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在召唤系统
35487700000271

第271章 派出使者

夏启心中也暗自为公孙瓒祈祷着,这时候的他也清楚自己不能意气用事,非要去救援,让自己陷入到麻烦之中。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代大儒的蔡邕、马日磾和庞德公都对房玄龄的这个想法没有异议,庞德公甚至还发声支持,并且在这房玄龄的所献计策的基础上有所完善。

“远交近攻,自古使然。可遣使者往辽东的公孙度处,或许更远一点的高丽句新近崛起于朝鲜半岛的唐王李渊处,寻求他们的合作。”

庞德公话中之意,顿时让大家心中又涌现出不少的想法。

既然他袁绍可以拉帮结派,为何大夏不行,虽然之前的一大堆盟友,就只剩下江夏的孙坚父子和凉州的马腾。但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夏能够再交几个盟友也不是不可能。

而若是能够说和公孙度,公孙瓒的危机也就立马能够迎刃而解了。

“何人可为使者?”

夏启开口问道;

这一下,倒是没有人主动站出来了。毕竟事关重大,大家对于说和公孙度也没有好的办法,自然不会想出这个风头。

这个时刻,夏启也只能是自己点名了。

辽东公孙度,昔年为董仲颖赏识,被封王辽东郡太守。这么多年来,他却能够在周边异族环视的艰苦条件下,压服蛮夷,让辽东郡越来越来强盛,撇开其个人的私心,夏启还是相当敬佩他守土之功。

既然公孙度与董卓有旧,那么这出使之人最合适的莫过于李儒、贾诩、张济、董承和杨定这些董卓旧部,若公孙度还能恋着董卓的提拔之恩情,对于这些昔日同僚应该可以能够善待,不管能不能成事,这性命应该可以保全。

夏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让大家顿时眼前一亮。

房玄龄当先开口,“出使辽东的使者人选,臣以为李文优与贾文和最为适合!而前往高丽句的使者可从礼部之中择一员外郎持大夏国书而行。”

蔡邕虽心里对李儒和贾诩的过往所行之事有所不满,但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二位的能力不差,尤擅智谋,若让他们去劝说公孙度,这成功的机会确实比其他的人要大,所有蔡邕也出声附和。

接着便是庞德公与马日磾表态支持以李儒为使者,原因自然是李儒官居二品中书令,比起才入安邑,如今头上还只是挂着五品官衔的兵部员外郎官职的贾诩可是位高权重的多。以高官出使,自然更能显示对对方的重视。

见众人对自己出使均无异议,李儒却也不推脱。

“李儒愿为大王分忧,定要说和公孙度!”

他当即表态。

夏启闻之,心中自是一阵欣喜。

他对李儒的能力还是十分的清楚,而与内政而长于谋划,对于人心的把握却也不弱于贾诩。只是因为董卓如昙花一现,没让他这个首席谋臣绽放光芒。

李儒自投奔自己以来,一直的表现,夏启都十分的满意,而他最大的谋划便是让自己占据了洛阳,就这短暂的据天子以令不臣,却也让自己的势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算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如今他又愿意承担起出使辽东的责任,夏启心中对他自然是十分的满意。

“本王便在此期待文优的凯旋而归了!他日功成归朝之时,吾必加倍叙汝之功。”

对于李儒的封赏,夏启也早有了其打算。他这个正二品的官职实在是无法在往上升了,毕竟职位就这么几个。不过夏启却可以在爵位、勋官和官衔上面想些办法。

按照后世的各朝的官员制度,进过夏启的精心揉和,此刻的大夏政治体制架构也算基本完成。文武官员皆以品、衔、勋、爵来加以区别管理。

品,就是大夏官职品阶,从正一品的丞相到从九品的驿丞,九品十八阶,称之为入流,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官职,依附于从九品之下,为具体负责工作的杂役人员。

官衔对等军衔,也为十八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与官职一一对应。从大到小,为上柱国、上柱国、上卿、亚卿、卿士、尹士、光禄大夫、荣禄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散大夫、承直郎、承德郎、承务郎、承事郎、登仕郎、仕佐郎。

而有些官称没有具体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夏启将之称为勋官。

大夏国的爵位,大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世袭爵位和沿用秦汉的军功爵。

大夏国的爵位不分封,根据各自的品阶享受不同的优待待遇,并授予固定的永业田;

而这一项新制度的出现必然要受到一些人的抵住,好在大夏朝中不少人来至召唤系统,而这些结合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爵位制度,他们这些人自然接受得很快。

而夏启又是淡化了各级爵位的责任,而着重的点出了拥有爵位的好处,让心有不甘之人,也慢慢的开始接受了。

尤其是在拥有爵位的人,年老之时可以想官府领取养老金的举措,立马就得到了大夏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更是涌起了一阵参军的热潮。

虽然大夏国无法养活更多的士兵,夏启此刻却完全没有拒绝的心思。正值战争时期,‘四面皆敌’的环境已经让他彻底的下定了以战养战的主意。他也收起了心里最后的仁慈和怜悯,暗自发了狠,战争又怎么可能没有伤亡,用小的代价换回大的利益,不仅对大夏国有利,对于普罗大众也有益处。

针对袁绍用兵的方案,经过一众文臣武将的激烈讨论也正式定了下来。

风声也以最快的速度放了出去,想必袁绍也正为大夏国要同是从壶关和草原出兵而感到不安。

而为了牵制住刘辩的精力,夏启不得已又派人去联络张宁和张牛角,让他们鼓动被赶回交州的天平军再次发起对江东的战争。

而随着张广匆匆赶来,为夏启带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个让夏启一扫心里的阴霾消息,顿时让夏启整个人变得轻松了不少,而对于攻打袁绍也更有信心。

“否极泰来或许就是这样子的!”夏启忍不住感慨道。

只要不是系统专门针对大夏国,针对自己,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夏启心中如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