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万历保安团
34602600000048

第48章 成du四人众“牧民”

一行人走到傍晚之时,来到了一个叫聚贤镇的地方。众人安排好了住宿之后,便出门找了个饭馆吃饭。饭菜还没吃上两口,就听见门外有人大声吵闹了起来,似乎人还不少。李四喜便端着一碗饭,站到窗口准备看热闹。

两个东大乘教模样打扮的教徒,此刻被一群山民团团包围其中。为首的一个壮硕山民不断推搡着其中一个肥胖教徒:“劳资给你说,你们要是再敢去何家坝,直接把腿掰断了喂狼。其他村我们管不到,但我们何家坝不欢迎你们。”

那肥大教徒不断躲避,嘴里说道:“弥陀佛祖…”

这时另一个精瘦的小个子,一拳头就挥向了肥胖教徒,瘦弱的拳头完全陷进了肉里:“尼玛的,还在说。劳资今天就把你打成弥陀佛。”

壮硕山民一把拉住小个子:“马顺子,不要打。喊他们滚就可以了”。

马顺子又是一脚踹在肥胖教徒身上:“大宝哥,何大宝,他们天天往村里蹿,万一那天真的被他们得手了,村里那许多人,咋个办?难道都像马家坝的人一样,成了那个啥弥陀教众,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啥事不做。他们马家坝的地都荒了,全村都出去逃难了。”

何大宝摸了摸脑袋:“嗯,是这个理。乡亲们听我说,咱是大明的人,能管我们的只有官府和皇帝。来啊,把他们打出聚贤镇。以后见一次打一次。出了事,我何大宝担着。”随后,何大宝带头就冲了上去,带人打得两个东大乘教教徒抱头鼠窜….

李四喜吊在下巴上的青菜,“呲溜”一下被吸进嘴里,他向着身边的黄大问道:“哎,你觉得这两个人怎么样?用来当兵怎样?”

“当个护卫还可以吧,不过他们好像不适合当兵。按照戚爷说的,当兵必选腿长手长之人。蜀人个子矮小,不符合戚爷的要求啊。”

“咦看不出来啊,你还懂这些。嘿嘿,没事。我就喜欢这样的人。”李四喜说完,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秦良玉的白杆兵个个都是矮子,一样揍得女真人鬼哭狼嚎。后世太祖招兵时,情况更差,还不是一样得了江山。关宁铁骑倒是个个好汉,结果后来成了叛徒。

身体差点没关系,咱们想办法弥补。何大宝这种铁杆的大明拥磊,怎么能不来当兵呢?这多浪费啊。热兵器时代,比的是谁动作快,发射速率高,和个子高有什么关系….

李四喜心情极好地捻了块猪头肉,吃得满嘴流油。朱奉铨不禁出言讥讽:“怎么了,捡到宝了,还是踩到狗屎了,心情那么好。这些热闹有啥看头。一天到晚正事不做。”

李四喜低声道:“王子,你可知怎样的兵才算一个好兵?”

“自然是手长腿长,这样作战的时候有优势,对了,还得必须是淳厚之人,这样好训练,打仗的时候听指挥。”

“王子。当兵最重要的是服从纪律,懂吗?一只部队有了纪律,才能无往不胜。”

“可是我看刚才的山民颇为粗野,不像是听纪律的人。你不会准备招募这些山民吧?”

“嘿嘿,纪律是可以培养的。至于粗野这是好事,这样打仗的时候才勇猛。更重要的,他们心里只认大明和皇帝,这样的兵才不会被人忽悠。他们殴打那两个东大乘教教徒就已经证明了。”

“你这个道理好奇怪。好吧,反正你好像没错过,我听你的。不过….你有钱吗?招兵可需要钱啊。我们现在就只有几两银子,这离都江堰还有好几天路程呢。我可不想饿着肚子去都江堰。”王子很是担忧地说道。

“我没钱啊。但是我有脑子外加一张嘴。”李四喜说罢挑了挑眉毛,似乎胸有成竹。

“……??你又准备骗人?这种事你做多了亏心不?行啊,那也算我一个。”王子说罢,也挑了挑眉毛…..

……………………………………………………………..

第二天,在向老板打听了地址后,众人便出发前往何家坝。对于为何不带着礼物前去拜访的说法,李四喜和朱奉铨都是嗤之以鼻。当然真实的想法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单纯为了钱财打仗的士兵,说不准那天就能被敌人收买了。可现在确实也没钱买礼物了….

去往何家坝的路上,哪怕巴掌大的地方,都被农人小心的开垦出来,种上一切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可在龙门山这种石头多过土地的地方,无论怎样辛苦劳作,终年都不会有好的收成。于是,这里的汉人早已入乡随俗,以半牧半农为生。

生活在此地的汉人,既可以“呵呵”吆喝着放羊,也能抡起锄头种地。他们有荒蛮之地的彪悍,也有农耕民族的勤劳。因为交通不便,这里的文盲多如牛毛,于是这里也成了东大乘教散布教义的绝佳地点。

这里的农人是朴实勤劳的,看着一群外乡人经过,他们会露出憨厚的表情。可一听说有人随意诋毁东大乘教,他们立刻就会露出黄色的牙齿,愤怒的表情之下,青筋暴露的双手紧紧握着木头农具,随时准备扑上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看着黄大、黄三和唐霸又一次把几个村民丢到路边以后,朱奉铨不无担忧地说道:“这些被蛊惑的乡民如此彪悍,你就不担心?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

“王子,这里的乡民愚昧,可不是东大乘教造成的。先人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你还想他们懂礼节?他们说到底都是可怜人,不仅吃不饱饭,精神世界也是空虚一片。自然容易被东大乘教所蒙骗。”李四喜说完,便不再言语。

中国的封建社会,农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吃饱肚子。掌握话语权的文人阶级,觉得这样还不够,便进一步的枯竭农人的精神世界,他们还美其名曰“牧民”。于是各种宗教组织就趁虚而入,这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各类宗教相互依存,却又相互伤害的奇特景观。当然,比起一教独大的欧洲大地,这里的确算得上宗教的福地。

“李四喜,你这话里有话啊。你是说我们皇家没有做好?这才让那些宵小之辈有了可乘之机?你的这些话可很是诛心啊。”朱奉铨有些恼怒的说到。

“王子,人吃饱饭了,才会有廉耻之心,才会想着感谢现在的生活。这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廉耻之心,怎么会有感激之情?当然,有些人吃饱饭了,还在咒骂这个社会不公,那属于无耻之徒。”李四喜看了看前方,继续说道:

“你看看前面,那几个衣不遮体的妇人,衣服破烂到一览无遗,却根本无视我们的存在,只知道拼命种地,因为她们不种地就没有活命的可能。我想问问,这样的人,怎会有廉耻之心和感恩之心?牧民,不是这么个放牧法,这是给自己树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