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06

第6章 要以历史的角度看历史

(通过之前的讨论,柯南会觉得袁崇焕该杀还是不该杀呢?)

柯南:我不知道。

我:……

柯南:但是我可以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我:……请讲。

柯南:刚才南老先生讲了半天,说实话我也没有听的很明白。

南史公:这个事情本来就很复杂,而且我们又说的过于简单,很多事都没有深入的分析。

柯南:不必。如果我是要宣判一个人该不该杀的法官,那当然需要了解每一个细节,但是现在只需要让我发表一下关于一个人是不是该杀的意见,就很简单了。

南史公:愿闻其详。

柯南: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该杀,只要知道一点就够了。

我:哪一点?

柯南:就是这个人有没有犯罪?犯的是不是死罪?

我:那怎么才能证明他有没有犯罪?犯的是不是死罪呢?

柯南:那就更简单了,看看他有没有犯法?犯的又是哪条法?

我:……我必须得说,柯南君你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可是,失礼了,我怎么感觉跟没说一样呢?

南史公:不然,不然。柯南君所言,深得我心。

我:我也愿闻其详。

南史公:我并不是明清史专家,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我:您太客气了。

南史公:不是客气,实事求是嘛。当初你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谈话时,就说的很清楚,我们不是要讲明亡清兴的这一段历史,而是要通过这一段历史来讲一种观点,或者一种角度。

我:是的,主要就是想请您讲讲作为历史爱好者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历史。

南史公:当然是历史的角度,你读哪一段史就应该以哪个时期的观点来看问题。

我:您能具体说明一下吗?

南史公:从宏观来说,大体分为三种角度:一、当时的角度;二、后世的角度;三、今天的角度。这三个角度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以袁崇焕为例,我们要读这段历史,就要把我们自己代入,用明朝人的思想来读,你弄懂了之后才会明白,为什么到了清中期会有另一种评价?为什么到了民国又有一种评价?那么到了今天我们又该怎么评价?如果这个顺序弄反了,你直接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历史,那肯定会造成对历史的歪曲和误解,说句题外话:如果这种歪曲是限于知识不足而造成的还可谅解,如果这种歪曲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而故意造成的,那就很令人不齿了。

我:要先研究事实,再总结观点,不能先弄出个炫人耳目的观点,再来断章取义的找证据。

南史公:袁崇焕最后是被凌迟处死的,以今天的观点看,什么都不用研究就可以说这个量刑当然是错误的,太过残忍,简直惨无人道,我们今天根本就没有这种刑罚了。

我:但是按明朝的观点看就未必如此了,我们今天可以认为明朝的法律是很不完善的,但是不能说当时的人以这个很不完善的法律为判决依据是错误的。

南史公:所以柯南君刚才虽然似乎没有说出什么结论,其实却正是讨论袁崇焕该不该杀这个问题最精辟的结论。

我:我明白了,柯南君的意思就是说,袁崇焕该不该杀取决于他是不是犯了明朝的法,犯的是不是明朝的死罪。

南史公:正是如此。这和他是不是抗清英雄、是不是卖国奸贼没有必然的关系。大明朝二百多年杀的人多了,难道每一个死的都是卖国贼吗?犯了别的死罪也一样要杀。大明朝二百多年没被杀的人更多,难道每一个都是英雄吗?不是英雄只要你没犯罪,当然就不该杀。

我:所以南公的意见还是袁崇焕该杀?

南史公:之前我已经说了我不认为袁崇焕该杀,我的意见准确的说是:袁崇焕不一定非杀不可,但他自有取死之道。我再一次提请大家注意,请以明朝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事情。

我:而且我们不是在讨论袁崇焕是抗清英雄还是卖国汉奸,也不是在讨论袁崇焕被杀是不是自毁长城,如果他没有被杀又是不是可以中兴大明,我们要论讨的只是袁崇焕的被杀是不是所谓“千古奇冤”。

南史公:袁崇焕信口承诺“五年复辽”涉嫌“欺君”,在封建统治时代光这一条就可以问他个死罪,就算因为五年期限未满这条罪名不算,在他全面负责辽东攻略时让敌人杀到京城,以明朝的制度也可以治罪,擅杀毛文龙更是……更是……我实在是难以平和的形容这件事,一个军区司令去和另一个军区司令开会,开着开着,一个把另一个杀了,这搁在什么朝代也不能等闲视之啊。

我:您这么一说,我脑子里出现的画面不是袁崇焕,是陈浩南:带着一帮小弟去找另一个大哥谈判,现在我是铜锣湾扛把子,必须由我话事,你服不服?不服?杀!

南史公:其实我个人以为,毛文龙被杀的主因就是他不想受袁崇焕的节制。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我:对,还是说回袁崇焕之死的原因。

南史公:前面我说过袁崇焕被杀是一个综合原因,包括上谕中提到的那些指控以及没有提到的什么与钱龙锡结党,什么中反间计怀疑他通敌等等这一切,其中固然有真有假,有的不能全怪袁崇焕,但是换了谁是皇帝不得琢磨琢磨?

我:尤其是擅杀毛文龙这事儿,说实话要换了我就得窝一肚子火:杀这样的高级官员你连个招呼都不打?好,你等着兔死狗烹吧!

南史公:何况崇祯这个人的性格里的猜忌多疑本来就比常人要重,其实历代皇帝哪个不是如此?所以,我不敢断言崇祯究竟是为了哪一个原因必杀袁崇焕,但是一件事一件事的累积在一起,袁崇焕的被杀实在算不上意料之外。

柯南:但是根据南老先生之前的分析,官方给袁崇焕所定的罪名并非完全成立。

我:那我们请南公为我们今天的话题作一个最后的总结。

南史公:正如柯南君所指出的,崇祯为袁崇焕所定的罪名值得商榷,以今天的法律观点来看,有任何一条事实不清就应该发回重审而不能执行判决。但是我们也一再的提醒大家,要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件,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皇权”本身就是法律的一部分,另外崇祯很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在拟定袁崇焕的罪名时有所顾忌。所以我最终的结论是:在战争时期,崇祯可以不杀袁崇焕,但是杀了他也算不上什么“千古奇冤”,从罪名上来说,有的指控确实难以成立或者事实不清,但是也有些罪名在那个时代足够处以极刑。总而言之一句话:袁崇焕未必一定该杀,但是他被杀也纯粹是咎由自取!

我:我记得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崇祯和袁崇焕两人的性格,使得这悲剧不可能有别的结局。两人第一次平台相见,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诺言,杀机就已经伏下了。以后他请内帑、主和议、杀毛文龙,悲剧一步步的展开,杀机一层层的加深……至于后来的凌迟,已是戏剧结构上的荡漾余波了”。

南史公:虽然金庸先生对袁崇焕过高的评价,我不敢苟同,但是说袁崇焕之死在于他的性格我倒是完全同意的,只不过要我来说就不是“刚强果决”而是“刚愎自用”了。

我:袁崇焕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相信要细细的说来,还可以有很多话题,但是我们今天的讨论到此就要结束了,感谢南公,感谢柯南,感谢所有观注我们话题讨论的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