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39

第39章 明俄谈判续

“什么,要求伟大的俄罗斯放弃整个西伯利亚、中亚地区,这绝对不可能,俄罗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谈判会议室里想起巴布科夫的咆哮声,拉伦登伯爵也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东方人也学会欧洲人的得理不饶人了(其实欧洲的价值观就是胜者通吃,才是真正的得理不饶人),怎么不见他们传说中的温良谦恭让了,这些人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后人,怎么在这些人身上一点也看不到他们的传统美德。

“特使先生,我们要承认现实。无论从法理上,还是力量上,我们三国都有提出这个要求的资格。”不顾巴布科夫要吃人的眼神,秦真水好整以暇的说道。提到法理,拉伦登伯爵、巴布科夫登时像吃了一个苍蝇那样难受,但又提不出反驳的理由。欧洲虽然讲的是胜者通吃,但在这之前,还讲究一个程序正义,无论如何,即使打了胜仗,落实战果的时候,也得找一个法理依据,证明自己的所得是正确的,合乎法理的。虽然有没事找事之嫌,但他们就讲究这个。欧洲中世纪的众多继承人战争就缘于此,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英国王储称威尔士亲王也缘于此,所以秦真水强调的法理、力量正是打在了欧洲人的死穴上(其实此时的欧洲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欧洲的外交准则、传统规矩全部适用于欧洲国家或欧洲移民为主的国家,如美国、美洲各国,对外不适用,这次三国与俄罗斯的谈判就是要打破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三国加上清国,也得进入这个圈子,如果不承认华夏国家的进入资格,订约、谈判就无从谈起,此前法兰西、秘鲁、哥伦比亚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

与拉伦登伯爵、巴布科夫不同,卡尔森听的非常解气(俄罗斯,你也有今日),这段时间他在明北京如鱼得水,非常畅快。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毕业生,他对于华夏历史上的各种文件(居然有保留千年以上的文件,此时的欧洲国家那时基本都不存在,真是奇迹)及由来如痴如醉,已经初步确定,他将在调停结束后,放弃公职报考北京大学的历史研究生,明内阁次辅、临沂伯冯九如已经答应只要他考试通过,可以亲自作为他的导师。并且冯九如建议他不必放弃公职,可向其外交部申请在驻明大使馆任职,明国承认在职求学的学历,让卡尔森大为感激。

初次参加对俄谈判的刘坤一也是百感交集,什么时候我华夏外交官员能把欧洲强国逼的如此无路可退,虽然未参加过对俄外交,但俄罗斯自康熙年间起,就不断蚕食大清土地,可以说英法两夷从大清得到的实利也是远小于俄罗斯。看到巴布科夫由于激动涨红的脸庞,刘坤一心里无比的痛快。

拉伦登伯爵、巴布科夫再难受,谈判也得继续,总不能让三国联军推进到乌拉尔山吧,要是他们到了乌拉尔山再不停步继续西进,据他们的依据,即使拿下莫斯科、圣彼得堡也是有法理依据的,真是见鬼,拉伦登伯爵心里暗骂。所以就只好拉偏架了,对着对面的华夏四国外交官道:“先生们,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尽快把事情解决。无论如何,战争必须要停止了,在这场不该发生的战争中,各国人民已经饱受苦难,是时候停止这场悲剧了。”

“伯爵阁下的意见我完全赞同,欧洲各国的外交也是阶段性的,没有人可以一次性把事情做完,现在华夏需要的是俄罗斯帝国拿出更具操作性、更具诚意的态度,我们才能达成一致。”秦真水回应道。

不得不说,作为大英帝国的外交官,拉伦登伯爵是绝对合格的,他敏锐的发觉了秦真水话中的几个关键词,阶段性外交意味着有可能不再要求俄罗斯全面退出西伯利亚、中亚,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俄罗斯帝国拿出更具操作性、更具诚意的态度意味着俄罗斯要在未被占领的地区做出让步,另外这次提到的华夏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华夏?侍郎阁下,难道不是明国与俄罗斯帝国谈判吗?”拉伦登问道。

“战争的起源在于俄罗斯无故侵略我国,但我等华夏一体,已在清国北京盟誓,四国将同进退。所以既然谈判,就要把该解决的问题一次解决,毕竟用战争解决问题是非常令人悲痛的。”秦真水与另外三国官员稍作交流后说道。

“难道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吗?先生们请明示。”拉伦登故作不解。

“敝国新疆,俄罗斯占据着我华夏故地数年之久,是该交回的时候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坤一说道。

“新疆?不行,那是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塔城条约》这些合法的条约确定的属于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主持签订过中俄条约的巴布科夫当时就急了,这是他当年的外交成果,如果再从他手里失去,回国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那是一个错误,将军,那些条约是非法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纠正他,难道不应该吗?三国的平叛军计划与清国新军继续西进,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的话。到时何时停止就不好说了。”秦真水威胁道(巴布科夫俄罗斯是陆军上将)。

听到要纠正错误,拉伦登也是心里打鼓,要说错误,大英帝国与清国签订的条约以三国的观点看来也是错误的,作为参加过三国与英国谈判的外交大臣,他很清楚当时谈判的艰难,看来需要俄罗斯不光要承认明国已占土地,还需在清国新疆退出一部分土地,但这样需要私下沟通,明显不可在这个场面上讨价还价,但外交不就是这么搞的嘛?想到这里,拉伦登建议暂时休会,待沟通后再行会谈,秦真水当然知道他的想法,与其他三国官员沟通后,也就同意了。

当晚,不辞辛苦的拉伦登伯爵拜访了明礼部尚书、衡阳伯程克同,询及三国及清国底线。程克同指出,俄罗斯必须认同明国对于远东地区的占领,必须从抢占清国的44万多km2土地上退军,至于其他西伯利亚、中亚华夏故土,这次谈判可不涉及。拉伦登伯爵认为需要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华夏诸国(这次他也知道华夏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国家了)不再对西伯利亚明国未占之地、以及中亚除清国故土之外的华夏故地不再有国土要求,程克同予以严词拒绝,表示这绝对不可能。在程克同提到给华夏递交过降书的匈奴、突厥先人对于欧洲土地的主权要求的问题时,拉伦登伯爵登时以身体问题为由落荒而逃,程克同很大度的表示容后再议,到时再说就是,又把拉伦登伯爵吓得差点跌了一跤。

拉伦登伯爵把与程克同是私下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回馈给了伊凡?费奥多罗维奇?巴布科夫,作为俄罗斯陆军上将,巴布科夫的第一个反应是拒绝;但作为一个外交官,他需要明确华夏各国真正的底线。在拉伦登提到这就是明国为首的华夏诸国的底线,仅仅同意在细节上沟通的时候,巴布科夫无言以对,只好以需要与国内沟通为由再议。

借助于三国刚刚建设完成的电报线路,巴布科夫也通过其他国家中转与国内进行了沟通,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心有不甘,但是形势比人强,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也就只能给巴布科夫下指令,退出清国土地,赶紧签订停战协议。至于赔款,坚决不予认可(实际上三国也未计划要多少赔款,只要土地满足了要求,赔款多少无关紧要)。

在巴布科夫与国内沟通完毕,再通过拉伦登伯爵与程克同数次会见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双方于黄帝纪年4564年,清同治6年,唐正丰17年,明裕德20年宋凤和16年(公元1867年)10月16日签订了《华俄新约》,主要内容如下:

1、明国占领的区域为明国领土(包括后世的美国阿拉斯加州、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萨哈林州、马加丹州、勘察加边疆区、楚科奇自治专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俄罗斯帝国今后不再对以上地区提出领土要求;

2、将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南大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归还清国,归还时间截止到黄帝纪年4565年,清同治7年,唐正丰18年,明裕德21年宋凤和17年(公元1868年)5月31日,逾期未归的军人、平民视为两国叛逆,以两国的法律条文处理;

3、俄罗斯帝国对于阿古柏的哲得汗尔国在清国新疆的分裂行为表示反对,支持华夏诸国对其清剿;

4、对于黄帝纪年4563年(公历1866年)4月以后到达三国的俄罗斯移民(其实就是三国军队捕捉的青壮)将在抵达三国十年之后,去留听任自便(实际意思是以10年的劳改期作为其非法入境的惩罚,10年后愿意回俄罗斯的俄罗斯予以接收,愿意留在三国的如三国愿意接收三国给予国民待遇);

5、本着友好原则,俄罗斯帝国与华夏四国不再相互赔付军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