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窃听独激昂
34750900000086

第86章 回路难行

十二月,该金国强回赤北空山照顾母亲,可是,他是一个房奴,顾虑太多,压得直不起腰,抽不出身,哪有时间回去照顾老人呢?

但是,母亲病得要死了,做儿女的必须回去照顾。敬一份孝心,为一次人子。如果,金国强夫妻回赤北空山照顾母亲的话,请问,那一个公司同意他们带薪休一个月长假?那一个公司为他们保留职位?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申城,有几位企业家把员工的孝道看作是人性的善良?如果,金国强夫妇不回赤北空山照顾母亲,中华传统美德不原谅他们也就罢了,关键良心不宽恕他们,因为他们还没有彻底进化成冷冷的机器人。虽然社会对养老、孝敬、感恩、亲情------,此类话天天在说,月月在唱,年年在吼,甚至权威部门高调呼出:“不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行为。”那又怎么样呢?

就说金国强,他从申城到赤北空山有两千公里路程。坐飞机至少要一天半,还千万莫误点,坐火车至少要三天。请问,他是星期六回家呢,还是星期天赶回来上班?还是依赖那可爱的年假回去陪伴老人?

如果,金国强离职不干了,洒洒脱脱回赤北空山孝敬母亲,按揭贷款拿什么还?银行打上门且不说,赵桂芝首先接受不了。孩子不能因为她吃官司啊!与其让金国强带着包袱回去孝敬老人,还不如不回去。对父母最好的陪伴就是让他们病无牵挂。

每一个儿女对母亲的那份感情永远无法抹去。金国强同样承受着良心的折磨。真正的棱镜门窃听器时时刻刻鞭策着他(人在做天在看):“你个畜生,那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啊。你不回去照顾母亲,谁回去照顾母亲呢?”

哥哥姐姐也乐意替他照顾母亲,也没责怪他。赵桂芝也没说他忤孽不孝,也挺理解他。总言之,大家都很同情他,甚至劝他不要回家照顾老人。

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说得好听做得不咋样的社会里,压力不竟来源于工作,生活,还有社会评论。尤其社会评论极为刺耳。人们不会因为你穷而孝敬老人理解你,人们不会因为你富不孝敬老人而远离你,这个社会已经沦丧为与畜生交配了,还有什么值得议论呢?

大家不竟要问:没有金钢钻,为什么要揽瓷器活?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买房。这样高大上的奢侈品,是他这样的人消费得起的吗?

回头看看第三十章《默泣起点》就知道金国强为什么要买房。当年他出门的时候,赵桂芝要他忘了毕业本本,要他重新做人,要他跟着时代走,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打转转。

一九九九年金国强来到申城,一晃十年过去了,开始奔四了,正是花钱的时候。他不买房孩子那里上学去?学校不但说他是居无定所的游民,而且自己也会说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外地鸟。如果留在赤北空山,第九十三回《窃听黑屋》里赵桂芝已经说过:全村原来一万四千人,现在仅剩下一千多人了,并且都是老人,凑不齐二十四个壮汉抬那副大棺材了,年轻人都离开了。不但没有工作,而且学堂也没有了,孩子读书要走十几公里路。请问,金国强该怎么办?

下面是我在监听器里听到的一段话。如下:

金如山:“爸爸,老师今天又说了,外地人早些回去读书,这里的教材和老家的教材不一样,将来没法高考。”

恶心的窃听器悄悄地对金如山说:

“到我们那里去高考,免去一切税费。”

金国强:“你好好读书,万一明年可以异地高科了呢?别到时候拿不出像样的成绩来哈。”

金如山:“爸爸,您安慰自己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安慰我呢?爸爸,别说您撑不住了,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撑不住了。书读得再好有什么用?清华北大还不如蛋大。”

无话不说的窃听器道:“就是,读那么多书干嘛呢?赶紧排队买果果手机玩游戏。”

金国强:“不许胡言乱语。我现在不正在积分嘛?!只要积够分,你就可以高考啰。”

唯恐天下不乱的窃听器道:

“那不是高考,那是高科后面的一道曲线,也就是另当别论,高职院校。”

金国强:“金如山,我给你说过多少遍,你只管念好书,到时候有你高考不就行了么?”

挑拨离间的窃听器笑着说道:

“金国强,你就吹吧,你就骗吧,就你一个中专学历,还撕了,能积满一百二十分吗?你要是积满分黄花菜都凉了。金如山,赶紧撤回农村。”

金齐山:“爸爸,我想回老家念书。那里不但有爷爷奶奶,还有我童年的尊严。”

幸灾乐祸的窃听器悄悄说道:

“金如山,就是这么跟他干。如果他不同意,你就上去揍他。”

金国强:“你胡说八道什么?你从那里弄来的谬论?”

无事不干的窃听器道:

“金如山,上去揍他,上去揍他呀。你揍不过他?好,我马上叫人给你空投枪支弹药。”

金国强对金如山一顿吼,然后又后悔似的说道:

“村里学堂并到乡里,乡里学校并到区里,区里学校并到县里,你上那里读书?”

金如山:“爸爸,这正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嘛。”

金国强含着眼泪,摸摸儿子的头,哭笑不得的说:

“如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好好读读,那是曙光,我们农民工熬到头了。”

窃听器一边往门外撤,一边说:

“金国强,你最不是一个东西,只知道骗自己儿子。”

对了,凡是正能量听不见窃听器的声音,只有阳奉阴违、心胸狭隘、鬼计多端、尤其鸡肠小肚的人,才能听见窃听器胡说八道。

金如山望着窃听器远去的背影,迷迷糊糊说道:“丘西不读书也成了画家。”

大家也许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本来使劲儿念书,但是先生泄气了。他说:“教得再好,也不能在这里高考,功劳归谁呢?九年义务教育嘛,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

就是这一套拳法把专心致志的孩子和满腔热情的家长打得疲惫不堪,还整出一套梅花桩:“一张申城试卷,一张江浙试卷,一张广州试卷,一张首都城试卷,一张东三省试卷,还有一张全国卷。”几十张试卷就像几十个巴掌打在孩子们和家长们胸前背后,震得大家七窍冒烟,满口冒血。就是这几十种试卷击垮了万万千千打工子弟读书的梦想,就是这几十种不同待遇让无数孩子长期留守在农村,就是这几十种各地制度让孩子们梦飞梦灭。最可爱的是:孩子们一颗干净的心灵一进入学堂就沦为本地鸟外地鸟了。

在这里读书考不了那里的试卷,在那里读书考不了这里的试卷。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教育模式,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感情,让孩子们读得没精打采,让老师们教得心不在嫣。金国富在郸城背《新华字典》,宛如东风吹过麦田,没什么益处。

农民工辛苦一辈子不为天不为地,只为儿女读上书,只为儿女比他们有教养、有担当、有文化,可是农民工累死累活不但不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个城市的温暖和快乐,关键这个社会不够理解他们,总以为他们是偷吃城市骨头的饿狗。其实,农民工不但把青春洒在最苦最累的工作上,还把热情奉献给了所在城市。他们陌生了亲情,疏远了故乡,打一辈子工连个窝都没有,又是何等无奈!

下面是我从窃听器里听到的一段对话,不管恰当与否,写在此,以供大家参考:

“你是那一年来申城的?”

“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一个圈的时候就来了。”

“该成家买房了吧。”

“没有!”

“可惜呀,现在难了。”

“就是买不起。”

“打一辈子工窝都没一个,悲哀啊。”

“悲哀的--。”

其实,真正的悲哀莫过于在自己理想的翅膀上缚上磨盘。难道在自己翅膀上缚上包袱的人只有金国强一个人吗?

既然选择按揭,就得讲诚信——按时按数还贷款,一分也不能少。出门在外,诚信问题间接或直接的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一个有教养的家庭。

在北上广有房子有车子,了不得,不得了,这就是社会评价。人类的崛起不只是物质世界更加富裕,而是精神世界有了更牢固的信仰。人手几套房子,几辆车子,无数情人------,那又怎么样?

哦,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真才实学。在北上广有房子有车子算是给祖宗挣了光!也就遮住了一切龌龊!

但是,金国强还是翻不过良心这道坎:“娘只有一个,生养他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年老病了,就是天上下石头,吕大头空投炸弹,也要回赤北空山照看老人啊!就是银行拆他们家门窗抵押贷款,也要回老家看望母亲,就是从此失业当叫花子,他还得回老家见母亲最后一眼。

金国强弓着背,拉着房车,站在斜坡上身体不停的颤抖,在斜坡上大汗淋漓。我在窃听器里发现这样一段对话,如下:

“房贷还清了,我娘早化成土啦。”

“来回开销、耽误一月不说,关键丢了工作,房贷拿什么还?”

毫无人性的窃听器道:

“你穷没人说你孝道老人而光荣,你富没人说你不孝道老人而羞耻,这个社会已经沦丧为畜生,千万莫回去。”

“娘等不起我们啊!如果再不孝敬老人,什么时候孝敬?没机会了!”

“哎!谁叫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无事不做的窃听器道:

“偏莫跟他回赤北空山!如果他要强迫你,你就跟他离婚。房子车子各人一半。有了钱,你可以找帅气年轻的宋哥睡,老好玩了。”

“不管什么时代,孝敬老人是每一个儿女应尽得责任和义务。”

“这要人命的房贷,------。”

金国强抢着回道:“不能为了房子爹娘都不认啊!”

窃听器急了眼,朗声吼道:“上去揍他,上去抓他脸。”

“谁说不认爹娘啦?谁说不认爹娘啦?她不是还没死嘛!”

幸灾乐祸的窃听器道:

“对,对,对,就是这么跟他干。要不要隐形轰炸机?我马上发信号给棱镜门吕大头,他可以为你空投枪支弹药。”

“难道直接去奔丧吗?”

“人都得老,都得死。你娘不是说了‘多伟大的人都得进去吗?’死了解脱了,活着的呢?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还配养孩子吗?”

挑拨离间的窃听器道:

“把孩子给他,上棱镜门吕大头公司来当前台客服。”

“我咋就不配养孩子呢?我们不但脚脚手手结结实实,说话还铿锵有力嘛!”

“我的天啊!”金国强仰天长叹,“苍天啊,母亲还有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孝敬?再不去,是不是注定是一场遗憾?”

窃听器见事情扇动得差不多了,悄悄对金国强老婆说,“宝贝,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马小姐的电话号码我已经放在你包包里。”

一边说一边往外撤。

不能再等了。赵桂芝已经注射过止痛剂——杜冷丁。它虽能止疼,据说那药剧毒无比,对身体是莫大的伤害,离死亡只在一线之间,金国强发出禽兽般嚎叫:“管他妈什么票子、房子、车子、儿子、娘子,回,我要回赤北空山!我要见我的母亲!”

当金国强一行人赶到赤北空山的时候,金国泰刚打开装满东西的柜子,他老婆一直注视着柜子里的东西,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