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34

第34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14年5月25日,《2014中国成语大会》第六场。

我:这一场『国风』队打头阵的还是张奇和肖梓晗。

布丁:平心而论,这两位选手在整个比赛中都不是最耀眼的,但是其实他俩相当有实力,一开局又取得了四词31秒4的成绩,竞技状态也比较稳定。

衣衣:可惜他们的对手达吾力江和李凡表现的更好,上次我就说我认为达吾力江国学方面有所欠缺的看法有失偏颇,这次他描述“一言蔽之”的时候说“曰:思无邪”更是让我觉得之前的判断太轻率了。幸好,我对张奇的看法还算靠谱,我一直觉得这个选手特别好玩,你们看她猜“束手就擒”的时候,明明猜不出来还特高兴,又“抓”又“逮”的。

布丁:个性使然吧。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把他们这个组合和叶妙玉、黄扬组合来对比。

我:为什么?

布丁:也说不上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张奇和叶妙玉都爱“吓唬”队友?

我:吓唬?

布丁:不是“恐吓”的意思,这是我们那里的方言,有“数落”、“批评”的意思,但带有玩笑性质。

我:哦,就是开玩笑式的指责。

布丁:对。她们各自的队友肖梓晗和黄扬又都比较“弱势”……

我:弱势?

布丁:当然不是真的弱势,我找不到恰当的词,肖梓晗吧,无论张奇怎么说他,总是笑眯眯的,而黄扬呢,无论叶妙玉怎么急,都比较沉稳。

衣衣:还真是的,别的组合如果出现失误的时候,基本都是互相安慰,只有张奇和叶妙玉不同,她们俩都属于急性子,也是直性子。

我:用一句现在流行的句式,肖梓晗就像个“国民好弟弟”。

衣衣:对,对。我特别喜欢这对组合,你这个“国民好弟弟”把我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了,这对组合就像一个性急的姐姐和一个憨厚的弟弟。

布丁:但是叶妙玉和黄扬组合不同,如果说肖梓晗是包容,那黄扬更像是容忍,如果说张奇是急性子,那叶妙玉就有点接近躁了。

衣衣:叶妙玉在这一场已经比一场好很多了,上一场更躁。

布丁:可能是叶妙玉和黄扬都比较严肃,显得不如张奇和肖梓晗那么温馨。

我:巧的是本场最后的淘汰环节正是在他们四位中进行的。

衣衣:最终这对亲密的好姐弟组合离开了比赛。

布丁:我又得说本场的淘汰环节也不尽人意,比了两轮,第一轮张奇120秒猜对10个词、叶妙玉猜对8个词,第二轮叶妙玉猜对10个词,张奇猜对9个词,但是张奇被淘汰了。

我:淘汰规则是每一轮的第一名可以留下。

布丁:我知道,这也是第一次用两轮的方式来进行淘汰赛,上一场是参加淘汰赛的四位选手每人进行一次“120秒限时对抗赛”,如果赛制不变的话本来张奇就胜出了。

我:这也是节目组在探索嘛。

布丁:我不是指责,只是觉得遗憾。你看,第一轮比赛黄扬名列第一,而且还和权春燕一起创造了120秒13词的记录,晋级无可厚非,剩下三个人排名依次是张奇、叶妙玉、肖梓晗,如果第二轮排名不变,那前面的晋级后面的淘汰当然很合理,比如肖梓晗在第二轮中还是排名垫底,那他被淘汰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张奇和叶妙玉两个人,一个是在第一轮排名高,另一个是在第二轮排名高,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要是把两轮的成绩相加更合理一些。

我:就是说张奇两轮总成绩19个词晋级,而叶妙玉两轮总成绩18个词淘汰?

布丁: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我:或许吧,但是我觉得你是主观上更喜欢张奇和肖梓晗这对选手才会有这些感想。

布丁:还有就是上一场,最后四个人的淘汰赛之前,四个败组进行“120秒限时对抗赛”的时候,叶妙玉和黄扬就以四个词的成绩垫底,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三的高瑀泽、郭慧中的成绩都是八个词,如果比赛只进行到这里,在上一场他们就被淘汰了。

我:叶妙玉在上一场确实表现的太急躁,虽然也有亮点,但是他们这个组合失利的责任,她是要大一些的。

布丁:黄扬的表现也是忽高忽低,就以本场比赛来说,在“双音节同题对抗赛”的时候,猜“云行雨施”这个词就表现出他的较高水平,可是下一个词“乐山乐水”又表现出他的不足。

衣衣:这还没关系,但是再接下来一个词“民安物阜”,黄扬已经答出一个“物”字的时候,叶妙玉实在不该在这个节骨眼还来一句“你想好再说”,这已经明显是告诉告诉黄扬,不管你要说“物什么”都是不对的。这就有点过了。

我:看得出来,她很紧张,并不是故意如此。

衣衣:我也知道她肯定不是恶意犯规,但怎么说也不该这样,还是那个字:躁。

我:我来说句公道话吧,其一,这两期叶妙玉、黄扬组合表现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却都幸运的留了下来;其二,张奇、肖梓晗组合从之前所有的比赛中综合来看,其水平不说强于叶黄组合吧,至少也不在叶黄之下,而这个组合的感性因素要比叶黄组合好,更直白点说,至少在你们两位这里,人气比叶黄要高;其三,刚才布丁说那个两轮成绩相加的方案也不无可借鉴之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我们还是要看到节目组在不停地探索更好的方案,要看到无论是哪位选手都在努力的进行比赛,要看到叶妙玉的问题也纯粹是性子急,换言之,是性格问题,你换个角度看,这不也是这个心直口快的台湾姑娘的可爱之处吗?为什么每位选手都有各自的粉丝支持?终究还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只不过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在意的不是一个方面而已。

衣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还要你来教我们吗?

我:呵呵,班门弄斧了。还是说回比赛吧。

布丁:其实说了半天,我和衣衣也没有别的意思,毕竟《中国成语大会》的主旨是弘扬与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于比赛本身更接近于游戏性质,我着相了。

我:也没什么着不着相,任何时候也不能无视偶然性的存在,说白了所谓“偶然性”就是“运气”,只要把运气也看成比赛的一部分,也就没什么了。

衣衣:只有在水平相若的情况下,运气的成份才会有更大的影响,主要还是要看选手日常的积累和临场的发挥。比如周璟在描述“集腋成裘”这个成语的时候就不太理想。

我:这个问题主持人也说到了。

衣衣:但我可不认为应该说什么“胳肢窝底下的毛”,这句成语最好的提示就是“聚沙成塔”。

布丁: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嘛,这两句经常连用。

我:说实话,对于没有发生的事谁也不能预测,如果小姑娘何欣航没有听过“聚沙成塔”这个成语呢?毕竟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而且她年龄那么小。

衣衣: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而已。

布丁:说到高璟和何欣航,我记得在上一场小姑娘是和韩韬组合的,很奇怪为什么高璟和徐文红的组合会拆开。她们俩算是老搭档,前面配合的挺好的,而这一场和各自的新搭档显然还没有十分默契。另一方面,何欣航之前和邢正搭档的也挺好,现在虽然和邢正不在一个队了,但是韩韬和邢正在一个年龄段,都比较接近何欣航的年纪,在一起应该也不错啊。

我:我们只能看到电视播出的节目,幕后的具体情况就无从置喙了。

衣衣:另外还有两个黄金组合也得说一下,一个是陈江宇、单计环,这两位可谓如日中天,可是他们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陈江宇善于描述,单计环的储备也不错,所以陈江宇描述单计环猜词的时候表现的特棒,但是当规则要求他们交换角色的时候,水平就要下降一个档次。

布丁:是这样。

衣衣:另一个黄金组合就是王帆、唐蕊,这也是“从一而终”的一个组合,这两位都是综合能力比较均衡的选手,而且我发现唐蕊有个优点,就是她猜词的时候,总是把想到的词都一下说出来,

比如说到“水浒传”,她直接就说“绿林好汉”、“落草为寇”,不是先说一个,不对了再说另一个,这样无疑提升了猜词速度。

我:王帆这一场是带病上阵,令人钦佩。

衣衣:我不这么看,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独来独往惯了,特别不习惯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把自己当成主心骨的这种做法。

我:你不是独来独往惯了才不习惯王帆,我看主要是她比你长的漂亮,你才不习惯吧?

衣衣:你想死还是不想活?

我:嘿嘿,连这句话你都是偷的王帆的。

布丁:说到王帆和唐蕊我又得多说两句,在决赛第二场大约34分钟的时候,她们遇到一个题目是“临危授命”,没想到本场也是大约34分钟的时候,她们又遇到了这个题目,尽管是巧合,可是题库这么快就重复,也算是一个小瑕疵吧。

衣衣:还有一个小瑕疵,在“目标计时对抗”的时候,吕继北、赵婕荃组合取得了猜四词24秒6的成绩,成绩当然非常不错,但这并非主持人所说的新纪录,在上一场邢正和徐源曾经创造了23秒3的记录。

【成语小知识】

乐山乐水:这个成语是“智者乐水,仁者乐水”的简语,在节目中“乐”被读作“yao(四声)”,但是还有一种读法就是“le(四声),而且关于这个字的读音还不止这两种,限于篇幅,不一一为大家介绍了,只介绍这两种比较主流读音。它的意思也很有争议,我也只为大家介绍两种比较主流的,一是解释为“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另一种则解释为“智者的快乐就像流水一样,仁者的快乐像高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