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楼兰兴亡录
35521400000084

第84章

张成俭听到这一消息后,震惊不已,心想:如果宗教战争一旦开启,只怕会波及整个西域乃至中原,而且会使战争拖延数年不绝。宗教战争一旦开启,楼兰将会因此而混乱,鄯善也会乘机大举进攻,那样楼兰就有亡国之危矣!想到此处,张成俭找到墨者安裕荣商议了一下,安裕荣想了一会说:“本来我们墨家一般事不会管,但是此事会波及数国,会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因此,我们墨家本着‘非攻’的原则,也会劝阻此次宗教加入战争。至于俗世战争,我们不会管。我和张公子分头行动,先分别找一代名儒白山尽、黄海流与西域辩士杜柱华、胡锦弦四人帮忙劝说各方,或许会有效。可惜神僧佛图澄不在,不然会好办许多”。张成俭也叹气道:“安先生说得有理,可惜神僧佛图澄不在呀”!于是,张成俭和安裕荣及数名墨者分别先找白山尽、黄海流、杜柱华、胡锦弦四人请求帮忙劝说,这四人随后答充。于是,数名墨者和白、黄、杜、胡四人与张成俭、安裕荣一起劝说各方。这日,张成俭来到空明寺,求见法无方丈,两人见面后,互相见礼毕。张成俭劝道:“大师已是出家人,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何苦为了一个‘国教’的虚名而重入红尘中,以致葬送无数僧侣的性命,更造成无数杀劫呢?大师德高望重,佛法高深,这点应该能够看透吧”!法无方丈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张施主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为了使我佛教发扬光大,贫僧任何机会都不会放过,即使‘下地狱’也在所不惜。张施主不是宗教中人,不会明白的”!张成俭又请求道:“大师,能不能放弃此战,以免生灵涂炭、妻离子散。佛教讲究‘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何况千万百姓之命呢?万望大师慈悲为怀”!法无方丈回绝道:“对不起,为了使佛教发扬光大,我们不会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施主,请回吧!阿弥陀佛”!说完,法无方丈开始念经,张成俭只得拜别而去。

安裕荣这天来到米兰城“清虚观”,拜见无尘道长。两人一见面,小道童先给两人沏了两杯茶,无尘道长直接问:“安先生今天怎么有时间来到贫道这小观中,不知有何见教”?安裕荣一听,只得如实答道:“在下此来,一则好久没与道长交流了,想与道长讨教讨教;二是在下听说道长要加入这场战争中,为了争夺所谓的‘国教’。道长道法高深,世外高人,‘趴在桥头看水流,坐在山头观虎斗’,何必要重涉尘世,制造无数杀劫呢?道教讲究‘无为’,道长何不退出呢”?无尘道长目光灼灼道:“安先生,身为墨者,可以避世不争。可是,如果这次佛教在此次战争中贡献最大被立为国教,那整个西域全是佛教的天下,我们道教在西域将会失去楼兰这最后一块宝地,也将失去无数信徒,更将在西域消失,以后我们将会只在深山老林中潜修了。况且,以佛、道两教的矛盾及佛教以往的手段,即使潜修于深山老林中也未必可以安宁。我想你们墨者应该深知宗教争斗的残酷性吧”!安裕荣想起了墨家在中原的往事,默默无语。最终两人交流起了道法修行,安裕荣也没在劝说无尘道长。最后在“清虚观”待了几天后他才离去。白山尽、黄海流、杜柱华、胡锦弦四人及几名墨者奔走两月多,没有丝毫收获,各宗教都不肯放弃。几人只得无奈放弃,各自归去。

就在众人力劝众教不要参战时,鄯善君臣却极力拉拢各教参战。宇丰铠亲自到天山请恩师天机子,想让天机子出山帮忙。见到师傅,宇丰铠赶紧跪下给天机子行礼后,才道“师傅,楼兰为了此次战争请出了‘空时寺’法无方丈、‘清虚观’无尘道长、金乌神教教主道玄空寂等高人参战。我们这边力有不逮,所以徒弟特请恩师出山相助。希望恩师能出山”!天机子抬眼看了看徒弟,缓缓道:“丰铠呀,为师是出家人,一心只为修道。对于红尘中事,为师不愿管更不愿涉足,当年为师之所以收你为徒是因为看你诚心且资质不错。为师不管你干什么,为谁效力,只要不欺师灭祖、屠戮无辜百姓,为师就不过问。为师只想‘坐在高山观虎斗,趴在桥头看水流’,一心求道。你心有牵挂,走吧”!说吧,天机子闭目打坐起来。宇丰铠见此情形,知道恩师不会出山,只得磕了三个头,道:“师傅,您多保重!丰铠有时间会看你的,徒弟有事先走了”。说完,宇丰铠下山回鄯善而去。

就在许许多多道教徒集中在米兰“清虚观”中领取兵器、盔甲及战马准备参战时,无尘道长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一始道长”的信。无尘道长恭敬地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一曰兹,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兹垣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立极也’。‘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世外之人,不入红尘,不堕轮回。道教能否发扬光大,应顺乎自然,不应以百姓之尸骨、鲜血建立道基。否则,道长将贻误千古,请三思”!无尘道长看完信后,沉思许久,叹气道:“无量天尊,贫道愧对先师教导,白修了几十年道,为了私欲差点走上邪路,多亏‘一始道长’规劝,以后贫道再不问世事,专心向道”!无尘道长说完,对广大道教徒说:“无量无尊,诸位道兄请静一下,贫道收到‘一始道长’的一封信,我为大家读一下”。于是,所有道教徒都静下来聆听“一始道长”的信。听完后,所有道教徒都有悔意,尤以道法高深的几位道长为最。最后无尘道长与几位道长商议后,取消此次参战,不争夺“国教”了。然后,所有道教徒对着“三清”忏悔,然后散去。同时,西域所有道教高人都收到了“一始道长”的信件,最后所有道教徒都不参战,全部散去了。

这日,许许多多的僧人齐聚空明寺,法无方丈正与几位高僧谈论佛法。忽然,一名小和尚送来一封信,将其交给法无方丈。法无方丈疑惑不解,将信打开一看,只见是“神僧”佛图澄写的信。信上写道:“……‘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爱想行识,亦复如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真实不虚’。佛法广大,人人皆可成佛。欲传佛法,必须自觉、自愿,不可强求。不能为了使佛教发扬光大,而使万千百姓流血埋骨。否则,就是魔而非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不入红尘,不沾因果,遵守‘五戒’与‘十善’,常常修心,莫使尘埃污佛心。否则,将来会堕入‘十八层地狱’,不入轮回。阿弥陀佛”!法无方丈将信看完,随后对众僧尼道:“刚才收到‘神僧’佛图澄的一封信,贫僧为大家读一下”。于是,法无方丈当众将佛图澄的信对众僧读了一遍。读完后,众僧脸现悔色,双掌合十,齐念着:“阿弥陀佛”!。法无方丈后悔道:“阿弥陀佛!贫僧枉读那么多佛经,差点误入红尘,牵涉因果,走上歧路。佛魔一念之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从此,法无方丈再不理俗事,一心向佛。许多高僧都有悔意,这次参战也作废了,各自散去。妙智女尼从此跟在一真神尼身边,不再过问红尘之事。同时,佛图澄和一真神尼也给西域各国高僧去了封信,使所有佛教徒都未参战,放弃“国教”争夺,各自散去。

佛、道两教放弃“国教”争夺后,“金乌神教”、“基督教”、“婆罗门教”等各教也放弃了“国教”的争夺,各自散去。楼兰国王和鄯善国王等人得知消息后,也无奈叹气,毫无办法。但是,鄯善国与楼国的战争还在准备加强中,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