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在召唤系统
35487700000263

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 大夏军政

耐力比赛最终以项羽取胜而告终。

而大夏国最新招募到一位名叫项羽的大将也正式传开了。虽不知其具体的能力,但是以大夏国第一任武状元赵子龙甘心屈居其后,也自是让不少遐想。

如此三军中镇国军主将正式归位,拥有项羽、赵云、罗成和慕容垂四位大将,风头一举盖过了以张济为首的护国军。

在张济多番请求之下,为增强护国军的战斗能力,夏启暂时将黄忠和雄阔海调入了护国军中。

又调回毕再遇,让他组建辅国军。

夏启也将大夏的军队编制告一段落,正式形成了以四镇都督府、十二卫、荆州水军,中央镇国、护国、辅国三军和南北衙门护卫军各司其职的军队体系。

镇南都督府,以冉闵为从二品都督,其下有20营4万人马,以史万岁为副将、庞统、杜如晦为军师。设有二都护,从三品。以夏鲁奇和韩擒虎为任都护,分别以定彦平、魏文通为副将。

镇北都督府,以苏定方为从二品都督,裴元庆为副将,其下有24营4万8千人马,赵普为军师;其下设二都护,以李秀成和张燕为都护、王彦章、为副将。新文礼也被调入苏定方麾下任为五品统兵指挥使。

镇东都督府,10营2万人,以姜维为从二品都督,以年少的诸葛亮为军师,其下设一都护李丹,张定边为副将。

镇西都督府,12营2万4千人,以徐达为从二品都督,李善长为军师,其下设一都护以张绣任之,胡车儿为副将。

荆州水军2万人,以蔡瑁为三品水军都督,张须陀为副都督。

十二卫军,

驻守荆州的左领军卫,以伍建章为三品卫将军,其下人马约为2万人。其下设立襄阳、南阳和南郡三大折冲府,分别以黄祖、裴行俨、伍天赐为四品折冲将军。

驻守并州的金吾卫,以郭子仪为三品为将军,下辖3万人。并州九郡下辖九个折冲府,并以侯君集为上党折冲府将军,领1万2千人,重点驻守壶关各处。

中央三军

镇国军以项羽为从二品将军,赵云和罗成为三品中郎和慕容垂等人为四品领兵中郎将。下辖22000人。构成为重骑一营2000、轻骑10营20000人。

护国军领18营3万6千人马,主将从二品将军张济,黄忠与雄阔海为三品中郎。

辅国军下辖12营共计24000人。主将为从二品将军毕再遇,单雄信为三品中郎,郭淮为四品中郎将。

南衙卫军,共有64000人,主将为二品卫尉,下辖羽林、骁骑、戍卫、武卫四卫军。主将为三品卫将军、分别为俞大猷、杨定、王越、李彦。又以毋丘兴为羽林中郎将,领4营8000人驻守洛阳。

北衙禁军,

二品郎中令,朗卫从二品侍卫将军、御前侍卫营正三品御前统领祝公道、展昭为四品带到侍卫,御林军一万二千人,以宇文承都为御林军将军,下有从三品亲卫军统领姜松所领的四营万人亲卫军和以童渊为三品龙雀卫统领下的两营四千人的龙雀卫,夏侯兰为四品龙雀卫副统领,南霁云为五品营指挥。

中央情报处人数属于机密不对外公布。

兵卫又称护军为四营八千人,主官为三品护军将军,夏启将这个职位交给了跟随自己后立下不少功劳白波韩暹。

陆军衙门从二品左右都督,毋丘毅和董承;海军衙门暂时以鱼俱罗为右都督。

大夏全国正规军固定下来大约为40万人马。要只有仅仅拥有两州之地的大夏来养活这些人马,倒是让夏启心中还是十分的担心。不过好在从襄阳和洛阳府库之中夺得大量的粮食,又有甄家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让短期内也不至于缺粮。

不过未雨绸缪,最好的办法自然莫过于以战养战,北方草原的宽广就是夏启未来最大的目标,夏启相信在地理环境还未变差得汉末,草原上还是有可以提供耕作的地方,农牧结合的方式应该还大有可为。

而做这些的前提就必须是在占领区推行大夏国的政治体制,同化外族为自己所用,大夏的中央文官的建设却也不能拖了后退。尤其是韩浩所在农部,夏启已经多次召集他们,单独安排人员提前研究农牧结合的农业模式。

中央文官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在人员上经过小小微调之后,运转也越来越好。

文官之首的丞相蔡邕,总揽全局。

中书令李儒、门下令马日磾、尚书令房玄龄对于大夏国的这三省互相牵制的新鲜体制,也是越玩越是娴熟,开始乐在其中。

而郑玄和管宁这两位大儒,虽然居住在洛阳,但是头上挂着左右仆射的名头,却也不可能一点事情都不办,但凡是尚书省中的重要工作也都会以内部抄件的形式给他们快马送去,然他们参阅。而他们也显得很是满意,更是积极的配合,还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作为大夏国监察系统的一把手,庞德公本欲推迟,而被夏启多次书信言辞恳切的请求之下,又经过襄阳一众世家轮番请求在下,不得已只得将襄阳书院的工作暂时放下,而赶到了安邑就职上任。

有庞德公这么一尊大神坐镇的督察院,名气不显的御史中丞裴潜和大理寺卿包拯工作起来可就更加的底气十足,风云无阻。

尚书省九部的礼、吏、刑、兵、计、户、农、工、商,在九部尚书,裴茂、卫凯、杨丑、蒯越、王守仁、韩浩、贾達、卫固的亲历亲为的一番卖命工作下,各部下辖具体职司也已厘清,各项业务按部就班的顺利进展起来。

大夏国两大刺史,并州朱升和荆州长孙无忌。他们不仅有高人一等的政治水平,加上有军队的支持下,还有曾国藩、谢安、卫仲道这些能力不俗的郡守得地方支援,也早已被当地世家的认可,对他言听计从,稳稳地控制了地方。

司马光、寇准、王安石、范仲淹、苏轼、白居易也被夏启安置到了尚书各部历练,假以时日,在需要人才的时候,就可推出来独当一面了。

眼见着大夏一天一个模样,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了起来,这些功绩里可都有着大家的汗水,大夏官员们自然是心中十分喜悦。

而就在大夏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刻,带着家人的虞允文和甄俨也同时抵达了安邑。

这个消息可是让夏启在心中暗自高兴不已。这段时间享受了齐人之福的他,在见识过虞姬的美貌之后,对于虞姬的‘同胞妹妹’已然是食指大动了。而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洛神’甄宓,更是十分迫切想要拥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