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在召唤系统
35487700000043

第43章 杨奉出河东,夏启定计破李乐

“启禀大人,杨家家主杨勋求见;”

看程戈来的焦急,夏启顿觉有要事发生。

“带他进来,”吩咐侍卫去传杨勋;打起精神问道。

“程戈,你可知是发生何事?”

听杨勋说,白波军杨奉离开白波谷不知去向?末将以为,他有可能兵临安邑。

杨奉不知所踪,夏启第一反应,却是河东第一猛将徐晃不在;至于他杨奉想去攻打安邑,完全是自己找死;如安邑这种大城,要是那么好攻打,早就被董卓占了,那会留给王邑这个老学究。

他杨奉手下能有多少人,有多少攻城器械;不要以为王邑留下卫固和三千郡兵守城就兵力空虚,这世家大族的家丁侍卫临时召集起来不下万人;守下安邑绰绰有余。

还就怕他不去攻。等他疲惫之时,自己顺便将一锅端掉。

“杨勋见过中郎将大人,被夏启敲诈一番的杨勋见到夏启人畜无害的笑容心中很是不安,不过着关系到自己家族的安危兴旺,不得不来见见。”

“听说,杨奉不知所踪!你应该知道他去了何处吧?”

不敢欺瞒大人,日前小人家中下人去打探杨奉的消息,无意之中听说,杨奉已在去年秋天,领着手下精锐士兵去了豫州境内;至今在无消息传回。

“消息可准确,现如今何人在守姑射山”

千真万确!留下驻守姑射山的是他的副将,杨平;

这杨平乃我杨氏远房子侄,被杨奉一并裹挟投靠了白波叛贼;不过大人放心,杨平早有归降朝廷之心,只要大人准许,老朽立即修书,让他前来相投。

夏启大笑,“好啊,只要这杨平诚心相投,我必保他无事,并奏请朝廷,为其请官。当然好处是不会少了你闻喜杨氏,有我夏启在一日,必少不了你杨家的好处。”

大人放心,我以杨家全族老小的性命担保。

好,你且去偏房等候片刻,容我思考片刻;

等杨勋退出,夏启立马让侍卫请来裴徽、毋丘兴、祝公道商议;

“杨奉离开河东本就是件大好事,消息这么久为何大家都不曾知道,现在又有余部想要归顺,这事很可能有诈,大人三思。”毋丘兴说道;

裴徽眉头紧锁,“属下以为,这事或许可信,杨勋犯不着把自己一家老小的命堵上帮助叛贼;杨奉这人,我也曾经与之交往,其人心有报复,这从贼之事本就是迫不得已,平日里也甚少出上劫掠。在白波军中算是异类,与其他渠帅颇有矛盾。

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一直未有杨奉出没的消息。或许还真是去了豫州;只是为何让他赶往豫州,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一旦杨奉出走在外,这杨平归顺就顺理成章;河东白波军几大渠帅争锋相对各不相让,实力接近;时刻都想着要吞并对方;这次出动阻劫先锋李丹本该是杨奉,却变成贼头李乐,这就可以看出,李乐最近势力确实大涨,证明这段时间杨奉真有可能不在姑射山中,这杨平可不是李乐的对手;肯定是吃亏不小,岌岌可危,不想被吞并,便只有归顺一途。”

听裴徽说完,夏启喜意更甚。

又听祝公道说道:“杨奉手下有一大汉,名徐晃,此人善使一柄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公道此前曾欲邀他来大人手下效力,报信的兄弟说徐公明未在山上。这徐晃武器非凡,如是杨奉出征,其必为左右,如此看来,杨奉真不在山中。”

属下愿亲探姑射山,确定杨奉行踪;

祝公道领命而去;

夏启与剩下二人又商议了如何招降的细节。

又令毋丘兴加紧练兵,若是消息属实,这些才募的新兵就得出征了。

既而招来杨勋,让他派人告诉杨平,让他这几日好生准备,既然要投奔自己,自己就先送他一场功劳,让他与自己军夹击李乐。

自己手中实力不足,还得求助县令王钧,闻喜县兵还有3000人,自己借他1000人,应该能成。

夏启想着,也不停歇,快马赶到县令府,王钧见他来见,知必有要事相商;忙斥退左右,“承德可遇到什么要紧之事?”

“正是,启今觅得破贼良机,奈何手中实力不足,特来求援。”

斥候来报,杨奉被李乐打败而出走,今姑射山中余匪欲归顺朝廷,启计划前后夹击李乐。

奈何手中可用之兵太少,恐不能成功,特来邀子鉴公相助破敌。

这消息可否属实,成功几率几何?

消息应该无误,吾帐下祝公道已亲去姑射山探明情况,消息不日便回。

若消息属实,必能一举击溃李乐。

如此,便等承德的好消息了;你出征之时,我让郭岁领800县兵相随。

如此,多谢大人。

夏启也不在和王钧讨价还价;能有800人也不错,至少比自己手中的新兵管用。这闻喜县兵可都是多上战场,与白波军大战后留下之人,战力可不一般。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祝公道消息传回来。

第三日,在焦急的等待中消息终于传回,确认无误。

按照夏启的要求,祝公道便留在姑射山中,监视杨平的一举一动。

伴随着无比的喜悦之情,兴奋的召呼着程戈,让他传令聚兵。

裴徽留守闻喜,为大军后勤保障。

夏启领着大军出征,帐下仅有程戈毋丘兴二将,亲军100人,龙雀卫200,新兵1000人;另有郭岁领800县兵相随。

夏启令毋丘兴统领步卒在后,自己领着亲军与龙雀一路马不停蹄,争取早日抵达战场。

先锋李丹大营

斥候来报,毋丘毅领援兵不日便可到达。

叫人送来密信,请李丹按计行事;

这事夏启亲自制定的计划,李丹唯有遵从;

反正自己这大营也是风雨招摇,能守住这几日,已经很是辛苦,手中八百人死伤接近一半,不是仗着李丹个人勇武,几次出击,打退白波军的攻势,或许早就被攻破。现在夏启让自己弃营还正合了他得心意。

李丹也不拖延,下令士兵埋锅造饭,吃饱喝足,好有力气撤退;

这炊烟才起,便惊动了对方;

让人紧张不已。以为这官军要有什么行动,立马吩咐手下小心提防,却又久无动静,惹得白波军一阵大骂。

这李丹的先锋军一直就么停歇,这才刚吃完饭,立马就见他带着手中仅有的50骑,冲出营来,远远的对着李乐大营大骂。

无胆匪类,你李丹爷爷正好吃饱了没事做,可有人敢出来大战几百回合,给爷爷消消食;

这李丹的勇武早就传遍李乐军中,这众人亦胆寒。

李乐也是无法,吩咐大家不必理会,反正这事一天都得闹好几回。自己若是派人少了,给这李丹一个都杀光了,人数一多,他们比兔子还跑的快。

这才几百人的营寨,可是耗了自己三天时间,都填上2000人马。想来把对方消耗的也差不多了。今晚便让他在嘚瑟一番,明日派上军中精锐,必要破了这厮的营寨,将他活抓回来;

等破了这队官军,缴获的武器铠甲,自己手中又可以装备一只精锐了,在将姑射山中杨奉余部火并,自己就是白波军中军力最强的人。

见时间也差不多,李丹转身便回了营寨,营中通明。

李丹大手一挥,寨中四处同时燃起大火,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李乐听李丹营中大火,忙点起2000人马,赶来查看,远远地便见火光冲天的大营中早空无一人。

这才警觉,李丹这厮原来是扛不住了,这连夜撤军。

心中大恨,忙让副将领兵追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