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窃听独激昂
34750900000041

第41章 孤儿学艺

丘西,你能看见这段叙述,一定是锚铁在想你。是你教会我勤奋向上。记得我们合住的小屋么?记得林诗音的画像么?记得一个人读书一个人画画,隔壁偷电把保险丝烧了,你摸着黑夜说的那段话吗?

“有电我们读字,莫电我们读心。”

离开首都城后,每年我都写信给你。二十年来,从未收到你回信。丘西,我没有怪你,也没有恨你,因为我从来就不相信你不认字。

丘西在首都城做事艰难,众所周知,但赤北空山赐给他足够勇敢和力量,在极度困苦中,稳稳的站住脚,从贴身衣兜里摸出赵桂芝那张纸片,认真领会它的精神,再加上扫地炼成的强大内力,身体像燃起熊熊烈火,致使内燃机冒出股股白烟,强大的内动力拖着满腔热情,从建国门出发,沿着地铁一号线,一路长鸣,然后在天安门站下车,迎接升旗,日复一日。

金国平要他在四年后自立。就像草原上的狮子,寻找自己的生活去,也是赤北空山儿郎长大后必须作出的选择。当时,金国平这样说道:“丘西,你要么找一位师傅学点技术,要么在我单位上班做个员工,但是四年后,你必须离开我寻找自己的生活去,没有商量的余地------。”致使丘西感到痛苦。锚铁认为金国平家大业大,连一个孤儿也不肯伸出援手,觉得他太不是个东西,盛怒之下,辞职回家。

人生年轻,不理解金国平一番良苦用心,总以为他做人歹毒,不知人情世故,给丘西打抱不平,转身离开他公司。丘西在心里一边抱怨金国平绝情薄义,一边为自己加油打气找出路。

这个世界,还缺什么?想来想去,这个世界什么都不缺!尤其不缺多才多艺的人。如果非要说这个世界还缺一个人才的话,那就是缺一个比吕大头还要利害的人,能一口气能把牛吹爆。丘西要是有这个本事,外交部长牛水灵就要下岗,CEO吕就要派无人机来威胁,监听器早就把他聪明才智窃取下来,转身买个好价钱。如果丘西有这个本事,他还缺工作吗?金国平不要他自立,他自己都要自立。金国平就是用九头牛加两只老虎也无法拉回回心转意。可是,丘西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就像一只羽翼未满的小鸟,飞不起来,捉不住虫虫,拿什么在四年后自立?如果金国平非要丘西自立也可以,但是得问问他,他所说的自立是什么样的自立。丘西在心里问金国平的话,我在窃听器里找到了,就念给大家听:

“三伯,四年后,您的公司能开到月球上去吗?如果您做不到,一个只读过三年小学的丘西也就做不到;不是丘西跟您金国平胡搅蛮缠不讲道理,不是丘西赖着您金国平不走,也不是丘西不识好歹——促使我立志成才。丘西的确无法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文凭丘西没有文凭,要技术丘西莫得技术,要蛮力倒是有一身,搬砖建房可以,修路铺桥也要得,卸船扛货也没有问题;但是,三伯,您得给丘西说清楚,您所说的自立是什么自立?是要丘西自立当山大王呢,还是要丘西自立开公司?难道您要丘西孤军深入?丘西可不是霍去病大将军,莫得那么大的本事。三伯,如今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已经够自立了,您还要丘西怎么再自立?您所说的自立是不是这样的自立:就是老太婆老太爷摔趴在地爬不起来,要他们自己爬起来的自立么?如果是这样的自立,丘西宁死不从;如果真是这样的自立,丘西在赤北空山的破房子里早就自立了,奶奶就不会把丘西养大送到首都城来找您,也就不要您教丘西自立的事-----。”

丘西也只有在心里这样问问金国平,甚至想都不敢多想,独自发发闹骚也不行。因为他没有资格顶撞金国平,因为他不是金国平的儿子。他早出晚归,故意拖延时间不见金国平,迟迟不作金国平回答,只想拖一天算一天,拖荒了最好。

丘西喜爱画画,又不敢给金国平说。他不知道画画算不算手艺,给金国平说了,他会不会说他自不量力。追求艺术的人,不但人长得艺术,满身上下都是艺术细胞,而丘西有什么?一个赤北空山孤儿。他除了一身力气,什么都没有。他在家放牛的时候,喜欢用泥块在石板上画天上的飞鸟,低头吃草的黄牛,将军崖的飞瀑,野猪林的奇石,锦山崖的吊瓶花,赤北河的小鱼,------。没有人说他画得好,也没有人说他画得不像,只有那高高悬挂的太阳,把大自然神奇力量潜移默化注入他的身体里。但是,他永远也不知道太阳对他褒奖。转瞬间,日月和雨露又把他画画的石板刷得新亮,又给他一个崭新画画平台。他只有独自在石板上画画,独自欣赏。将天空的谧静,比拟心中的谧静,将山花的美丽,比拟心中憧憬,将石板坚硬,比拟坚强的心,他将蚂蚁视为模特儿,小鸟当作知己,和大自然面对面交流,便感到快乐和轻松。为了试试自己这块朽木能否可以雕刻。他悄悄在学校报了名,学习画画。当老师得知他是个小学文化,又是个外地人的时候,在这个金钱社会,杨校长退还他全部学费,苦口婆心劝他出校门谋生。实属大城市背后的仁慈。一个艺术的殿堂,怎么容得下一个新时代的文盲呢?

学校赶丘西出校门,要他滚得越远越好,最好滚出首都城。没有本科,博士,硕士学位,像丘西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垃圾么?

丘西当时在心里想:“猿人是什么学历?他们没有学历!但是他们有勤劳,他们有不断进取的心,他们有站起来直立行走的勇气,经过几千年,他们脱去一层皮毛,终于站起来了,用两条腿走路了,这就是学历。”丘西像牛水灵一样,耍起了横,抱住杨校长办公桌的一条腿,仰着头,眼泪汪汪望着杨校长的脸,可怜楚楚的哀求道:“杨校长,您不要把我当一个正常的学生,好不好?我只想听听课,坐在最后一排,也就是那个角落里。丘西眨眨眼,极其卑微的说道:“我还可以坐在地上,趴在桌子下也可以,保证不把头透露出来,低头在那里偷听行不行?出这个门,我不说在这里学习画画,永远不说,整死也不说是您校的学生,行吗?我说我是在这里洗厕所的好不好?”

“你会画什么?”杨校长问道。

“我----我----。”丘西说不出来。窘迫的样子就像丢人现眼的小偷,被逮个正着。杨校长拿出一张纸,用两根指头压住,沿桌面送到丘西面前,又从笔筒里取出一只画笔,塞进丘西手里,他的意思很明了:“丘西,你说不出来,那就画呗,画出来我就收你当学生。”

丘西的心在颤抖,握住笔的手在颤抖,他不知道履历该如何写,犹豫的心一片空白。他不知道在赤北空山石板上画的画,算不算画,他不知道自己心里的画算不算艺术品,他不知道那些画可不可以画出来让人们看,如果画出来,是不是土里土气?那些东西画出来,会不会笑掉全世界人后槽牙。丘西开始后悔自己坚持留下来的目的,后悔不该接过杨校长给他的纸和笔。手里的画笔沉重手腕酸麻,好像烫手的铁棒。他想放下笔,放下自己的坚持,抛弃自己的梦想,趁杨校长不注意,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出校门;可是,杨校长的眼睛像两把板锁,一把紧紧地钩住了不自信,一把挂住了动摇的心;当自信心插进锁孔的时候,勇气一定能打开紧固的大门。

丘西站在那里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杨校长的脸。其实,那张脸多么熟悉,多么慈祥,致使他飘忽不定的眼神逐渐稳定下来。杨校长看着他红扑扑的脸,温和的说道:“留下来总得给我一个理由。”

杨校长那张脸,跟金国泰的脸一模一样。一双黑眼珠子放出慈祥的光,微微红润的脸蛋露出亲切,嘴角的微笑涔出亲和力,尤其额头那几条可爱的皱纹,和那两鬓斑白的银发,道出了一个园丁平易近人。

丘西抬头,望了望杨校长如初冬般的笑脸,浑身冒出一股热汗,忐忑不安的站在哪里。想下笔画,又不敢贸然挺进,僵持不画,的确辜负了杨校长如父亲般的眼神。当一个孤儿的人生,徘徊在一张画纸般大小的地盘上,左右为难的时候,杨校长给了他足够的勇气。他带着商量的语气对丘西说道:“孩子,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就怎么给我画,画得象与不象,没人判你监禁。画你自己,画你心中想的,好不好?”

杨校长的话如神奇的太阳,把能量源源不断的输入丘西身体里。他感到全身血液在沸腾,手心发烫,心里的冰山全部消融。阳光照在他心灵深处那片自卑的空地上,暖和了一江春水。赵桂芝给的那张纸片贴身揣着,像一把尖刀重重的划在胸口,他感到一阵巨烈的疼痛。

痛,让一个孤儿因为童年苦难而麻木的心有了知觉。丘西弯腰趴在桌子上,就像野狼趴在猎物上。笔在纸上时而快走,时而缓慢,时而停止,时而来回重复,时而像一只蜜蜂盯着花蕊扇动翅膀。丘西成竹在胸,气定神闲的模样,好像停止了呼吸,忘记自己身在杨校长办公室。此时,他已经飞回赤北空山,趴在石板上,手中的泥块在石板上疯狂的飞舞,自然、轻松、畅快,描绘金国泰和牛劳作的默契。他们相互体谅,相互协作,相互关爱,在那一走一摇一吆喝的节奏下,牛在前,犁其次,人在后,一字儿徐徐前进。

丘西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

杨校长一会儿盯着他的手,一会儿看着他的脸,一会儿看他笔下的画,还不住的点头。好像丘西笔下的铁犁在翻耕他年少时的憧憬,杨校长眼眶里慢慢泌满泪水。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农民戴着斗笠,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扬着鞭子,健壮的黄牛剑拔弩张的往前走,犁开的泥胚,好像荡开的涟漪。在夕阳下,宛如满田的碎银子在翻滚。一副栩栩如生的《春耕图》,在丘西笔下诞生了。他长捧着丘西的画,激动地说道:“孩子,我收下你了,------。”

丘西高兴坏了,激动得每晚早早来到学校,十点多还不想离开。他不但希望周六全天上课,而且周末也上课。他想交最少的学费,上最多的课时。赤北空山的男人就是这样猴精,猴精猴精的。要不然,金家兄弟也不会博学多才。

首都城天寒地冻,冻不住丘西去学校的脚步,首都城狂风暴雨,也挡不住丘西去学校的路,因为雾霾沙尘暴老师不来学校上课,丘西也要坚持到学校。一,他没有那么娇贵;二,他不能把血汗钱浪费了;三,在家里看书,不得浪费自己的电费么?所以,坐,他也要坐在教室里浪费学校的电。这就是山里人的小气,这就是山里人的精打细算,这就是赤北空山求知者的精神。

丘西能坐在教室里,尤其坐在首都城的教室里,有先生给他讲课,他经常做梦都在笑,还胡话连天,他说:“真他妈撞大运了,上天居然把这么好的事降临到我的头上,真是茅草开花,马长角,神了。”

当然,是金家人给了他这个机会,是政府给了千千万万进城孩子的机会。就是这个机会,让多少进城孩子有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让他们的人生有了尊严。

丘西第一次坐进教室里是这样想的,我在监听器里找了好半天,总算找到,如下:“我坐在这里就不能东想西想,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会很多,自己得沉下心来学习。什么将来,什么明天,什么早餐,什么工作,管它什么也不用考虑。当下,就是听好眼前的每一节课,做好老师留下的每一道题,将来是一个什么东西,摸不着也看不见。将来也许就是一句永远实现不了的空话。‘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钱秀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现在,丘西也搬出这句话来宽慰自己。学习就不要想学习后能带来什么,学习就是最荣耀的青春。它是一个人骨子里永远需要的那么一点点精神,这个精神摸不着看不见,但在人的言行举止里,又显现出无穷力量、尊严、教养------。这些东西来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