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足球文学知识学
35449300000016

第16章 关于普及的一些问题

是否将专门的科学方法大众化、普及化?抓住了《足球文学知识学》要写作的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方法怎么普及”后,就到了从问题出发去寻找解答方法而列出目录的阶段了。为什么要将“方法”与“普及”分开来写,以及普及为什么要进行,怎么去做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对我自己梳理这整个脉络、以怎样的视角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后,并对基础、一般、较高、顶级这四个层次不断进行思考,然后给出自己意见的尝试。就如前文所述,都有可能欠精准。然在我自己认识范围内,它能在理论内达到最佳的实践效果,也就谈不上什么精准不精准的了。在结束了<论方法>而顺利进入<论普及>后,首先要论述<关于普及的一些问题>。不然下面的小标题分类出的内容,就更显得不明不白了。

“普及”一词是现当代才被广泛使用的,但是有关普及的方法,早在古代就已经非常多了。中国还是西方,上到皇室宫廷,下到民间文化人物、寻常巷陌,都有普及的广泛应用。从辞典的编撰到生活方法的使用,从兵器的复制到服饰的传播,都属于普及的范围。在冷兵器时代不具备现代传媒技术的条件下,中国还是西方人都能通过马路交通工具、语言传播工具做到普及的一般使用。而在知识经验达到了一定历史条件后,才有人能对这种行为做出理论上的解释了。而这一成果,将为后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知识力量,提供奠基性的作用。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发生的问题。

到了现当代,“普及”一词广泛使用后,它从一大段一大段的理论内容变成了两个字,变成了让所有人感受其间的一个空间的概念。这就是关于“普及”的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最终的问题——去向。它是从哪里来,在这其间发生了什么,然后去到哪里,其实不只是这个词语,而是所有已经过去、正在发生和还未到来事物的总规律。在《足球文学方略》里我已经这么写过。从它出发,我才列举出了以下文目。

为什么要,是对总问题中“是否”两字的延伸。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是否”也就做出了回答。而在前面<文学的讨论>一章中,我就已经做过了;而普及的内容自然是接下来要做的事,大家很容易理解;普及的方法既是<论方法>中专门有述,也是对题目的要求,还是对普及内容的处理;时间线的问题专门提了出来,是对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的提前猜测;而最后就是收尾了,普及之后其实也没有跳出这个时间线,而它的后续影响与二次生成又会带给世界什么新的价值,也在这个“怎么样”的包含里。这整个过程不仅是“足球文学”体系的生成、“足球文学”方法的使用,也是我自己在不断理论阅读中对世间终极学问追问提出的了解途径。每个人在每个人的阅读经历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感受,不仅是书本阅读,也有社会阅读、时间阅读,但也正如前面说到,人的才力有高低之分,理解时间与深入阅读时间也有多少之分,这些差别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同。其实,在热闹非凡的当下,全球热度聚集的场所中,能花时间、真正用心对知识、理论等枯燥乏味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并得到惊天启示的人,还是太少。在这里我想起的是旧作《茫茫》里引用的梁启超墓地那位老人的话,“什么才叫真东西啊?”一旁的年轻人那会儿听得聚精会神,但我想在夕阳下山后,他们又可能很快忘却,只记住了梗概,便继续投入快节奏的山下生活中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