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楼兰兴亡录
35521400000087

第87章

此后几月里,由于大量胡杨树枯死又加之秋季楼兰气候已经变得干燥少雨了,所以楼兰全国各地又发生了数起火灾,使胡杨树、旱柳等林木又减少了不少。对此,楼兰君臣也没有办法,只得将其归结于天灾。楼兰与鄯善在两国交界处屯兵无数,有零星的小打小闹,始终未发生大的战斗。原来,一是因为双方前几次的战争使双方更加谨慎小心,不做好万全准备时双方谁也不想发动战争;二是由于中原晋朝内外斗争日亦激烈,使得晋朝对鄯善的支持越来越弱,鄯善缺少晋朝的支持后不得不重新再做战前准备。此时的西域犹如雷雨之前的天空,“乌云压城城更低”,使人有窒息之感,同时也预示着更猛烈的“暴风雨”即将到来。

这年秋季,中原的蝗灾传染到了西域,使西域各国都轻重不程度的受灾。西域其它国家:鄯善、于阗、龟兹等国环境相对很好,树林茂密、野生动物品种繁多,使蝗灾伤害较轻。楼兰国由于森林被砍伐、野生动物被捕杀,使蝗虫的天敌:青蛙、蜥蜴、鸟类等大量减少,这样蝗灾在楼兰最为严重。为此,沈明空、高守财等大臣建议百姓将自家养的鸡、鸭等禽类放出去捕食蝗虫,还鼓励百姓捕杀蝗虫、多植物。最终在君臣、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使蝗灾减少到最轻。但是,此次蝗灾楼兰国受灾最重,庄稼损失严重,经济损失不少,同时楼兰国内许多百姓传言说:“今年先是胡杨树得了‘枯叶病’,又是火灾,现在更发生蝗灾,说明上天发怒了,要严惩世人”……各种谣言在楼兰国内传了开来。

这些谣言传到楼兰国王耳中,楼兰国王气听大骂:“刁民、刁民,真是胆大妄为!来人,传令下去,将所有造谣者收监候审,头目以重罪论处”。“是,陛下!”侍卫得令道。侍卫刚要下去传令,听到有人阻止道:“陛下,且慢”!沈明空刚进宫有事,听到楼兰国王的命令,赶紧出言阻止道:“陛下,微臣刚听到您的命令,微臣以为此事不妥。自古发生蝗灾、火灾等天灾,中原各朝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大不相同。秦始皇时面对谣言曾下令:‘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谣言诽谤者族诛?’秦始皇因为残暴对待百姓而导致民怨沸腾。汉文帝刘恒废除‘妖言诽谤罪’,在诏书中说:‘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汉文帝充分给予百姓言论自由。因此,汉文帝统治时被赞为‘文景之治’。天灾发生时,百姓由于愚昧恐慌而造谣,国家只要及时救灾,使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谣言不攻自破。中原有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说得很有理。请陛下三思”!楼兰国王听后左右摇摆。正在此时,高守财进宫求见,楼兰国王立即让高守财进宫。高守财施礼毕,听楼兰国王说了事情经过后,说:“陛下,微臣以为对于天灾后造谣者应严惩不怠,对于头目应斩首示众!这样才能震慑住造谣者。否则,造谣者以为国家软弱可欺,百姓见国家对谣言不管不问以为谣言是真实的就会信以为真。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百姓相信谣言,于社会稳定不好”。楼兰国王一听,犹豫不定,道:“你们两位爱卿说得都有理,让朕好好想想”。高守财一见此情景,又奏道:“陛下,最起码对于造谣头目应施以重罪,抓几个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请陛下圣裁”!楼兰国王听后,想了一会儿道:“高爱卿说得有理,沈爱卿说得也不错。因此,朕决定对于普通造谣、传谣者不管,但对于造谣头目施以重罪,抓几个斩首示众!以此震慑百姓。此事由高爱卿负责,沈爱卿负责救济灾民。好了,朕累了,下去吧”!沈明空还想再说,只得退去。沈明空、高守财回去后按楼兰国王命令执行。高守财抓人治罪,沈明空负责救济灾民。

深秋时节,满眼望去一片金黄,秋高气爽。这天,张成俭、庄梦蝶、忆安道姑、王兰花等人领着文古、文情两个小孩,骑着“赛赤兔”等汗血宝马在外面边散心边欣赏风景。众人一路行来,欣赏着秋景,心情也好了许多。张成俭一行人这天傍晚时分来到米兰城门口,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将忆安道姑的遮面黑纱给吹起来,露出了她的玉颜。忆安赶紧停下马,将黑纱遮好,继续前行。此时,许多路边的行人都被忆安的美貌惊呆了,许多人赞道:“好美呀,真是仙女下凡呀。”“真漂亮!貌比西子胜三分”……这人群中,有两名穿着楼兰服装的普通男子。一名男子见到忆安后,小声道:“她……她不是江玉烟小姐吗?江小姐不是几年前在昆仑山就坠崖身亡了吗,怎么还活在人世,难道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另一名男子听到同伴之言后,小声对其说:“真和江小姐一模一样,不管是江小姐还是另有其人,我们赶紧将此消息告诉江大人,到时会有重赏!你在此悄悄跟踪他们几人,不要打草惊蛇,小心被发现。我现在就去将此消息通知江大人,很快回来”。说完,此人悄悄离开人群,来到米兰城一个布匹商行,通过暗语后进到密室,然后用笔写了一密信,将此事说明。信写好后,此人将信封好,装进一个竹筒中,用蜡封好,然后对店铺负责人说:“你将此信秘密地交给江德发江大人,一定要亲手交给其本人,要快”!店铺负责人接过竹筒,说:“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大人请喝茶”。那名探子吃了一会儿茶,离开布行,与同伴汇合,继续监视张成俭一行人。布行负责人让一名伙计骑快马日夜不停将竹筒送到鄯善国,亲自交给江德发不提。张成俭一行人没有发现被人跟踪,进了米兰城找了一家客栈休息,然后第二天继续游玩。张成俭一行人游过粟石城、巴尔夏尔郡等地,半月后众人又回到昆仑山脚下。

张成俭一行人正骑马准备上山时,突然从后边一骑绝尘跑来几匹马,那几匹马很快来到张成俭一行人之前停下马。只见正中一名老者,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一对丹凤眼且两眼有神,立剑眉,身穿楼兰民族服装。张成俭一见此人,正是鄯善国吏部尚书江德发。江德发两旁站着几名手拿刀剑的护卫,个个精神饱满。张成俭一见江德发顿时一惊,心想:怎么回事?江德发怎么找来了,莫非他发现了玉烟没死,这怎么可能?难道我们这里有内奸,不可能。我们一定被人跟踪了,至于怎么发现玉烟就不得而知了。想不明白,张成俭静观其变。张成俭一行人注视着江德发。原来,鄯善国探子日夜兼程将竹筒送到江府并亲自交给江德发。江德发将竹筒打开,拿出密信,撕开一看,高兴极了,满脸堆笑。江德发看完信后,笑着对送信之人道:“来人,赏送信人白银百两,再赏两名密探每人白银三百两,让送信人给带回去”。江德发拿着信来到内宅,见到夫人,老远就高兴地说:“夫人,好消息,好消息!玉烟没死,现在在楼兰国”。江夫人一听,疑惑地问道:“老爷,你没事吧?怎么乱说。玉烟不是你亲眼见着跳下悬崖的吗?你怎么又说没死,还在楼兰国”?江德发将信交给夫人,道:“夫人,你看看信再说吧”!江夫人接过信一看,高兴地喜极而泣,连声念佛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祖显灵了,我一定给佛祖重塑金身。苍天有眼啊”!江玉龙也知道了消息,赶过来一看信,也高兴万分。江德发与夫人、儿子商议了下,最后由江德发带几名护卫去就可以了。江夫人本想去,但年龄老了,身体吃不消。江德发临走时,江夫人千叮咛万嘱咐道:“老爷,你一定要与女儿好好说,温言相劝,一定要把女儿劝回来,你千万不能与女儿急,给女儿发脾气,更不能打骂女儿。要不然,我跟你没完,我死给你看”!江德发一听,头如斗大,只得安慰道:“夫人放心,我一定按你说得办,将女儿劝回来”。江夫人听此言才笑逐颜开。江玉龙也说了几句。江德发自从那年逼死女儿从昆仑山回来后,既伤心又气愤。回到府里,不敢跟夫人、儿子说实话,只得骗夫人、儿子说女儿为了跟张成俭在一起,两人一起跳崖死亡了。江玉龙听后伤心不已,从此恨上他父亲且很少说话。江玉烟原来的丫鬟吴红玉也被江德发开除了,但江夫人给了她好多银子,足够其几辈子用。吴红玉回到家,后来嫁人了。江夫人听后,难过不已,整天以泪洗面。江德发只得劝解夫人,心里发愁,从此很少过问国家之事,只是国王召见时才进宫面圣,官职不变。江德发一听女儿没死当然高兴坏了,这样老伴就不用伤心了且儿子也不用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