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12

第12章 是龙子还是虫子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那中国小孩子都是龙子龙孙,但是有的小孩子成龙了,有的小孩子成虫了。还有的小孩子从小没人管教,最后偏偏成就一番事业,家庭幸福。那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以天为师,最后成为人生的赢家。有的小孩子家里很全活儿,但是一败再败。这都是个例,大多数还需要恰当地启蒙。小孩子有他的天性,在自己某种天赋好的方面,稍微一点,就全明白了。有坏的启蒙,有好的启蒙。其实是适宜不适宜的启蒙,因材施教嘛。不适宜的就是坏的,适宜的就是好的。

以前我说过,七周岁前后变化很大,十五周岁前后变化很大。而七周岁之前,就是蒙昧的时期。毫无畏惧,不知对错。所以这个时期的小孩子是没有错的。我闺女三岁了,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她用被子把自己盖的严严实实,在被窝里鼓捣东西。我突然掀开她的被子,发现她拿上妈妈的口红,学妈妈在脸上涂了很多。家长看见了,往往很生气的。请问小孩子有什么错?如果妈妈教训小孩子,就是妈妈错了。那怎么办?给小孩子讲对错吗?小孩子会听吗?反正我给我闺女讲道理、讲规矩,她是不听的。就算嘴上道歉,并且表示以后不会这样做了,但是一点用也没有。就算骂她、揍她,照样以后还偷偷地犯以前的错误。那怎么办?不要直接针对小孩子,拐个弯。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教训别人,或是和家里的其他成员讨论整个典型个人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小孩子就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把那个典型指给孩子看。而是要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引以为戒或是向其学习。把那个典型指给孩子看,给孩子讲道理,往往是没有用的。

用一些规矩约束小孩子,不是家长约束小孩子,是小孩子自己约束自己。小孩子咋样约束自己呢?家长要抓住他们的软肋,让他们自己约束自己。形成习惯,最后形成自己的品质。但是又不能着急和过于严厉,那样以后会叛逆的很厉害,会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童年应该是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心身才会健康,心身健康将来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才有幸福的基础。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个八岁的女儿。我朋友对他闺女说,把拖鞋拿过来。他闺女马上很不高兴地对他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毛病,但是让父母很心寒。我很是为我这位朋友担心,他老了咋办?他闺女已经八岁了,有这样的表现,这就是启蒙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是讲理的,但是讲理又没有讲情大。所以我们讲的是情理,先讲情,后讲理。从朋友家闺女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家分的太清楚了,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们的。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们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本来是错的,但是条件变了,错就变对了,祸就变福了?分的太清楚了,就没有了人情味。我们是一个讲整体的民族,这个家是一个整体。我们讲情,所以这个家才温暖。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什么?告诉他,是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这样的话父母才会放心。如果是我闺女让我自己拿拖鞋,我会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爸爸以后用不用给你买裙子了?用不用给你买好吃的了?用不用给你零花钱了?用不用养活你了?这连串,她会悔悟的,但是不要逼孩子道歉!那是西方人的做法。关键是她心理悔悟就行了,孩子小,但是有脸面。嘴上不认错,其实她心理被震撼了。以后她的悔悟会表现在行动上的,关于道歉这种事情,不要轻易地说,对不起。就比如我们中国人是不会说,我爱你的。凡是十分注重嘴上说的,那估计他(她)婚姻很不幸。我们中国人,注重的是行动表达的爱!其实是情!所以教小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这要让孩子们知道的。

启蒙,是让小孩子自己主动学东西,家长就是启发他一下。小孩子就不喜欢学这个东西,硬逼着学,那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他不喜欢,可以让他喜欢。实在不喜欢,那就换个内容学习,尽量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启发。要让孩子尝试许多不同的项目,找见那个孩子最感兴趣的。小孩子学什么?就是学做人,学做事。做学问一辈子,不就是这个吗?以前我多次提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吗?即使教人类做人做事,达到幸福的目的。自己家的小孩子,经常要主动来找你,跟你探讨做人的道理。不要忽略这个巨大的问题,可能这个小孩子将来会做的更好。就像自己娶了一个好老婆,影响出一个好子女,使自己家幸福美满一样。一个贤妻,可以影响自己后代好几代。同样,娶一个恶妻,也会影响自己后代好几代。启蒙应该耐心,潜移默化。往往不能直来直去。但是有的时候,又必须直来直去。不要因为一些利益,改变自己的初心,不要践踏底线和原则,中国人的底线和原则就是仁义。子女看见父母说一套,可是做的又是一套。估计小孩子也会这样。就像一个女子,看见多金的男子,就走不动路,死乞白赖地往人家身上靠,丝毫不知羞耻。这样的女人怎么能要呢?将来必是祸害!启蒙要结合实际,根据实际情况来启蒙教育。让小孩子不感觉到这是在被教育,而是快乐的生活。光给孩子讲一些空洞的道理,没啥用处的。教结合实际去言传身教。只讲不做,就失去了讲的意义。只做不讲,孩子不知道做的含义。做事就成了很无味的事情。有学者说,小孩子必须严格,适当体罚。我也是这个观点,但是我偏向快乐享受。让小孩子自己对自己严格。可以引导他,影响他。绝对忌讳明显的形式化,做作教育,家长说一套做一套,给孩子讲大道理,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做去了,并不是按照自己讲的道理去做。而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规矩执行起来,感觉很假,专门地去做,那是失败的。启蒙要小心谨慎,就像防御来犯之敌一样,用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人人为了自己身后的家人,而同仇敌忾。启蒙,需要学问去实施。不要忘记,学问就是做人做事。启蒙,是让孩子重情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