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足球文学知识学
35449300000031

第31章 番外篇 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足球?

从小的起承转合到大的起承转合,从书写历史的起承转合到改变历史的起承转合,对于一部完整的作品是做得到,然注入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就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在<认知的更新>到了结尾的时候,以这样一个“番外篇”结束,不知道能否起到这一目的?

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足球?让我带着大家把时间拉回到今年春节。这是我的一个单独的经历,从中我能部分回答这个标题。以一个在外围从事足球创作3年的人经验,在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知识和能力,我想我所处的位置与我的优势,想来是很多一线职业人难以得到的。正是因为我还没有进入这一职业,也就是没有职业压力,而这个时候我却以职业足球人的判断时刻提醒自己对中国足球的思考。这个优势极为巨大,也就是细心到在自己作为的范围里,如何作用到能使最终实现中国足球巨变的那一时刻到来。

玩到很晚才回去。在一个小的房间里,一桌年轻人围到一起玩杀人游戏。这一回是我在纸上写名称。出于自己的事业考虑,我有心写出来的,都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名字。而且都是一线球星的名字:比利亚、托雷斯、梅西到巴洛特利不一。从无心到最后变成有心,算是我想做的一个实验。不管是我自己的朋友,还是初次见面,至少对他们对足球的了解,我都已经有了准备。男生女生在一轮游戏下来,对纸条上写出名称的反应,和他们第一时间一两句话的对答,就能看到我要的结果了。结论是这样:

比利亚与托雷斯虽然比不得贝克汉姆与梅西在足球领域的成就,但同样是声名显赫,同样是一线球星。也就是稍微关注足球的人,对他们都极为了解。但在这个非足球的娱乐氛围中加入足球话题,让这些对足球并不专业的人从主动参与到被动评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除了我,几乎所有人对这两位球星都知之甚少,我的弟弟发话了“半天都进不去一个球,真没有篮球好看。”而还有的人甚至以为“比利亚”三字是指的一处地名,我不禁哑然失笑。稍微了解的只能说出梅西在前不久出拍了某一部商业广告,这一已经进入传播领域的行为。我没有说出当时我的感受,我暗想,如果你至少能说出他在上一年度打进了91个球这个球迷群体都了解的事实就很不错了,还不要你说出他连获4座FIFA足球先生奖,或他是什么时候从边锋移动到前腰的;而拿到写有贝克汉姆名字纸条的女生只说了一句话“这曾是我最喜欢的男人。”我想,对已经体育商业两不误的贝克汉姆,普通人对他的最多知晓,仅有这一面。而他在什么时候拿到了国家队百场鸭舌帽,他在国家队的进球数,抑或技战术位置,对于一个并不长期热爱足球比赛的普通女孩,毫无专业素质,你根本不敢要求她从一开始就能进入主题。其实我想的是,如果你们能说出我所希望的以上内容,我不知道有多高兴。

从房间出来,走在夜静人空的街道上,我对自己要好的同学说:“我很失落。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东西。普通中国人在无意识中进入足球讨论以后表现出来的参差不齐的知识程度,恰能反应足球在中国民间社会的普及度。而这,就是我要在未来10年内,用‘足球文学’改变的。只有改变了这个事实,中国人对足球的参与,足球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才能成为可能。”当时我就打算把这个事情写出来,但放弃了,因为还有很多聚会要参加,新书要起稿,实在没有过多精力单独写它了。而现在我终于写出来了。在《足球文学知识学》中,它成了我写作时引用出的重要案例。而我更相信的是,同一时间一定会有第二个人,第二个决心为中国足球做些什么的人,用他自己擅长的方法去实践着。

就这样吧,这也是认知的最后更新了。番外篇结束了我的失落,开启了我的信心。它与“当足球语境遇上中国社会语境”出于同一构想框架,呼应整部书稿的开始,在这里结束了《足球文学知识学》的最后心愿,这部书要接近圆满了。最后带来的,则是那万众期待的,要实现所有人对足球认知完全腾飞,说出你的足球向往,燃动你激情的章节了:环境的改变(Changesinthe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