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代雄主
3491200000004

第4章 文武大帝的第一步

叫一小童,给上一两银子,去彩舟把一抱狗女子喊出。

与翠儿走在青石街道,怀中小旺财好奇的四处打量着,给了小翠十两银子,让她买些自己中意之物,毕竟是个小丫头,在夜市中蹦蹦跳跳,很是高兴。

“少爷,给你糖葫芦,可甜了。”

不知花了几钱银子,两只小手各拿两窜,“呵呵,好,少爷也尝尝这糖葫芦好不好吃。”拿过一窜,咬了一口很甜,和前世比起来,貌似这里的要好吃。

杨天斌与小翠于端午夜市游玩,殊不知彩舟之上因他那一首诗再掀一起热潮,“好个杨天斌杨玉河,却疑账主怕灵符,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对他来说就是晦气不成!”这个夜晚周立对杨天斌耿耿于怀,一个痴傻四年之久的病人,竟连正眼都不瞧自己,令人甚为恼火。

此刻终于让他抓住机会,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好个杨天斌,够心高气傲,竟把济南府所有秀才看做晦气,这一下不单得罪周立,把济南府所有秀才得罪了个遍。

周立话引起诸多秀才响应,一时间纷纷对杨天斌发出指责,其中不乏妒忌者,刘文泰在案后却呵呵直笑,他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不但诗词做得好,心机也够深,一首诗可把自己推于山巅,同样一首诗也可把自己置于谷底,假以时日,这片天下总归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周立你什么意思,我大哥只不过作了一首诗,至于这样败坏我哥名声吗?我看你这是嫉妒,有种你也作一首,让别人评比一下。”

杨天福本就一纨绔,力气大,功夫好,把他惹急了,他是真会动手,说完一挽袖子,从案后跳出,几步便来到周立面前,看架势,只要周立再敢说一个字,杨天福那大拳头就会当面打下。

“你!”

“我什么我,告诉你,老子我就粗人一个,我可不像大哥,把我惹火你试试看!”一把拎住周立前胸衣襟,瞪着一双铜眼喝道,周立就一书生,哪是杨天福对手,此刻纵便有话也只能憋在肚子中。

“哼,你这样的读书人就是欠收拾。”说完一推周立,使其后退四五步才站稳,杨天福也没了留下去的心思,招呼杨灵头也不回离去。

刘文泰也觉继续留下没甚意思,起身走开,主要人物走了个大概,原本热闹诗会瞬间冷清许多,好在还有莲彩儿,气氛也不至过于尴尬。

好好想想此次诗会,弄到如此田地竟因一人,那个痴傻四年之久,只知抱着史书的杨家大少杨天斌,不过那首诗最后两句意境实在令人佩服,只是不知此诗是否真出于杨天斌之手。

玩了一夜,杨天斌有些乏,便喊了小翠徒步朝家走去,小翠却远未尽兴,不过看公子困了,懂事小翠便应了。

“公子,刚才诗会上,那些人看你的眼神都不对呢,你和老先生离开后,我听别人说你,说什么不知从哪抄来的诗也拿来显摆,把小翠气坏了!”今夜,小翠买了不少东西,大部分都是玩物,毕竟年龄摆那,此时与杨天斌一起走在青石街道上,和杨天斌说起诗会上的事情。

“嗯,别去管那些人,没一个可用之人,等战事一起,这些书生只能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说了一句小翠不懂的话。

歪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杨天斌这话意思,只能嘟着嘴道:“公子说的话好深奥,小翠不懂的了,不过小翠知道只要公子好好地,小翠就高兴。”

“哈哈,公子答应你,一定会好好的。”笑着摸了摸小翠脑袋,对这个丫头,杨天斌单纯把她当妹妹,在心底和杨灵没甚区别。

回杨府时,全府上下没一处灭灯,杨老爷子也在厅中坐着,得知杨天斌回来,杨老爷子笑呵呵来到厅口,今夜事他多少听说了一些,老天开眼,儿子不在痴傻,更在诗会一首诗赢得刘文泰赞赏,这些年善事没白做。

“父亲,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走上前请了个安,杨天斌便问道。

“哈哈,不困,不过玉河,你既然好了,家中事情就多上些心,为父老了,没几年好活,这个家早晚还是你的,当然,以后就别再从商了,出去考个功名,在朝为官才是正理。”商人地位低下,即使再有钱,于某些时候也会被人所瞧不起。

入朝为官不可能,这个朝廷早已是千疮百孔,皇帝只不过摆设一个,当官没兴趣,对皇位却有些想法,随着越发了解这个帝国,杨天斌对那个人取而代之想法就愈加强烈。

既然老天与自己开了个玩笑,那自己就把这个玩笑继续下去。

“你们回去睡吧。”打发了丫鬟仆役,父子二人落座,杨天斌道:“乱世已起,为官实为不智,我想等时候到了,拉起一支队伍,于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事业,最好能坐上那九龙宝座。”

这话一出,把杨霖吓了一跳,半响才反应过来,沉默良久才郑重道:“玉河,为父不瞒你,自打你好了之后,为父总感觉你变了,身体还是那具身体,可其他的全都不一样了,有句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为父太了解以前的你了,可是现在的你,为父看不透。”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你喊我一声父亲,那我这家业便是你的,不管你以后拿这家业干什么,为父都会支持你。”

杨霖能说出此话,已非常人所能及,更出乎杨天斌意料,“谢父亲。”杨天斌还能说什么,只有发自肺腑的这三个字。

“这个帝国走不远了,玉河记住为父一句话,别小瞧那些不起眼的人物,这是为父一生的总结,好了,快去睡吧。”杨霖说完拍了拍杨天斌肩膀,长叹一口气。

“孩儿告退。”

今夜的谈话,解开了杨天斌最后的一处枷锁,从今天始,那个野心家又回来了。

回到小院却无心睡眠,坐于院中,仰头看天,繁星点点,耳畔虫鸣传来,杨天斌不知想些什么。

“武功是个好东西,是否该找个师傅学一点。”

既以说通,杨天斌便考虑以后事情,书生身份显然不适合,不过练过武的书生就另当别论,大秦帝国已走到终点,叛军却迟迟未现一领军人物,此时正好留给自己,招兵买马实为不智之举,招收一些武林人士还是一个不错选择。

那么,该从哪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