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041

第41章 刘福贵

且不俗俆贲如何口吐莲花忽悠李氏。如此同时,毫州城红巾军大营中,刘福通在帅帐中与一人相对而坐。

只见这人一身戎装,身材高大。长得与刘福通有几分相似,唯独脸上的一道刀疤,由上而下横亘整个脸庞。让人看了不禁有些心惊肉跳。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刘福通的幼弟,刘福贵。大宋国权平章政事。军队的第二号人物。

“福贵啊,这一次你去屯田募兵,辛苦了。”刘福通说道。

刘富贵微微一笑,脸上的刀疤便跟着蠕动起来,活像一条蜈蚣。:“大哥,以后这打秋风的事情,你就别让我去做了。我做不来。”

打秋风,其实就是搜刮粮食。当时天下大乱,起义军占领了长江沿岸,截断了南北同路。元末之时,北方的粮食产量并不足以自己,每每都是要通过南方调运方能解决。如今南北不通,北方所需的粮食只能依靠海运。

然而,当时的海运并不发达,就算有重兵押运,夺得了起义军,却又躲不过海上的风浪。十石粮食起运,到了北方,能有三石便不错了。

一来得不偿失,而来义军四起,元廷便也顾不得这田税。只是,元廷不收,起义军确实要收的。经常是这一家收完,另外一家又来。没有定数,也没有节制。农民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如以前。

刘福通说的屯田募兵,其实便是打秋风搜刮粮食。募兵则是挑选逃荒难民中健壮的男丁冲入军队。

“呵呵”刘福通并不以为然,刘福贵是自己的幼弟。从小就是个直肠子。而且,刘福贵曾经不止一次救过刘福通的性命,刘福贵脸上的那一刀,便是替刘福通挨的。“福贵啊,这事派别人去我不放心,所以就麻烦你走一趟。”

刘福贵却不以为然道:“大哥,咱们兄弟多年,我还是比较喜欢你以前坦荡的性格。我知道,你指使我出去,是相对杜先生下手。你是我大哥,我不能说点什么。我也是等杜先生死了才回来。”

“福贵,你…”刘福通脸上有些不悦。杜遵道这三个字,是刘福通的禁忌。寻常人若是在刘福通面前提起,刘福通定时会大发雷霆的。只是,面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刘福通却发作不得。

刘福贵见大哥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大哥,咱爹死得早,是娘辛苦操劳拉扯我们长大的。后来娘也死了,是你一人承担起了家中的重担,若是没有你,我怕是早就饿死了。”

刘福通见刘福贵这么说,也不好打断。只能静静的听着。

“娘临死的时候,让我听你的话。这么多年,我也都听你的话了。”刘福贵说道。

“嗯,福贵”刘福通见弟弟说起往事,不觉也有些感触。点头道:“这些年若是没有你,我恐怕也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了。咱们是兄弟,同富贵共患难。大哥不会亏待你的。”

“但是”刘福贵话锋一转道:“我一直都记得娘说的话,大哥你倒是忘了。”

“什么意思?”刘福通疑惑道。

“娘以前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有情有义,小时候你也常带我去听书,我最记得的就是说起隋唐英雄传,瓦岗寨里的十八条好汉。大哥,你和杜先生当年同在教主手下,也算是至交了。”刘福贵说着,不禁有些激动。

“福贵”刘福通认真道:“我知道你义气,这杜遵道教过你读书写字,你便一直尊称他为先生。不过,我和杜遵道,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这一次,不是我死就是他亡。”

刘福贵见大哥这么说,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哥,你和杜先生,我肯定是支持你的。我并不是埋怨你杀了杜先生。不过,你有必要赶尽杀绝吗?”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朝堂上的斗争,比起战场上的厮杀,除了不见血之外,一点都不逊色。”刘福通淡淡的说道。

“大哥!”刘福贵一拍桌子说道:“这杜先生的幼子才六岁!我还是他的干爹!”

这一声动静很大。下一刻,刘宇便带着几个卫兵冲了进来道:“爹,怎么了?”

“下去!没看我我和你叔父再说事情吗?”刘福通怒道。

刘宇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叔父。他自然也知道叔父的脾气。便一躬身道:“是,爹。”说完,便带着卫兵出去了。

“大哥”刘福贵此时有些沮丧的看着刘福通问道:“若是有一天,你觉得我栏你的路了,是不是也要对我下手?”

“福贵!”刘福通上前一步,一把拔出刘福贵随身的佩刀递给刘福贵说道:“你要是不爽,你就给大哥一刀。”

刘福贵拿着刀,愣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最后,把刀扔在低声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为了你,我不怕死的。”

刘福通摸了摸刘福贵的头然后点头道:“大哥知道。全天下人都可能害我,但是只有小弟你不会。若是真有那一天,大哥宁可让你杀我。到了九泉之下,我也好跟爹娘交待。”

“大哥”刘福贵扑倒在刘福通的怀中哇的哭了起来道:“我杀了这么多人,从来都没有做过噩梦。但是,这一次,我总是梦见杜先生,还有文儿。血淋淋的,我害怕。”

刘福通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小弟看上去强悍无比,但是内心却还是个小孩。这么多年的浴血厮杀,始终没让刘福贵变得铁血心肠。关键还是刘福贵心里过不去,若是过得去,杀了人刘福贵还能枕着尸体睡觉。

哭了一会,刘福贵擦干了眼泪然后说道:“大哥,我求你一件事。”

刘福通看着刘福贵说:“你是让我放了杜家的老管家是吧?”

杜遵道一家老小都被杀绝了,唯独杜家的老管家杜威一家一直被刘福通软禁起来。因为,坊间盛传,杜遵道私下藏了一笔金银。杜家人死活不松口,刘福通无计可施,唯有留着杜威一家,看能不能问出什么线索。

“这样做,你就感觉舒服点?”刘福通认真的问道。

“是”刘福贵点头道:“是的。”

“好!大哥答应你。”刘福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