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在召唤系统
35487700000016

第16章 出战匪首

这丁义80的武力可不能让他就这样死掉。

顾不得危险,夏启骑马向前,横刀立马大喝道:“丁义还不束手就擒。”

丁义狠狠的扫视一周,团团包围,看来真是凶多吉少了,看看身边仅剩的10余人,不免悲切。粲然一笑,心中默默念叨“诸位兄弟,对不住了。”

然后对着夏启大笑到:“束手就擒,我看谁人敢来擒我。”虽已穷途末路,却也气势十足。

困兽之斗,亦可伤人;战场之上最敬勇士!若是此时谁能出战一举擒拿,必能大振士气,大涨军威。

夏启环顾左右,除开程戈62的武力,其他兵士基本就是四五十的武力,哪里是他的对手。可惜张宪此刻不在身边。凭借他88的武力,完全可以轻松搞定。再不济王蒙也行啊,用武力74去对付武力75的受伤人生也基本没什么问题。可惜军中第一、第二能打的人都不在这儿。

看来还得多找猛将来帮忙才行啊,这古代战争,没个猛将给自己军队撑场面,都不好意思去打仗。你看人家刘备身边随时都有猛将护卫,关羽张飞赵云,随便一人都可在自己这部队中杀个七进七出。人家曹操身边也有绝世恶来典韦、虎痴许诸随时守护。孙坚孙策,本身就是猛将。这些猛将兄那个人武力不是超过95的。相比起来张宪的武力也还不够看啊!想在这些人嘴皮子下捞好处,自己还是任重道远啊。

手下不给力,那就只得自己上了。夏启可不会自己找死,想自己虽练武不久,但这自己本身83的武力值可也是实实在在。对付全盛之时的丁义可能不行,但是受伤武力下降的他,自己还是可以欺负欺负的。

所谓的时势造就英雄,环境决定人之一身。

到这汉末一月有余,大小争斗数场,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拥兵数千,小有声势,这心理也不自觉的发生了变化。

身处乱世,活命最重要。怎么活?活得要有多好?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接踵而至,顺其自然的让人接受当前的身份,所处环境,并为之付出的艰辛。夏启现在已然是乐此不疲了。

刀是以雄浑、豪迈、挥如猛虎的风格而驰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故所谓“百兵之王”。配合刀法的武学都注重以攻为守,气势迅猛,火星闪逝间斩杀对手。

刀中八法,扫、劈、拨、削、掠、奈、斩、突。基本功练得还是熟悉。虽然未学到什么厉害的套路,但是行军打仗最重威势,以势压人加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还是懂的。

“好,让本都尉亲自来对付你。丁义你给我听好了,只要你能胜我,今天我就放你们安全离去。若你败了,叫你的都给我乖乖的放下武器投降。”

你可敢应战?

“大人不可。”程戈挡在身前,说道

夏启呵退众亲卫。拍马上去。

见夏启单骑而出,流匪顿时大乱。“大哥我们和这群狗官拼了!有好战之人嚷道。丁义止住众人,上前问道,要我如何信你?

夏启心生豪迈,轻蔑的看了丁义一眼,放肆的大笑,本都尉一言九鼎,岂会食言而肥。接招吧,不等他搭话,先声夺人手中大夏龙雀刀迅猛无匹的劈斩而下,霸气无双。

未出战,先出计!远处的裴潜不住点头,好一个少年英雄,好一个有勇有谋的英气将军,前途不可限量啊!

丁义为之一振,这夏启年纪轻轻,力气可不小,确实个天生神力之人。若被其一刀劈中,基本就是一刀两断的结局。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付。也是收了轻视之人。

首次与人沙场争斗,此刻夏启却丝毫忘记了害怕,一往无前的气势正合刀道精神,横斩、斜劈、撩刀……大开大合,简单的招式当下施展开来,绝不拖泥带水。且胜在力大,大夏龙雀厚重,刀刀出全力爆发力惊人,丁义也只能是疲于应付。如此20回合下来,夏启主攻,丁义主守。刀刀拼命,刀刀要害,丁义心头发苦,一生从未有过如此憋屈的比斗。好在打斗经验还算丰富,丁义用尽手段方才力保不失。

又是10回合,丁义双手发麻,心神大乱,这小子体力到底为何如此惊人。

忽听“叮铃当啷”一阵脆响,夏启又是一招重重劈下,丁义发麻的双手再也抓不住手中长枪,只见他手中长枪高高飞出,夏启的将刀刃在他的脖子上停留片刻,反正刀身,将丁义打下马去。

横刀呵斥,”丁义可心服。“

被人打败,心灰意冷的丁义,突然双腿跪下,丁义愿降,甘受大人处置。

然后转过头,“大家都放心武器投降吧!”然后便低下头,一言不发。

一众流寇见丁义被夏启夏启打落马下,从不敢不信,心生畏惧,敬服。见大当家发话,哗啦啦一整兵器落地之声,众人都跟着丁义朝着夏启双腿跪下,“我得愿降,请将军开恩,从轻处罚。”

见大家都降,夏启翻身下马,单手扶起丁义,“你云阳山寨被我攻破,二当家王蒙、三当家卫宏皆投奔于我,你可知为何?”

小人不知!

夏启又一阵爽朗大笑,“因为他们知道跟着本都尉,便是官军,不用在躲躲藏藏,四处劫掠为生,或许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夏启指着跪倒在地的众人,你们也一样。你们放心,只要未犯大恶,本都尉既往不咎,准你们将功折罪。只要你们好好干,我一视同仁。

“愿为都尉大人效死命,肝脑涂地,至死不渝”。丁义带头跪下大声吼道。先是降兵,接着是夏启麾下兵士传遍整个战场,让远处的张宪等人惊讶非常,自己都尉又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这么多人响应。生意传入虞城所有老百姓的耳中,俱对这个未知的都尉好奇骤升,真相走出大门,想要看看真人。

面对如此震撼场面,虞城出城的众人俱是心折不已。

裴潜不得不感慨,这蔡邕看中之人,却不一般。于是也不摆架子,命人通报,说虞城县令求见。完全是下属见上官的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