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3489000000036

第36章 五个女儿

妈妈生了五个女儿。大女儿叫顶针儿,二女儿叫手镯儿,三女儿叫戒指儿,四女儿叫耳坠儿,五女儿叫荷包儿。

五个女儿早死了亲爹,妈妈又嫁了第二个丈夫,是个串乡货郎客。货郎客为人刻薄又吝啬:新布,不给五个女儿穿;好饭,不给五个女儿吃;一不高兴,破口就骂:“嗨!可惜了我的白米细面,养活五个赔钱货!”

有一天,货郎客赶早去串乡。临出门的时候,对女人说:“好面取半升,好油打半斤,烙下几张千层油饼,我晚上回家吃。”说罢,担上货担走了。

妈妈打发五个女儿,去场上晒谷子,自己倒扣上厨房门,收拾烙油饼。和好面,生着火,千层油饼摊上锅。刚烙熟了第一张,大女儿顶针儿来了。梆梆梆!门儿拍得响:“妈,妈!开门来!”

“不在场上晒谷子,回家干什么来了?”

“我取簸箕来了。”

妈妈开了门,顶针儿走进来:

“灶火里红彤彤,锅里气腾腾一一妈,您在干什么?”

“给你爹烙油饼哩。”

“好香啊!给我吃一个吧!”说着,揭开锅盖,拿起油饼就吃。妈妈说:“娃呀!你吃就吃了吧,到场上可别对你妹妹们说。”顶针儿答应着,拿上簸箕,走了。

妈妈关上门,烙上了第二张油饼。刚刚烙熟,二女儿手镯儿又跑来了。梆梆梆!门儿拍得响:“妈,妈!开门来!”

“不在场上簸谷子,回家干什么来了?”

“我取筛子来了。”

妈妈开了门,手镯儿走进来:

“灶火里红堂堂,锅里喷喷香妈,您在干什么?”

“给你爹烙油饼哩。”

“好香啊!给我吃一个吧!”说着,揭开锅盖,拿起油饼就吃。妈妈说:“娃呀!你吃就吃了吧,到场上可别对你姐姐妹妹说。”手镯儿笑着,拿上筛子,走了。妈妈关好门,烙上了第三张油饼。油饼刚烙熟,三女儿戒指儿又跑来了。梆梆梆!门儿拍得响:“妈,妈!开门来!”

“不在场上筛谷子,回家干什么来了?”

“我取笤帚来了。”

妈妈开了门,戒指儿走进来:

“灶火里火焰高,锅里香气飘妈,您在干什么?”

“给你爹烙油饼哩。”

“好香啊!给我吃一个吧!”说着,揭开锅盖,拿起油饼就吃。妈妈说:“娃呀!你吃就吃了吧,到场上可别对你姐姐妹妹说。”戒指儿点点头,拿上笤帚,走了。妈妈关上门,把第四张油饼摊到锅里。刚烙熟了,四女儿耳坠儿跑来了。梆梆梆门儿拍得响:“妈,妈!开门来!”

“不在场上扫谷子,回家干什么来了?”

“我取口袋来了。”

妈妈开了门,耳坠儿走进来:

“灶火里热供烘,锅里香喷喷一一妈,您在干什么?”

“给你爹烙油饼哩。”

“好香啊!给我吃一个吧!”说着,揭开锅盖,取出油饼就吃。妈妈说:“娃呀!你吃就吃了吧,到场上可别对你姐姐妹妹说。”耳坠儿笑了笑,拿上口袋,走了。妈妈关上门,把最后一张油饼到锅里,急忙添了一把柴火,想赶快烙熟了,好藏起来。梆梆梆!门儿拍得响,五女儿荷包儿,又在门外叫起来:“妈,妈!开门来!”

“不在场上装谷子,回家干什么了?”

“我取扁担来了。”

妈妈开了门,荷包儿走进来。妈妈把扁担递给女儿,说:“天黑了,快去帮姐姐们担谷子吧!”

“妈!给我个油饼吃。”

“没有油饼,等一会儿喝稀饭。”

“四个姐姐都吃了,单不给我吃一妈!您心偏!”荷包儿说着,眼眶里汪起泪花花。

“唉!”妈妈长长叹了口气,从锅里取出那张油饼给了五女儿,说:“娃呀!就剩这一个了,你就吃了吧。”荷包儿接过油饼,喜笑颜开,吃着。她家的花花狗娃,看见荷包儿吃油饼,抬起头望着。荷包儿撕下一片鸯给它,说:“花花狗娃!油饼真好吃,你也尝尝吧。”

油饼吃完了,太阳落山了,货郎客回家了。货郎客卸下担儿,说:“串了四乡八镇,走遍东庄西村,乏了,饿了,快把油饼拿来我吃。”

“油饼叫你五个女儿吃完了!”

货郎客一听,一肚子的怒气像水滚。嘴里没言语,心里想下一条计。第二天清早,他收拾了砍柴斧子,背柴绳子,又拿了一根棒槌,一张干羊皮,笑嘻嘻地对五个女儿说:“娃娃们!今日个我要上山砍柴山里野花开,山里蝴蝶飞,你们跟我去玩二天吧。”五个女儿一听说上山去玩,好不喜欢。顶针儿提上小篮子,说要摘野果;手镯儿带上小働头,说要挖芍药;戒指儿拿上小铁铲,说要铲香草;耳坠儿背上小背篼,说要拾蘑菇;荷包儿取上小镰刀,说要割柏枝;又叫上花花狗娃儿,说要给她们做伴儿。五个女儿跟着货郎客,高高兴兴出门了。过了九十九个滩,拐了九十九道弯,货郎客领着五个女儿,来到野熊山。“娃娃们!”货郎客说,“我在山下砍柴,你们进山去玩。什么时候听不见我的斧头响,你们就下山来吧。”

五个女儿进了山,山里的景致,别是一重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千种花儿百样鸟;山桃野果压树枝,五色鱼娃儿水上漂……五个女儿,手拉手儿,采花儿,摘果儿,扑蝴蝶儿,斗草儿,高兴得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儿。顶针儿满满摘了一篮野果,说:“我们回去吧!”四个妹妹说:“再玩一会儿吧,你听,爹爹的砍柴斧头正响呢。”她们又向前走,手镯儿挖了几条芍药根,说:“该玩够了,我们回去吧!”三个妹妹说:“急什么,爹爹的砍柴斧头,不是还没停吗!”她们再向前走,戒指儿铲了一捆香茅草,说:“走得远了,我们回去吧!”两个妹妹说:“不远不远,爹爹的砍柴斧头,还听得清楚呢!”她们又往前走,耳坠儿拾了一背篼白蘑菇,说:“太阳偏西了,该是我们回去的时候了!”荷包儿一听,撅起嘴来,说:“你们都寻得了好东西,单叫我空着手回去!”四个姐姐见小妹妹不高兴,商量着说:“那么,我们再走几步吧,爹爹的砍柴斧头,还听得见呢。”她们又朝前走,大家动手,帮荷包儿割了一束嫩柏枝。这时候,太阳落山了,鸟儿回窝了,天全黑了。五个女儿,慌慌忙忙下山来。“梆!梆!梆!梆!”砍柴斧头还在响。她们高声欢叫:“爹,爹!我们回来了!”可是啊,只有山谷的回声,听不见爹爹答应。五个女儿,借着一天星光,仔细一看:只见一棵大树上,挂着干羊皮,吊着木棒槌;山风吹着棒槌摆,棒槌打着羊皮响:“梆!梆!梆!梆!”哪里是爹爹的斧头响!

爹爹,爹爹!你好狠的心肠,忍心丢下五个女儿,在这黑夜深山喂虎狼!回去吧,夜黑山险看不清路;不回去,该到哪里去投宿?

忽然,远远望见山林深处,闪起一点灯火;有灯火,必有人家。五个女儿高兴地说:“去看看吧,只要度过今夜晚,明早天亮,再找路回家。”她们打起精神要进山,花花狗娃,拦在前面,“汪汪汪汪”大声咬。“花花狗娃不要咬,寻见人家,让你吃个饱!”五个女儿手拉手,领着小狗,朝着灯火亮处走,不觉来到一座山洞口。一台一台青石阶,走上台阶,双扇石门单扇开,洞里头有个老奶奶。老奶奶一见五个女儿,大吃一惊:

“哎呀,娃娃们!黑天半夜,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们进山砍柴迷了路,请您老人家,留我们住一宿。”

“哎!”老奶奶长叹了一声,说,“你们哪里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山,叫野熊山;这洞,叫野熊洞。野熊洞里,住着个野熊精。野熊精,不吃人间烟火食,一心专吃过路人一你看那洞口的白骨,堆成一道岭!”

“老人家!您是什么人,为什么野熊精不吃您?”

“我也是叫它抓来的。人老了,身瘦了,只有骨头没肉了一一它才没有吃我,留下给它看家。”

“野熊精上哪里去了?我们怎么没有看见?”

“憨娃娃啊!没有看见就好,要是叫它看见,那还得了!”老奶奶走出洞口,望望天色,说,“野熊精出去抓人,快回来了,你们早点离开这里吧!”

夜这么黑,山这么深,五个女儿啊,该到哪里去安身?

“老人家!野熊精回来,睡在哪里?”

“天热睡凉炕,天冷睡热炕。”

“热炕怎么睡?凉炕怎么睡?”

“热炕睡在大锅里,凉炕睡在石板上。”

五个女儿,悄悄商量了一会儿,对老奶奶说:“老人家,不用怕!请您用五只大缸,把我们藏下,野熊精回来,您叫它睡热炕,我们自有治它的办法……”正说着,忽听洞外大风响,老奶奶大吃一惊一野熊精进山来了,来不及再商量了。她急忙揭起五只大缸,叫五个女儿在缸底下躲藏。花花狗娃没处去,把它藏在灶火洞洞里。刚刚藏好,野熊精就来了。一进洞门,先用鼻子乱闻:

“楚息!楚息!这是什么气味?”

老奶奶说:“想是我脚上的脚臭气。”

“楚息!楚息!这不像你的脚臭气。”

“想是你身上的熊腥气。”

“楚息!楚息!哪是我身上的熊腥气?”野熊精说着,满洞乱找,走到扣着的缸跟前,就要翻开看。老奶奶吓得心里慌,拦又不好拦,挡又不好挡:“唉,坏了!憨憨的五个女儿啊,就要遭灾殃!”就在这紧急当儿,忽然,花花狗娃从灶火洞洞里跳出来,猛扑上去,“汪”的一声,咬住了野熊精的后脚筋。野熊精转过身来,踢了花花狗娃一脚:“我闻着有股子怪气味,才是你这个小畜生!”老奶奶连忙说:“这不知是哪里跑来的小狗,我赶着撵着,它还是不走。”

“它不走,你拴下,明天抓不到活人,我就吃了它。”

“对,天不早了,你睡吧。”

“天气热,我要睡凉炕。”

“外面刮大风,半夜天变冷一你还是睡热炕吧。”

野熊精听了老奶奶的话,就睡在大锅里。过了一会儿,“呼噜噜!呼噜噜!”野熊精睡着了。老奶奶悄悄揭起缸儿,放出五个女儿。顶针儿、手镯儿,抬来几块大石头,沉沉地压在锅盖上。戒指儿、耳坠儿,抱来几捆干柴,在灶膛里生起烈火。荷包儿使劲拉风箱,“啪嗒!啪嗒!”风箱吹火火烧锅,越烧越烫,越烧越热。

“哎呀!怎么这么热呀?”野熊精烫醒了,在锅里大叫。

“别吭声,热一点睡着舒坦!”五个女儿在外面回答。

“哎呀呀,别烧了,把我的熊毛烧光了!”

“不要嚷,不要叫,熊毛烧光换皮祅!”

“哎呀呀,别烧了,把我的熊皮烙焦了!”

“不要叫,不要喊,脱掉熊皮换新衫!”

“哎呀呀!哎呀呀!”就这样,把一个凶恶的野熊精,活活烧死在锅里了。

第二天,五个女儿心里,又起波浪:不回家吧,离开亲娘想得很;回去吧,后父心肠恶得很一左思右想,真是难煞人!

老奶奶见五个女儿为难,便说:“这山,是个万宝山,瓜果、蔬菜、药材、粮食……都能出产。我也是个无依无靠的孤老婆子,你们不如留在这里,咱们一块儿过日子吧。”

野熊精死了,山里平安了。五个女儿和老奶奶住在一起,一心一意,同心协力,开发万宝山。她们抓来野鸭、野鸡、野兔,赶来野牛、野羊、野猪……精心饲养,喂成了乖乖的家禽家畜。她们用小铲小锄,在山坡上开了荒地,种上小麦种上谷。新开荒地土头肥,又引来山顶清泉水,水足粪饱,锄尽野草。麦苗油油绿,谷子拔节高。满山满坡的庄稼啊,长得格外好!她们采来野桑叶,养蚕缫丝;摘来野棉花,纺纱织布;又用野果酿美酒,种下芝麻榨香油;割来藤条编桌椅,砍倒大树盖高楼……吃的、住的、穿的、用的,件件俱全,样样都有。

寒来暑往,过了三年,满山红叶落去,门前桃花又开。五个女儿想念亲人,决定给妈妈捎个信:大姐姐抹下她的铜顶针儿,二姐姐取下她的银手镯儿,三姐姐脱下她的镀金戒指儿,四姐姐摘下她的翠玉耳坠儿。小妹妹拿什么?解下她的锦缎荷包儿。四个姐姐的四样首饰,装在小妹妹的荷包里,又放了几块绸缎碎布,还有一把五谷粮食。包扎好了,叫来花花狗娃,叫它送到老家去……

自从五个女儿离家以后,山外天气大旱,三年无雨。货郎客生意折本了,货底吃光了,杂货担子挑不成了。箱里没一颗米,柜里没一把面,炉灶里生不起火,烟筒里不冒烟。老两口待在家里,唉声叹气。这一天,忽然看见花花狗娃跑来了。花花狗娃,摇着尾巴,把口里衔着的荷包,交给了妈妈。妈妈打开一看:铜顶针儿,银手镯儿,金戒指儿,玉耳坠儿,还有这锦缎荷包儿,正是女儿们亲身佩戴的东西。妈妈高兴得流下眼泪:“啊,我的五个女儿,原来都还活着一这首饰钗环,是说她们身体平安;这粮食碎布,是说她们有吃有穿。花花狗娃!快在前边引路,我立刻去找我的五个女儿!”

货郎客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也跟在后面去了。过了九十九个滩,拐了九十九道弯,花花狗娃前面走,把老两口一直领到万宝山。进了万宝山,满坡满沟,尽是好庄田;牛儿叫,羊儿跳,鸡儿,鸭儿、猪儿、兔儿……满山跑。又看见一座高楼大院,盖在半山腰。

“汪汪汪!”花花狗娃叫三声,五个女儿迎出门,又惊又喜说不出话,流着欢喜的热泪,抱住了可怜的妈妈。啊!离开亲娘三年,今日又团圆!

货郎客站在一边,红着脸儿好羞愧,他悄悄叹了口气,心里想:“哎,过去的事做错了,今天向女儿们赔个罪!”

货郎客认错了,我们的故事讲完了。要问五个女儿款待亲人吃的什么饭?有酒有肉,还有千层油饼一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