标巴拿马地峡地区,这个是必争目标,争取在1870年之前控制这里,1885年之前运河通航。至于中太平洋和澳洲,在夺取后作为三国之后诸王的实封之国,当然这是远期目标。

由于现今类似与战国期间的大争之世,三国作为同族之国,必须守望相助,外交立场高度一致,内政自理。除主动外交三国一致行动外,对于上门的对外交往,任何一国必须居于三国的立场上对外行动(当然任何决议需经三国陛下批准后实施)。

其上当然只是框架性内容,为了实施,三国签订了数十个协议,从外交、军备协同、内政、文化、统一度量衡等等包罗万象,以至于最后参加协议内容起草和形成纸质文本的三国人员达到了空前的3000多人,待三国陛下用玺批准时,已经是1865年9月份了。

对于三国的协议,后人的评价大相径庭,华夏种族后人认为是华夏取得地球主导权的开始,是世界走向文明的重要节点,认为将世界文明发展史至少加速了100-200年。相反的是百年后(其时欧美各国仍是独立存在,但是疆域、影响均大大缩水,在之后由于地球统一在华夏文明之下,没有了杂音)欧美的历史学者认为那是地狱的会谈,三国协议是撒旦的协议。

“一百多年前的唐宋明三国的一系列协议,彻底使白种人失去了未来。虽然直到一战时,白种人好像仍然是世界的主宰,但我们从1865-1915年共50年的世界发展史来看,1865年三国的技术水平已经领先,那时他们并没有争夺霸权,而是向欧美示弱,建立外交,实行通商,到1915年时,三国的总人口与欧美相当,科技领先水平拉大到三十年以上,且有一个人口与三国相当的华夏母国加入进来。一战时他们的和平呼吁仅仅是缓兵之计,最后三国在欧洲精疲力竭之时以和平的名义威胁欧洲和平,也为二十年后的第二次战争埋下了伏笔。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已经不能算世界性的战争了,他们(指四国)最后阶段的加入,灭亡了欧美文明,埋葬了白种人的未来。………”

《失去的世界帝国》1982年出版(英)约翰.希尔顿

“如果120年前的欧洲国家没有这么短视,在拿破仑的远征舰队和远征陆军被俘虏后继续组织联军有可能覆灭宋国,就会给唐明两国带来震慑,使三国纳入我们的势力范围。但欧洲人可耻的妥协了,当时贪婪、无耻的英国人为了三国精美的商品和贸易带来的利益,选择了调停而不是为白种人而战,使白种人彻底失去了遏制华夏种族的机会,给了他们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并一步步占据优势,成为主导力量。………”

《白种人的悲哀》1985年出版(法国)亚历山大.奥朗德

………

针对欧美媒体、历史学家们的所谓反思,华夏媒体纷纷撰文,对此进行反击,宋帝国《汴梁时报》于1986年3月9日发表历史学教授刘利平的署名文章《历史不能假设》,以翔实的数据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的欧美媒体、历史学家们的所谓反思,是骨子里白人至上的彻底歇斯底里,而没有理性的思考。华夏民族三国在1862年底互相发现对方建立起联系之后,通过对欧美的接触,已经知道三国的科技水平远超他们口中的世界中心—欧洲,社会发展水平领先他们30-40年,军事力量也是大大领先。从当时最小的宋国来讲,钢产量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从现在解密的兵部资料得知,当时我们的主力战列舰青州级满载排水量15000吨,煤油混烧锅炉,最高速度20.5节,巡航速度15节,续航能力5500海里/12节,主炮3座双联305/35(倍径),在射击指挥仪控制下,射程18km。装甲巡洋舰扶风级,满载排水量9400吨,煤油混烧锅炉,最高速度22.5节,巡航速度15节,续航能力6500海里/10节,主炮3座双联255/40(倍径),在射击指挥仪控制下,射程14.5km。这两级主力战舰我们当时共有6艘和12艘。另外蓝田级巡洋舰(满载5500吨,4*205火炮,24节)18艘、番禺级驱逐舰(满载2600吨,4*130火炮,25节)24艘,且唐明两国均拥有数倍于我国的力量,当时三国正在会谈,但当时两国陛下一日数电,询问战况,不弱于我国海军全部力量的两只援军在未到我国海域战争就结束了,根本没有参战的机会。反观此时的法国海军,有什么呢?还带有风帆的阿尔贝尔级、光荣级,具体数据我就不再说了,根本就是落后我们一到两代,并且还带着一个师的陆军,他们来干什么?旅游?当然不是,是来占领、殖民和屠杀,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这个力量,被我们仁慈的俘虏了,没有了解就喊打喊杀,这是因为三国出现前欧美凭借天生的贪婪和野蛮到处横冲直闯,那是没有遇到真正的文明,他们藐视任何外族。我们母国其时被野蛮人统治,文明停滞不前,竟被这些殖民者讥笑为野蛮、落后,肆意欺凌。但是我华夏是文明种族,对外总是秉持高贵的仁慈,从没有凭借自己的先进和强大主动灭绝落后文明,现在欧美的继续存在难道还不能证明我族的文明、高贵、仁慈吗?这些殖民者的后代应该真正反思,你们永远不是所谓的天选种族,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我们华夏永远比你们走的快、走得远,如果你们是天选种族,我们是什么?是你们口中的神吗?”

此文一出,欧美媒体、历史学家们顿时失声。

1865年8月20日,宋国西部海域明霞岛。法国海军远征舰队终于姗姗来迟。舰队中编有阿尔贝尔级、光荣级战列舰(又称装甲舰),分别为3艘和5艘,另有小型风帆巡洋舰10艘,补给舰5艘,运兵船40艘(装载陆军13000人),全部舰队人员33000余人,是拿破仑征战埃及以后法兰西最大规模的远征。本来依据拿破仑三世御前会议的基调,是一个小规模的惩罚行动,但在英国的怂恿和来到欧洲的零星日用品(高档茶叶、丝绸、棉布、成衣、生丝、高档红酒等高价值高利润产品)的诱惑下,不断加码,目的从惩罚变成了占领和掠夺。

出于对有色人种的轻视,法国海军远征舰队司令格里思曼海军中将、副司令兼陆军远征军司令弗朗西斯.加尼尔陆军少将并未按照“文明国际”的方式宣战,而是直接进行了炮击。计划在岸上抵抗被消灭后,由陆军登陆占领,然后在岛上选择向导,进攻岛上“土著人”口中的主岛。但是如同后世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讲的那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击沉絮伦号并俘虏法国海军官兵之后,通过审问,宋国彻底了解了现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现有实力才放下心来,将以往封存的舰载火炮(主要在社会建设模块中形成,且技术水平均优于现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海军)全部紧急送往沿海西部西北部岛屿,以有人居住的海岛为主,射程均在5-7km左右,足以对抗远道而来的法兰西海军。并且扶风级、蓝田级抽出10艘、12艘,配上18艘番禺级驱逐舰组成两个编队,巡航在西部大岛玉门岛与明霞岛之间海域,另有青州级战列舰荆州号、豫州号在蓝田级四艘在主岛和玉门岛之间巡航,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