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094

第94章 亲自去

对于赵复的身份,徐贵将信将疑.自然也就不会让赵复和高山单独相处,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铁头三看着赵复写信。

高山焦急的说道:“公子,怎么办?”

赵复拍了拍高山的肩膀说道:“放心,都安排好了。待会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找我爹。”

“你爹?”高山乍一听先是不解,转念一想,皇上的爹,不就是先教主?那就是让自己去九泉之下找么?想到此处,不禁两脚一软道:“饶命啊。”

赵复见高山吓得脸都白了,连忙扶起高山说道:“紧张什么,我爹盛文郁又不是如食人恶魔,你带着我的信去,他一定会救我的。”赵复知道,如果不说清楚,高山估计真的以为自己要送他去死。

高山听赵复这么说,然后沉吟道:“盛文郁?”瞬间恍然大悟道:“小的明白。”

赵复还想说点什么,却被负责督促自己的铁头三便不耐烦的说道:“赶紧写信,老子还等着拿了钱去逍遥快活呢。”

赵复看了看这铁头三满脸横肉,一脸凶相,自然不像徐贵那么好说话。如今倒是不担心盛文郁不给钱,唯一要担心的是徐贵会不会撕票。拿起笔,赵复一时之间却又不知道如何下笔。

铁头山见赵复愣在原地,便上前推了推赵复。虽然老大徐贵有吩咐,不能动手,不过看着此人磨磨蹭蹭的,铁头三还是打算敲打一下。

“好啦,我这就写。”赵复嘟囔了一句,便开始下笔写道:“父亲大人台鉴…”

赵复绞尽脑汁的把想要说话尽量的隐藏在内容中,写得太直白怕徐贵看出来,写太隐晦又怕盛文郁看不出来。写写停停的,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就在铁头三快要动手的时候,赵复总算把信写好了。

“交给你老大吧。”赵复说着,感觉刚才那一番搜肠刮肚,着实废了不少脑力,不觉腹中饥饿,便又说道:“给我弄点吃的吧。”

铁头山不识字,但是接过赵复的信却好像看到了十万两银子一样,两眼放光,哪里还管赵复?转身便离开了。

高山见铁头三走了,便低声对赵复说:“陛下,这盛大人真的会出手相救吗?”

赵复心里虽然也不敢肯定,不过,事到如今,也唯有指望盛文郁了。虽然自己是个傀儡,但好歹是个皇帝,这个人情,盛文郁应该会买账的。

想了想,赵复还是有点不放心,便嘱咐高山道:“总之,你要淡定。不要露出破绽,若是让他们知道我的真是身份,那我们必死无疑。”

高山看着赵复,知道此时赵复把性命托付给自己。不觉有些感动,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高山早就把赵复看成自己整整的主人了。坚定的点了点头道:“是,小的明白。”

说话间,徐贵满脸笑容的进来。

见到徐贵,便不再对高山说话,而是对徐贵说道:“徐大哥,信没有问题吧?”

徐贵摇了摇头说道:“公子写的信怎么会有问题?现在,劳烦公子的仆人与我的手下走一趟,等钱到手了,小的便放公子离开?”

“那是当然。”赵复点头,再次拍了拍高山的肩膀。

高山直了直身子,鼓起勇气拿过信,头也不回的便跟着铁头三去了。

赵复看着高山的背影,不禁有些落寞,未知。

徐贵笑着对赵复说:“公子一番劳碌,想必也是饿了吧?小的给你准备了一些酒菜,公子若是不嫌弃,将就着吃点。”

就算是死,也得吃饱了上路,阎王爷不收饿死鬼,赵复如是想,便点头道:“谢谢徐大哥,那我就不客气了。”

…另一边,高山被蒙着头带着走了许久,待到蒙在头上的布袋被拿开之后,高山眼前一晃,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正在距离盛府不远的地方。

“赶紧过去,不要耍花样。一个时辰之内我们不回去的话,你家公子小命就没了。”铁头山退了高山一把说道。

高山自然也不敢耽搁,来到大门前敲门。敲了一阵之后,门房打开门之后,正想骂人,但是一见高山,连忙说道:“高…”

总管两个字门房还没有说出口,就被高山制止。高山低声说道:“带我去见盛大人。”

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盛文郁府上的门房自然也是见过不少大官的,高山自然也是认得的。如今见高山一脸焦急,便也不敢多耽搁,便说道:“稍等,小的这就去通传。”

当盛文郁知道高山深夜来访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小。顾不得许多,穿着便服便在书房中与高山相见。

高山一见盛文郁,便焦急的把赵复写的信递给盛文郁说道:“盛大人,你可得救救皇上啊!”

盛文郁一皱眉,拿过信,拆开一看。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徐贵何等大胆包天,居然连皇上都敢绑架?幸好徐贵并不知道皇上的身份,否则,恐怕此时皇上早就死了。

放下心,盛文郁责怪道:“你怎么搞的,皇上年轻,行事不免有些欠妥,你怎么能由着皇上随便出宫?”

高山无言以对,只好说道:“盛大人,救皇上要紧,那歹人说了,一个时辰之内见不到银子,便要把皇上…”

盛文郁没有说话,此时心中自然是开始权衡。皇上毕竟还是皇上,花十万两买个人情也不亏。只是,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完,一旦事情让刘福通知道了。说不定会扯到自己身上。想了许久,盛文郁说道:“我亲自跟你去一趟。”

高山心中焦急,但是也不敢打扰盛文郁。当盛文郁说出要亲自去一趟的时候,高山悬在半空的心总算落了一半,连忙点头道:“如此最好,盛大人亲自去,一定可以把皇上救出来的。”

“管家!”盛文郁叫过管家,便吩咐他去准备银子。虽然字宋朝以来,民间便出现了类似支票的交子,到了元朝,更是出现了官方发行的银钞。但是,到了末年,灾荒不断,战乱连连,真金白银自然又再次变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十万两白银,便是一万两黄金。对于盛文郁来说,不算什么,府上就有。趁着管家准备银子的时间,盛文郁换了一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