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082

第82章 大义

好不容易赵复总算熬完了痛苦的讲经。以前没有比较,就自己一个学生,好坏宋克都得受着。所以赵复也就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郭宁的出现,让赵复彻底的无地自容。这个生理年龄比自己小两岁,实际年龄比自己小十岁的女人,兼职就是个天才。记忆力出奇的好,宋克只要讲过一次,郭宁便能够记住。而且,真的就能举一反三。到了最后,变成了宋克在一边看着,而赵复则像一个后进生一样,让郭宁帮扶。

“真想来根烟。”用过了晚膳,赵复郁闷的坐在寝宫前的台阶上,不由的感叹道。说起来也是奇怪,自己以前也是抽烟的,不过,穿越之后,倒是无阻碍的便戒了烟。大概是这身体对尼古丁没有依赖。

不过,此时,赵复却非常的想抽烟。

“陛下,您刚才想要什么?”高山已经习惯了赵复嘴中说出的新鲜词,比如宵夜、电视等,现在又来了烟。这莫不是生火时的烟?

看了看高山,赵复苦笑。虽然赵复不是个历史学家,但是抽烟方面也算是半个行家。最起码,赵复知道这烟草原产自南美。最早要到十六世纪初,欧洲航海大发现,烟草先传到了南亚一带种植,到了十六世纪中叶,烟草经由南亚传入闵、浙一带。

十六世纪?赵复虽然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如今所在的年份,但是,大概知道自己处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这么一算,起码还有两百年才有烟,到那时候,自己恐怕早就成了灰了。

“不行!”赵复突然站了起来,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抽到一根烟!不就是南美洲么,哥伦布靠着几条破帆船都能发现美洲。旁的不知道,华夏的造船技术一直到十七世纪还是领先世界的。

若有一统天下之日,我定要乘风破浪,到处看看!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激动了几分钟之后,赵复有开始有些失落。自己现在连郭宁都比不过…

高山看着赵复一惊一乍的,不免有些担心。

“陛下,您怎么了?”高山担心的问道。

“额”赵复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朕没事。”

七百里之外的太平城,朱元璋一脸深沉的看着眼前这个不似人形的人,姑且称之为人。

“李公子”朱元璋淡淡的说道:“希望这一次你没诓我。”

“杀…了…我”说话的是李胜。此时的李胜,气若游丝,全然没有了之前的模样。

原来,就在朱元璋攻克太平的当夜,朱七便带着李胜来到了太平。看罢了朱文忠写的书信之后,朱元璋又询问了一些详情。

朱元璋思索了一夜之后,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拿李胜换回朱文正,因为,李胜本身的价值更加的诱人。作为一个长期替元廷办事的中间人,李胜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家产,寻常没人敢动李胜,以来是忌惮元廷的报复,而来也是怕找来不必要的争夺。

如今却不一样,李胜是在毫州失踪的,朱元璋完全可以撇清关系。当然,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得了李胜的家产之后,在拿李胜换回朱文正,不过,如此一来,便会暴露自己得到李胜家产的消息。

“重八哥”这是,汤和神色匆匆的进来说道。

“找到了?”朱元璋没有回头,而是冷冷的看着李胜。

汤和点了点头说道:“找到了,那些金银就藏在徐州的一处宅院里。”

汤和此时看着已经不似人形的李胜,心中不由的有些担心。李胜的事情,只有朱元璋和汤和知道。因此,汤和自然也知道,想要救回朱文正,李胜就一定不能死。但是,看着模样,就算朱元璋不杀李胜,恐怕李胜也没几天活头了。

叹了一口气,汤和不禁感叹。这李胜正想不开,为了守住那些金银财宝,居然报了两次假地方,想要蒙混过关。

朱文忠所说的那位来俊臣后人,对于祖上传下来的那套唤作十八层地狱的十八式酷刑可谓是用得得心应手。足足到了第十三层地狱,李胜说出了真正的藏宝地点。与其说是为了保命,不如说是受刑不过,急于求死猜供出的。

“有多少?”朱元璋见已经找到了李胜的家产,便问道。

“大概,总数有十五万两黄金。”汤和说道。

“好”朱元璋说完,看了李胜一眼,然后说道:“李公子,放心吧,既然我们也算是朋友,我会给你一个痛快的。”

“重八哥”汤和见朱元璋这么说,便阻止道:“文正还在李思齐手上,若是把李胜杀了,这文正可就就不回来了。”

“哼”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道:“他那时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汤和并不退缩,而是说道:“大嫂要是知道了,指不定会有多伤心的。”

说起马氏,朱元璋不禁又有些心软。的确,自己与马氏成亲也有几年了,之前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朱文忠和朱文正既是自己的子侄,又是养子,马氏自然视如己出。之前听说朱文正失踪了,马氏便哭晕过去了。如果这一次知道自己不救朱文正,怕是要怨恨自己了。如今马氏又有身孕在身。

“你不说,她怎么会知道?”朱元璋沉默了许久,严肃的说道。

“重八哥”汤和仍然不死心,想要继续说点什么。

朱元璋一摆手阻止道:“好了,难道我不知道吗?但是,这李胜绝对不能放回去。不然,这笔钱我们得到手也藏不住。这一次,虽然打下了太平,得了许多军需粮草,但是,军队的伤亡也很严重,若是没有这笔钱,想要即攒够势力攻打应天,起码要两年。”

汤和自然知道朱元璋说的都是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重八哥,我知道。”

“小和”朱元璋语气稍微缓和道:“我比你还心疼正儿,但是,我不能为了救正儿,而辜负了跟着我的大家。我已经收到消息了,刘福通已经下令让李喜喜从山东退兵了。没了李喜喜在山东的牵扯,元廷便可以集结大军南下,如果没有这边钱,我们根本不能在元军南下之前恢复元气。”

“我知道了”汤和并不怀疑朱元璋说的话。一直以来,朱元璋说什么,汤和信什么。朱文正虽然重要,但是比起一起起兵的众人,大义当前,朱元璋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