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陋室疯语
34564100000074

第74章 《名将王翦的智慧》

《名将王翦的智慧》

作者:王泽仁

王翦,秦始皇的大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三位皆大名鼎鼎,但都死非其所,白起遭谗而自刎,廉颇和李牧双双为小人郭开所害,廉颇客死楚国,李牧被诬谋反而诛。四人中,唯有王翦富贵终老。

秦始皇在一统六国的进程中,王翦与王贲父子可谓战功赫赫,一时无两。六国中,除了韩国,魏、赵、燕、楚、齐五国皆为王翦父子所灭。按理说,如此功高,难以长久,可王翦却始终居高而不危。

战神王翦是如何做到的呢?从灭楚一战,我们或许可窥端倪:

秦始皇灭了韩赵魏三国后,开始着手谋划灭楚之战。军事会议上,猛将云集,都欲建此不世之功。其中一位将军,名叫李信(飞将军李广的先祖),年少壮勇,战功卓越,曾在伐燕之战中,率数千士卒活捉燕太子丹,始皇对其颇为赏识。询问道:“攻取楚国,将军需要多少兵马?”年轻的李信拍着胸脯答道:“二十万人足矣!”始皇听了很是开心,转头问王翦,王翦道:“末将得六十万人才行,少了难以成功。”始皇道:“王将军老矣!”遂令李信与蒙恬将军领兵二十万伐楚。王翦托病归老于频阳(陕西富平县)。

李信、蒙恬二位将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不料被楚军尾随偷袭,攻破李信军营,秦军大败而回。始皇大怒,骂道:“李信这小子,言过其实,有负我对他的信任!”无奈之下,始皇亲自驾车来到王翦老家,嘘寒问暖,并向王翦表达诚挚的歉意,希望王大将军不计前嫌,领兵伐楚。王翦道:“大王,老臣我年老体衰,加上最近病情不见好转,恐怕难以胜任,还望大王另择贤将。”始皇一听,心想:这家伙心中还在怄气呢!看来今天不使出点看家本领,是请不动这尊佛了。立马衣袖一抹,眼泪一掉,哭咽道:“将军真的忍心丢弃寡人不管了吗?”王翦觉得领导戏也做足了,自己的面子也要回来了,不能再得寸进尺了,遂回道:“大王如非得让老臣领兵,老臣还是那句话:得六十万人不可。”始皇道:“一切都听将军的!”

王翦领兵六十万伐楚,始皇亲自送至灞上(西安市东,即如今的白鹿原)。临行前,王翦突然回马对始皇道:“还请大王多多赏赐我些田地、园林、别墅。”始皇大笑:“将军快起行吧,你难道还担心贫穷吗?”王翦一本严肃的说道:“为将封侯,毕竟少数,所以趁大王现在还对我信任重用,争取多为子孙积攒点产业。”始皇听后,哈哈大笑。

王翦刚到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区),便又三番五次的派人询问始皇,田契、房契是否都已办妥过户。手下有人劝道:“将军如此贪婪无休止的向大王索要田地,似乎太过分了!”王翦大笑道:“你们不明白啊,大王生性粗暴多疑,如今秦国空虚,精兵皆随我伐楚,由我节制,大王难道不担心吗?我唯有多索田地以为子孙产业,大王必认为我胸无野心,心无大志,这样才能让我放心领兵啊!否则,岂不是天天让他担心怀疑我吗?”

王翦军至楚国,为避楚军锋芒,坚壁防守,按兵不动;无论楚国军队如何百般羞辱,万般挑衅,拒不出战。士卒们每天吃香的、喝辣的、热水澡伺候着,外面楚军的辱骂权当是放屁。王翦每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甘苦与共。过了一段日子,王翦问部将:“士兵们近日都玩些什么业余活动呢?”部将回道:“士兵们每天都比赛扔石头、跳高。”王翦道:“士卒可用矣!”

楚军数日挑战,不见秦兵动静,疲惫至极,遂引兵东去。王翦立即发兵追击,大破楚军,楚国名将项燕(项羽的祖父)兵败自杀,楚军奔溃。王翦率军乘胜掠地,势如破竹。岁馀,俘虏楚王负刍,平定荆楚各地,设为郡县。

王翦班师回朝,凯旋而归,于此同时,其子王贲与李信平定燕国、齐国。父子俩倶建奇功,始皇对其恩宠备至。秦二世胡亥时,王翦父子都已过世。当此之时,各地揭竿而起,天下风起云涌。王翦之孙王离奉命征讨叛军,于巨鹿之战(今河北平乡)中,为项羽所俘,遂降项羽。

当时有人闲聊道:“王离,秦国名将,三代掌兵,以强秦之军,攻弱小之敌,必胜!”有人反驳道:“这可不一定。俗话说:‘三代为将必败。’为何?杀戮过盛,后代受其不祥。王离恰好是第三代啊!”

泽仁曰:“王翦,吾之先祖也。每读其事,由衷赞叹!其与始皇相交,可为后世为将者典范也。功高盖世,难免兔死狐悲,而其父子终身富贵,可谓难矣!至其孙王离,虽身负令名,却遭逢末世,大厦将倾之际,岂人力能为哉。固其败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