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命运
3490200000035

第35章 人间正道(4)

曾源告别他小舅,离开粮食局,顺道来到曲健老师家。曲家大院是童年成长的摇篮,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今日重返故地,心里热乎乎的。

说来凑巧,正好鲁强国和吴影影双双来到姐夫家,为曲健老师奉命即将赴西北人民大学接受培训送行。

曾源向曲健、吴燕燕夫妇说明来意。曲健说:“你来得太巧了,刚才我和强国商量好了,明天上午1时,约请几位好友在北街王家馆子吃顿饭,聚一聚,互相告个别,事毕,你和汪继丰去河州,我去西安,往后再相见就不容易了。这次聚会由我们作东。”

曾源本想说两句客套话以示辞谢,却又想到与曲、吴两家加上鲁强国,彼此关系都非比一般,过分谦辞反倒见外,还是客从主便为好,遂直抒胸臆曲老师想的周到,这个聚会实在难得,太好了!”

曾源见有双双成为新娘子的吴燕燕和吴影影在场,颇有几分拘谨,故作搭讪说:“大姐姐,小姐姐,你们成亲,我没来贺喜,这又要让你们破费,实在太抱歉!”

“源娃,我问你,你把我叫啥哩?”吴燕燕冷不丁儿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奚落曾源,“我说你人也没认下’钱也没挣下,我问你,你把曲健叫啥?”

“曲老师呀,小时候叫他碎爸爸,咋了?”曾源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是装糊涂还是真不明白?你叫他老师,就该叫我师娘才对哩!”吴燕燕自个儿禁不住笑出声来。她这个嘴和她那乐天派性子还真让他招架不住哩。

“这么算过来,我们真要长你一辈哩?”吴影影也来凑热闹,顺道儿讨个便宜。她和鲁强国小夫妻俩同曾源一起长大又同学多年,两小无猜,看得出来现在她姐俩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

吴燕燕大概是为了保持平衡,又转过来挖苦妹妹:“影影,你别搭我的车拣便宜,正经做你的小姐姐吧,不然咱们的源娃将来做了大官,衣锦还乡,要找我算账哩!”

热热闹闹,七嘴八舌,两个新姐妹,一对新媳妇,扮演了这出喜剧的主角;两个新女婿插不上嘴,只是裂着嘴笑,心里头甜甜的。只有曾源权做一名尴尬的观众。

曲家屋里的一幕结束。曲健去师范约请董敏老师,鲁强国陪曾源去联络汪继丰和章希贤。

曾源和鲁强国进人校园,正欲去学生宿舍找汪继丰和章希贤,迎面碰上同班同学叶曼玲走了过来。她新婚不久,穿着考究,淡扫娥眉,浅施脂粉,身上多了几分少妇的风韵。此刻碰到两位老同学,虽略显腼腆,却是分外热情,她绽开笑脸,对曾源说:“听说你已经光荣参军,几时起程?也该告诉咱们这些老同学,好为你饯行,这也是我们那一口子的意思,老同学离校应当好好地欢送一下。”

曾源与鲁强国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觉得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老同学之一,盛情难却,遂以实相告,并约定明日相聚。

曾源与鲁强国找到汪继丰和章希贤,当面约定来日相聚之事即分手。巳是傍晚时候,曾源直奔塔寺巷他二舅李秉孝处辞行。二舅妈特意为外甥蒸了一笼韭黄肉馅、美味可口的包子盛情款待。

二舅听完外甥离家参军的选择,面露喜色:一来解放军是古今少有的仁义之师,国人有目共睹,外甥参军走的是正道;二来外甥好学上进,家境又是如此贫寒,继续留在家里,会耽误孩子的前程,到部队去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又想到曾源妈自己唯一的胞妹辛劳大半生,没有享过一天福,妹夫一生安分守己,如今落得穷途潦倒,身体又不好。外甥此举将来如能有个好前程,全家人就有了出头之日。遂又关照外甥:“到了部队上要给家里常来信,免得我和你大,你妈挂念。”

表弟李平善巳是初中二年级学生,懂事多了,表兄弟俩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亲情难舍,为表示心意,特意将自己心爱的骆驼牌金笔送给表哥作纪念,这在当时当地算得上是厚礼了。

曾源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二舅家,回去早已是夜阑人静,繁星满天。

儿子疲累不堪,倒头便睡。一盡小油灯下,妈妈为儿子缝衣服。由于棉军衣要到临夏后才能领到,此行是穿着便衣去。儿子的衣服已是多处破损,妈妈挑灯夜战,从衣裤到鞋袜缝补多处。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怜天下父母心。

次曰上午,客主准时到齐。曾源和汪继丰行将离开故乡远走,自然是今日聚会的主宾,曲健老师的好友、当年同学们最喜爱、最敬重的音乐老师、新任师范副校长董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作东者为三对新婚夫妇和现任高二班班长章希贤。章希贤受三对新婚夫妇的委托当了今日聚会的主持人。

酒菜上齐:凉盘中有腊羊肉、火腿肉、烧鸡粉、荞粉等南安名吃和鲁强国母亲泡制的辣味酱菜,八盘子热菜,煎、烹、蒸、煮齐全,色、香、味俱佳;两瓶老金徽摆上桌,如此丰盛,这在当时当地可算上乘。

章希贤举怀祝酒:“今日聚会意义有三:一是送曾源、汪继丰同学投笔从戎,报效祖国,欢送曲健老师赴西北人民大学进修;二是欢迎本县有名的教育家、音乐家董敏校长光临;三是为三对新婚夫妇表示热烈祝贺!现在我提意大家举杯,共祝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身体健康,前程远大,生活美满,友谊长存,干杯!”

章希贤接着说:“下面请董校长讲话。”

董敏立起身,即席致词。他讲话依旧像当年那样饱含激情:“同学们,朋友们,记得五年前,还是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今天在座的曾源、汪继丰、鲁强国、叶曼玲、吴影影几位同学参加了师范附小的应届毕业典礼。在会上,我领同学们一起高歌著名的《毕业歌》,窗外风雨飘摇,教室里歌声嘹亮,那是多么令人激动,令人难以忘怀:‘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首歌给了我们豪壮的激情和奋进的力量。同学们,现在解放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虽说我们面前是光明大道,但也不能说没有困难和阻力。人生永远没有毕业时,希望同学们在军营、在学校、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认真思考,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奋斗不息,用坚实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求。”

听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曲健老师言简意赅,提出十个字,与同学们共勉:“面向新世界,甘做孺子牛。”

在座的十人中,唯一的新面孔是叶曼玲的新婚丈夫,县人民政府农林局副局长李士奎。主持人向大家作了介绍,请他讲话。李士奎年约三十岁左右,中等身材,五官还算匀称,只是一颗门牙有些外翘,有点煞风景。他操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灰布中山装披在肩上,列宁帽帽檐上翘,一副老区干部的派头,言谈举止大方中带着不少矜骄之气。

李士奎笑容可掏,颇为谦恭地开了口:“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本人能同诸位相聚,很高兴,也很荣幸。两位同学光荣参军,曲老师去西安学习,都是大好事,我本人并代表我的爱人叶曼玲同志祝三位一路顺风,前程远大;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咱们一回生,二回熟,今后各位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请不要客气’只要政策充许,我能办到,一定尽力满足各位的要求。”他的话不少是官话、套话,但也不乏显示,讨好之意。他向妻子递了个眼色,装出一副抱歉的样子,向大家谦辞道:“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实在对不起,下午我还有个会,要回去做准备,不能奉陪了,请原谅。”他端起酒杯转圈儿与大家分别碰杯,然后一饮而尽,又向大家鞠躬,说声:“请各位吃好,喝好,谈好,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便离席而去。

李士奎走后,大家更是无拘无束,畅谈漫叙: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推盘把盏,开怀畅饮,女宾们柔声软语,进言敬酒,添来不少情趣章希贤请曾源和汪继丰致答词。曾、汪二人低头商量片刻,曾源说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我俩对各位的盛情表示衷心感谢。老师们的教诲,同学们的勉励,我们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下面由汪继丰同学代表我们两人给大家献上一支歌,作为答谢。”

汪继丰立起身,向大家鞠躬致意:“我给大家唱一支苏格兰民歌一一《友谊地久天长》。”

18岁的汪继丰,英姿飒爽,风流倜傥,光彩照人。他音乐天分甚高,从小学到中学无论声乐或器乐方面才能,他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此刻他饱含激情唱歌,更显得嗓音圆润,弦律流畅,唱出了对友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怎能忘旧日朋友,心中能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艰辛到处奔波流浪;我们曾经终日逍遥,荡漾在绿波上,但如今却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我们往日情意相投,我们紧握手,让我们来举杯畅饮,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岁!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

歌罢,章希贤代表主人一方将两本扉页上有同样题词的精装笔记本分送给曾源和汪继丰。

董敏老师的题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去。”

曲健老师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英语作为题词。

鲁强国的题词是同窗十载,友谊永存。”他没有忘记同时签上他和吴影影的名字。

章希贤题写了他的一首即兴新作:“金风艳阳送同窗,酒逢知己倍醇香;高歌共唱解放曲,莫道天涯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