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50

第50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16年1月15日,《2015中国成语大会》八强争夺赛。

我:这是《成语大会》时间最长的一场比赛,十强组合济济一堂,共同角逐八强席位,看的过瘾啊。

布丁:一开场就剑拔弩张,首先出战的『秦汉思源』和『白话灵犀』为我们带来“长平之战”。

衣衣:『白话灵犀』先声夺人,在主题六词中虽然成绩没有达到巅峰,但是张钰桦十足的气势却一下子就把比赛的气氛带到了巅峰。

我:娇小的白娟一字一顿的答出最后一个词“自愧不如”时也堪称“偶尔露峥嵘”。

布丁:但『秦汉思源』也不容小觑,他们的水平也和他们的名次一样,每一场都在提升。

衣衣:先失一分,又连扳三分,就和上一场『白话灵犀』的情况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次胜利属于她们的对手。

布丁:应该说这一场比赛中每一组选手都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包括被淘汰的『姚宸』和『昂藏兄弟』。

衣衣:可以这么说。『姚宸』和『昂藏兄弟』相比其他选手确实略逊一筹,至少在成语描述方面这两组四人都不是很擅长,我甚至有想过,是不是现在的赛制过分的偏重于计时猜词。你们看,在常规赛中第一轮是计时猜词,第三轮本质上也是计时猜词,夺位赛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善于快速猜词的选手基本上都可以在前三轮取得优势,甚至直接获胜,即使失手,也基本上可以在夺位赛胜出。而实际上第四轮第五轮的成语知识赛才是更注重国学功底的。至于第二轮则是功底、默契、急智、娱乐等因素的集大成者。

布丁:我也感觉有这种倾向,知识渊博但是不擅表达的选手似乎处于劣势,因为你很可能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但是,从实际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十二强、十强还是本场产生的八强,都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的,换句话说,赛制还是相对合理的,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会建议把第三轮的限时对抗调整到第五轮。

我:不管怎么说,『昂藏兄弟』输的很有风度。而姚瑶在比赛间隙说的那番关于“挑战师兄”的话,更是相当有水平。

衣衣:作为《成语大会》史上历时最长的一场比赛,节目组的小瑕疵恐怕也不少。比如白娟描述“微言大义”时曾说出“一言”没有判犯规、姚瑶描述“九死一生”时曾说出“第一”也没有判犯规,这是比较明显的。另外还有一些疑似误判,比如主题六词时白娟利用想犯规战术过掉“比权量力”,这个犯规似乎应该记入成绩,还有夺位赛时“夸父逐日”这个成语被姚瑶说成“夸父追日”是不是应该判犯规……

我:这个可以不判犯规吧?在决赛第五场的时候『昂藏兄弟』曾把题面为“狗血淋头”的成语答成“狗血喷头”,也算是对了,这说明规则是对于这种“实际上是一个成语但是有两种说法”的题目,答出任何一种说法都算对。我记得之前讨论这个问题时,你也是支持这种判罚的。

衣衣:我现在依然支持,只是存疑,因为这里面有一点小小的区别,“狗血淋头”“狗血喷头”和“夸父逐日”、“夸父追日”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另作”、“又作”那一类,也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成语但是有两种说法”,问题在于『昂藏兄弟』在描述时完全没有犯字,可『姚宸』在描述时提到了“追”字,描述中有“追”,答案中也有“追”这让我多少有点在意。

我:其实我觉得你没必要在意,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啊,题面上没有“追”字,就不能因描述者提到“追”字而判犯规,这是一个阶段,而当答案符合“一个成语两种说法”时判定正确,这是另一个阶段了。

衣衣:有道理,不过本场还有一点我在意的地方,在第二轮双音节对抗的第一道题“擢发难数”时,我觉得主持人在张钰桦提示“罄竹”两个字之后提示“难书”不太恰当,虽然“罄竹”两个字很难让人联想到别的,白娟也不会想不到“罄竹难书”。

我:你这有点吹毛求疵了吧?你自己也说了,主持人不说白娟也想的到。

衣衣: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主持人说出“难书”两个字既有点多余也不太合适,要知道就算是选手自己说出这两个字都会因为有“难”字而造成犯规。这和后来『昂藏兄弟』主题六词猜“举手之劳”时主持人提示“爪”不同,那时『昂藏兄弟』用时已经超过了对手『灵赵菡芮』。也就是说,提示『昂藏兄弟』百分之一百是不会影响比赛结果的,而提示『白话灵犀』则不能说的这么绝对,万一白娟一时短路就是没明白“罄竹”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这种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但是白娟自己能不能想到和主持人有没有提醒这是两码事,何况在决赛第六场已经有过这么一次,场上选手同样是『白话灵犀』,张钰桦提示“李治”,主持人在旁边解释“就是武媚娘的老公”。

我:这是一个成语比赛的节目,你明白吗?节目是主要的,而比赛只是形式,所以主持人最主要的工作不是说“开始”、“结束”,而是要调动整个现场的气氛,在选手思索的时间,主持人不能也保持沉默,必须要保证现场的情绪和节目娱乐性。至于主持人是不是每句话都那么恰当合适,似乎不必求全责备了吧?

衣衣:当然,我也并不是认为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实际上我觉得主持人张腾岳在本季的主持是相当成功的,较之第一季要自然生动的多,而且临场现挂也越来越灵活,比如本场他调侃陈星“你俩还是我俩”、“美剧看多了”、在决赛第七场故意曲解关熙潮的话质问“我们导演有那么俗吗?”多次展示了他的机智幽默,尤其本场口误把二比一说成“平”时自己带头起哄、在决赛第六场说错罗叶楠的名字时自称“傻蠢呆”,不但没有出现失误时本应有的尴尬,反而借题发挥,调节气氛,表现了一个成功主持人的反应能力和风度。

我:事实如此。

衣衣:但同时我也觉得,有的包袱也欠考虑,比如他多次在抢答对抗环节,利用绿灯亮起开玩笑,就值得商榷。

我:那就见仁见智了。

【成语小知识】

食言而肥: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是讽刺不守信用的人。但是,“食言”最早并不是“把话吃下去”的意思,而是指说出来的话像被吃掉的东西一样,东西吃下去就被消化了、没有了,而那些根本不能兑现的话岂不是也如同被消化掉一样没有(下文)了吗?“肥”字在这里也不是“长胖”,而是“利益”的意思。所以“食言而肥”不只是表面上“把自己说出的话吃下去,因而长胖了”,而是“为了利益,说一些根本就不能兑现的话”,它和“出尔反尔”的区别在于“出尔反尔”是说出话以后又不算数了,而“食言而肥”是一开始说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而编造的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