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14

第14章 保护神

在古代,大地下面有水,对于农民来说,这就是宝地。土地是农民的命,农民是国家的命,而军队就是为了保护这一切的,军队就像地下的水。大家想象一下,大地下面有水,各行其道,就是宝地。可是如果大地下面的水剧烈冒出,四处泛滥,那就是灾难。我们国家的大街上能看见大规模的部队吗?当然看不见,为啥?因为我们国家稳定。一旦出现了大规模的军队,这就说明我们国家遭遇自然灾害了。再看看国外一些国家,到处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因为他们国家不稳定。或者是在地中的水,比如江、河、湖泊,只要不泛滥到地面上,都是正常的,他们自有自己的轨道。就好像本不该有军队的地方,突然有了军队,这不是有大事发生了吗?江、河、湖泊,是小水集成的大水,需要蓄养,军队不是也是这样吗?军队在古代被称为师,除了军队,在现代还有很对职业可以称为师,比如医师、护师、驯兽师等等,听着就那么既有能力又有操守。但是因为自己的职业,而给自己带来不顺和灾祸的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没有顺其自然,就像军队一样,要顺其自然,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样才能顺,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大地只有一个天,天为主导,大地辅助天,天生生不息,照耀着大地。就是说军队只能有一个统帅,统帅多了,那就成了军阀割据。军阀割据就是老百姓遭难的时候,就是列强宰割弱国的时候。解放前,东北老张有三十万军队,人员素质和军事装备,不比岛国的差。所以岛国人就是不敢造次,岛国人几次试探性的行动,都让老张的一点警察部队收拾了。岛国人没办法,暗.杀了老张(没办法,只能这样写,预防敏感词汇),紧接着东北打乱,老张控制的地盘沦陷了。但是岛国的军队只有一万来人,在小张的领导下的军事力量有装备精良的三十万军队。可是沦陷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小张没有老张的本事,老张和小张的这个结局,归根结底是背后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国家,军阀之间各自保存各自的实力,让岛国人有机可乘。要不然岛国人也不敢暗.杀老张,更不敢有后来的狂妄野心,所以统帅只能有一个。而且是一个能够驾驭得了军队的统帅,这需要威望和能力。小张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所以沦陷了。他自己也知道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所以小张投靠了蒋老大。

大地厚德载物,我们的军队不就是这样吗?军队效率高、有纪律、胸怀广,这不就是大地的属性吗?因为我们有这样国防力量,所以我们的国家稳定。在上古时期,人类知道水能淹死人,所以那个时候,人类觉得水是危险的。军队不危险吗?当军队主导一切的时候,军队就是危险的。所以军队不能违背这些属性,不然就是兵灾。要动兵,就得按照军队的属性,不然就是叛乱。这些属性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自己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可能不一样,但是做的事情的一样的。比如古代乱世,群雄并起,老百姓就是想过安稳日子。要求很简单,有地耕、有房住、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了,而那些英雄们就是要夺江山。你坐你的江山,只要能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小日子,我们就拥护你。所以目的不一样,但是实现双方意愿的过程是一样的,各取所需。只有这样,动兵成功的几率才大。

擅动刀兵是不详的,大地下面的水代表着危险。水在下面好好地流着,刀兵就是保护神。

大将永远在前面领兵冲锋,更兼保护统帅的作用。中间的才是统帅,后面是大部分的军队和君王。统帅虽然是一支军队的统帅,但是军队和国家都是君王的,只不过军队的统帅是君王的打工仔而以,所以不得其位。就是说作为统帅,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王赋予你兵权,永远做适宜实际情况的事情,否者取祸。统帅想叛乱、逼宫,手下将士会反统帅的。关键是君王还能不能称为君王,百姓还认不认这个君王的王朝。作为君王,虽然自己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主宰着一切,但是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军队统帅,替自己解决大难题。君王面对统帅,也得适当地向统帅柔顺。也说明君王不得其位。君王把天下兵权赋予了统帅,这个时候谁也说不准,统帅会干什么。最起码君王对统帅是有所顾忌的。君王和统帅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不好,那将是整个王朝的灾难,更是天下万民凄凉。

军队要守正,就是整个军队要平和,其实就是中庸的中,就是军队要行适宜的事情。统帅既要德高望重又得有相匹配的军事才能,这样才能镇得住场面。如果面临的统帅像韩信一样的军事天才,他虽然年轻,但是他能在短时间之内让手下大将心服口服。举一个明朝王阳明的例子,有一个太监想要给王阳明难看。兵痞在王阳明的府前叫骂,时间一长,这些兵痞口渴难耐,王阳明就让家丁为兵痞送水和食物,而且王阳明特别吩咐家丁,让家丁有礼貌。兵痞回去以后,大加赞扬王阳明的德行。谁都不愿意再去辱骂王阳明,军中掌权的太监没办法,又想出一个办法让王阳明出丑,就是让王阳明在军营中射箭。这太监觉得王阳明是一个文官,哪懂射箭。在古代神箭手在军中是特别受尊重的。出王阳明去了校场,箭箭命中目标。本来看笑话的那些军校,看见这个情景,再联想起王阳明的德行,全场沸腾。吓得他们的统帅太监赶紧领兵回去了。再迟怕是自己的军心,都跑到王阳明那里。

军队出征前,第一要点就是明军纪。第二是统帅要得到军队和君王的信任。第三,统帅真正上了战场,德高望重和相匹配的军事才能,才会展现巨大的作用,两则全无或只有其一,在战场的儿郎们将会是被拉尸体的车拉回来。第四,懂得进退,不蛮拼。第五,打了个大胜仗,统帅要为自己的属下仗义执言,争取利益。君王不要派那些小人做监军,去牵制统帅,否则在战场上不会胜利。第六,君王按战功封赏,但是对于军中的小人,君王是不能给予很高的权力的。否则这些有战功的小人,就会凭借战场上得来的威望和权力,为祸国家。

军队遵天道,就是保护神。不遵天道,就是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