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103

第103章 璞玉

胜利者的荣耀,是失败者的尸体堆积而成的.打仗,就会死人.敌人会死,自己人会死.所不同,只不过胜利的一方死的比较少.

朱元璋带着常遇春行进在撤退的路上.这一次负责假装被打败的是花云.

“老大,你让我回去跟着花大哥吧。”常遇春喋喋不休的说着。

这些日子的相处,朱元璋深知常遇春此人就如同一块璞玉,未经打磨,却已经光彩夺目。一旦琢磨出来,常遇春便会是一位足以与徐达匹敌的将领。

常遇春是难得的先锋。先锋者,一往无前也。这样的人,只能打胜仗,胜仗打得越多,能力就越强。所以虽然常遇春资历最低,但朱元璋并没有让常遇春去担任这个败军的绝色。

而且,以常遇春的心性,怕是也不会乖乖的撤退。倒不如花云,花云虽也有绿林好汉的作风,但却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令行禁止。

朱元璋回头望了望身后的营地说:“跟着我,待会就有机会让你杀个痛快。”

“真麻烦,打仗就是两军对攻么,这天下就没有我冲不过去的敌阵。”常遇春抱怨道。

“常遇春”朱元璋要有兴致的看着常遇春问道:“你说,这打仗,是为了痛快,还是为了赢?”

“痛快了自然就赢,赢了自然也痛快。”常遇春答道。

“不对”朱元璋摇头道:“如果让你担任败军,守军刚冲过来,你必定是会反冲过去的,以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能够击溃来偷袭的守军,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趁机掩杀过去,一路往徐州城门杀过去啊”常遇春说道。

“骑兵虽快,自然可以躲避箭矢冲到城下,然后呢?你的马能爬墙么?还是你打算用手中的刀把城墙砍倒?”朱元璋问道。

常遇春皱了皱眉头,这些自己倒是没有想到。“这夜袭的军队被我击溃了,自然就会往城里逃,我可以趁着守军开城门放他们进去的时候冲进去。这样就不用工程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能够想到这一点,证明常遇春不笨。只是,欠缺了一些经验罢了。便有耐心的说道:“你这么说也对,不过如果你是赵均用,明明知道败军之后的敌军穷追不舍,打算趁着自己开城门的时候冲进来,你会怎么样。”

“我….不会开城门”常遇春低头,朱元璋的这句话让常遇春意识到了自己计划的缺陷。对啊,赵均用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为了这点人马而冒着城池被攻破的危险来救?

朱元璋解释道:“除非,是赵均用自己被困在城外了。所以,我们才要假装败退,把他引出来。”

常遇春恍然大悟,但片刻,一个疑问有从心中生气,便问道:“老大,我不明白。你凭什么就笃定赵均用一定会出城追击?”

朱元璋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也要了解敌人。赵均用此人,反复无常,好大喜功。而且,他刚投降了元廷,必定是想要做出点成绩的。如此,他才能在元廷的面前多要些赏赐。”

说着,朱元璋指了指自己说:“我这么一大块肥肉,他不可能会放过的。”

然后朱元璋又指了指常遇春说:“而你,就是守护我这块肥肉的恶犬。”

就在此时,身后突然火光四起依稀能够听到喊杀声。原来,韩三和手下的三千人马,人衔枚马裹蹄的悄悄靠近红巾军大营。待到还有不足一里地的时候,便开始上马冲锋。不得不说,韩三还是有些本事的。

如果不是胡大海早有准备,等守备的士兵听到动静的时候,韩三早就已经冲到了跟前了。一切正如胡大海的安排一般。

花云带着一队人马,稍微抵抗了一下,便开始撤退。大营中的一切事物,自然都是没来得及带走的。

韩三甚至都不敢相信事情会发展得这么顺利,也顾不得约束手下的士兵不要哄抢物资。便点起了火作为信号。

城中的赵均用也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火光一起,便只留下几百士兵防守徐州,带着大部队就冲想红巾军大营。

…一阵由远而近的喊杀声,这般架势,想必是徐州的守军空巢而出了。朱元璋勒住了马绳,回过身来对身边的常遇春说:“你看,蛇出洞了。”

常遇春闻听此言,不自觉的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越是这样的场景,越是让他兴奋。

朱元璋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说:“等等,蛇离洞还不够远。现在伸手去抓,蛇肯定就会缩回去的。”

常遇春强忍着心中的冲动,喘着粗气,活像一头被捆绑住的猛兽一般。只等待锁链松开,便凶猛的扑向猎物。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元璋估摸了一下时间,此时胡大海应该已经完成布置了,左右两翼的部队应该已经展开了。

朱元璋坚定的说道:“去吧,不用客气!”

“架!”话音刚落,常遇春便向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身后的骑兵队也纷纷跟随。朱元璋留在了原地,看着常遇春带领这骑兵冲锋,不觉也有些激动。

曾几何时,朱元璋也曾经如此冲锋。那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小兵,敢于冲锋并不是因为勇敢,而是为了吃饭。如今吃饭问题解决了,自己大小也算是个人物,自然便不再亲自带队冲锋。

常遇春却不一样,他天生就嗜血。杀人就是他的兴趣。这样的人,无论身居何等高位,依旧都会带头冲锋。

“元帅”这时候,冯国用骑着马走了过来说:“这常遇春着实了得,回去之后是不是应该正式给他封个官?”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不急,此人可堪大用,只是还没有成长起来。此时给他封官,怕是会妨碍他的成长。等他真的成才了,我自然不吝官爵。现在还是先把他留在身边多加琢磨。”

冯国用微微点头道:“元帅所言极是。”

朱元璋看着冯国用,认真的问道:“国用,你是个读书人,在老家应该也认识些读书人吧?你看能不能帮我多找几个有才能的人?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冯国用答应道:“嗯,人倒是认识不少,我试试。不过,我觉得,谋士,在精不在多。我引荐几个,元帅自己挑选,可好?”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