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万历保安团
34602600000046

第46章 成du四人众发家靠忽悠

李四喜很是鄙视皇家这种不劳而获的想法,好东西凭啥就该无偿给你皇家?想想王子从自己手里抢东西的时候,连讲道理的想法都没有,李四喜心里就更是气愤。好东西就都该是你皇家的,至于我等草民把好东西交上来是皇家给予的恩赐。算了,我不和土匪计较….

“王子,这不能叫抢,这叫合作懂了不。就是我们集合优势资源进行合作。比如这个玻璃,我们不知道怎么烧制,但我们有销售的门路。那么无量子负责制作,我们负责销售。大家各取所需,这就叫做合作。”李四喜说完想了想,继续说道:

“当然,烧制玻璃的具体方法,无量子还是可以与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嘛,所谓博览众家之长嘛对不对。咳咳。无量子,这个玻璃你们怎么做的?”

听完这段话,王子认为李四喜的无耻,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有逼着人签了卖身契,然后再合作的?这不是明抢是什么,亏这小子还能说的这么理所当然。不过,这个法子比起明抢而言,似乎更有君子之风,所谓先说断后不乱是也…..

正在思考水泥做法的严悟远老神在在地说到:“你说的这是琉璃,好吧就按你说的叫玻璃吧。此物不稀奇啊,早就出现了。汉朝之时便有。书上有记载,王莽时期的一个蓝色玻璃碗,据说其珍奇堪比宝石。隋唐朝时玻璃制作更是达到高峰。但宋朝之后,好像就没怎么发展了。”

李四喜听完,又将手里的这块蓝色玻璃仔细端详了一下。透明度还可以,但杂质和气泡太多。用来制作一些工艺品还可以,如果要进行大规模推广,估计不现实。毕竟这种杂质太多的玻璃,与瓷器相比还是落了下风。一个满是气泡的玻璃碗怎么也比不过细腻的瓷碗的。

而且烧制玻璃需要的炉温极高,这就代表需要耗费的材料很多。怪不得宋朝之后瓷器能把玻璃踹一边去,这玻璃的性价比太低了。想起来了,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钠钙玻璃就是砂子做的,可啥叫铅钡玻璃?

不管了,能做出铅钡玻璃,就能做出钠钙玻璃,反正我不用操心,一切丢给这个无量子去研究比较合适,这种科学怪人一定好好利用才行。如果他敢撩蹄子不干,我就让人把天台扫干净,然后告诉他,如果不愿意继续研究,跳天台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量子,我要是告诉你,按照烧制这块玻璃的方法,用砂子也能烧制玻璃,你信不信?”

“砂子?你骗我!!”严悟远一听,腿上就像安了个弹簧一跳八丈高。

“我骗你干嘛,你愿不愿意试验啊?额,这块玻璃你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吧,哈哈,原来你道教真是骗人的。”李四喜决定激将到底。

“我如何不知?我师父手把手教我的,但是此物烧制消耗极大….”

不待严悟远说完,已经敏锐察觉到商机的王子朱奉铨大手一挥:“这点,无量子完全不用担心,你切放心做便是,我会支持你所需的一切费用。”朱奉铨说罢,挑着眉毛得意地看了李四喜一眼:又被我抢先了吧,你怎么不哭呢?我很期待额….

李四喜确实有想哭的感觉,无色玻璃可是大买卖啊,居然又被王子抢先了,不过他好像没有发觉水泥与铸钢的真正价值….嘿嘿,严悟远,你逃不脱我的手掌心…..

……………………………………………………………………

龙门山脉绵延千里,雄山峻岭之间,“轰轰”的水流声似有人一直耳边敲着重鼓,岷江翻滚着白色浪花,狂暴地在两山之间奔流而下;

沿河两岸,一道道巨型泥石流的痕迹,如同在山顶到山脚间,打通了一条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不时有巨石沿着这条“公路”落下,砸入涛涛江水之中。

郁郁葱葱的树林矗立在“公路”两侧,配以周边嶙峋的怪石,形成了一片灰白一片盆景的奇特景象。大自然的鬼手妙施,让龙门山形成了独特的“单元格”风景。在这风景之中,一个七人的小队伍,正沿着河边的一条碎石路缓缓而行。

一路上,李四喜突然与严悟远变成了极好的朋友,勾肩搭背的让人看了恶心。朱奉铨则与雅吉谈笑风生,情意绵绵的样子,让人更恶心。黄大、黄三和唐霸,三个天不收的汉子干脆讨论起了今日所见的弥陀佛。

听三人说的热闹,严悟远也回过头来说道:“这个弥陀佛是东大乘教所拜祭的。东大乘教在长江以北信众极广。用万人朝拜来形容也不足为过,这些年道教、佛教一直在和其他教派争夺信众。可惜事与愿违,佛门还好,道教却是节节败退。”

李四喜一听觉得此事有蹊跷,便问道:“悟远兄看来知道的比较清楚啊,能否详细讲一下。”

严悟远点点头说:“其实四川道教的势微,还真与这个东大乘教有关系。因此我便详细了解了一二:

东大乘教教主王森,年轻时为蓟州皮工。耳闻目睹了无为教分支--佛广大乘教,在此流传的盛况,因而深受其影响与启迪,遂萌生了自创教派之念。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他认为时机成熟,自称“法王石佛“,也以大乘教命其教名,因其发祥地在京东,故名东大乘教。

王森创立东大乘教后,自蓟州向东移居永平府滦州石佛口,并以此为据点开始传教,至今信众已遍布北直、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不下200万人。他以信徒所献巨万香金,在北京、顺天、永平等地置田数千亩,父子均一妻数妾,奴婢成群,富过王侯。

因过分显赫,万历十三年(1585年),被人讦告下狱,后被人用贿得释。此后他为人做事便低调了许多,一直呆在京城里。我道教在四川多受其影响,迄今多有冲突。要不然我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依靠骗人钱财度日。”

众人闻言,都对视了一眼:200万人?乖乖,这要是起了坏心思还得了?

严悟远扣了扣脸,好像想起了什么:“王森生有三子,其中老三颇有抱负。好像已经入朝为官。哎,佛道两门在青城山一带,多受其打压苦不堪言啊。对了,其三子好像叫王好贤。”

“王好贤!!!???”众人失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