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陋室疯语
34564100000070

第70章 《帅公子智瑶的作死人生》

《帅公子智瑶的作死人生》

作者:王泽仁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以此事件为始,认为春秋霸主们虽然也践踏“礼”,但起码表面上还是“尊王”的,都承认周天子为大家共同的主子。直到三家分晋事件后,礼乐崩坏已到极致,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境地。究其根本,乃是周天子自坏“礼”,主动承认韩、赵、魏的合法诸侯国地位!

刚开始,晋国有六位执政卿大夫,即: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大家族。中行氏、范氏最先被兼并,接着韩、赵、魏瓜分智氏家族,晋国从此一分为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

历史的线条是简明清晰的,但其中的故事却是精彩纷呈的:

起初,智宣子(智氏之主)想要在诸子中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坚决不同意,反驳道:“不如立智宵,智瑶这小子,有五大优点: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强毅果敢,可谓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但他有一项最大的短处:居心不仁,刚愎自用。如果让他继承,智氏要灭亡了。”智宣子不从,智果为避祸,脱离智氏,改姓辅氏。

赵简子(赵氏之主)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伯鲁,幼子名叫无恤。不知该立谁为继承人,苦思冥想,思得一法:自己亲刻家训于竹简上,给每个儿子一份,让其务必熟记于心。三年后考核,长子伯鲁竹简早已遗失,一个字都不记得;幼子无恤却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且三年来竹简随时携带,一刻不离于身。于是乎,赵简子立无恤为后,是为赵襄子。

赵简子任命尹铎治理晋阳(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赴任前,尹铎问道:“主公是想让晋阳多向您缴纳赋税呢?还是想让晋阳成为日后的战略保障呢?”赵简子答道:“当然是战略保障!”尹铎治理晋阳,爱民如子,宽政减税。赵简子临终前对无恤说:“一旦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弃尹铎的地位不高,更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投奔那里,必然化险为夷。”

智宣子去世,智瑶为政。一日,智瑶与韩康子(韩氏之主)、魏桓子(魏氏之主)宴饮。席间,智瑶无故戏弄韩康子,并侮辱其家相段规。智国(智氏族人,智瑶家臣)知道后,劝谏道:“您不预防灾难,灾难就要来了!”智瑶怼回去一句霸气十足的话:“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人的生死灾祸都由我决定的,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就算烧高香了,谁还敢对我兴风作浪!智国无语,竖子不足与谋!

智瑶仗着自己家族的势力最强,对其他三家经常性的侮辱戏弄、敲诈勒索。一日,智瑶无理的向韩康子索取领地,韩康子不欲给,家相段规说:“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刚愎自用。不给他,我们必定有兵戈之灾;不如给他,他得地后,将更加狂妄,一定会向别家索地,别家不给,智瑶必然以兵相向,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其锋芒而伺机行动了!”遂割万户之城。

没多久,智瑶又向魏桓子无故索地,魏桓子也不想给,其家相任章说:“给他!智瑶到处任意索取,诸大家族必然恐惧;我们给他领地,智瑶必骄。骄傲必然轻敌,恐惧必然结盟,以结盟之精兵对付狂傲之智瑶,智氏灭亡不远了!”

智瑶两次索地都轻而易举的大告成功,倍感得意!转过头来,立马又向赵襄子(无恤)索地,赵襄子坚决不给。智瑶大怒,敬酒不吃吃罚酒!立即率领智、韩、魏三家之兵进攻赵氏,约定共分赵地。赵襄子出逃,问随从道:“逃到哪里去比较好呢?”随从说:“长子城(山西高官治市长子县)近,且城池坚固完备,必可坚守。”赵襄子曰:“这是耗尽民力所修的城池,如今又要让他们舍生入死为我守城,谁能和我一条心呢?”又有随从说道:“邯郸的仓库丰实,足矣自保。”赵襄子说:“那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啊,现在又要他们为我而战,估计没人会和我同心对敌吧!还是投奔晋阳吧,尹铎治理晋阳,百姓安泰,甚得民心,我父亲也曾临终嘱咐过,那里的老百姓一定能和我们同甘共苦,患难与共!”遂奔晋阳。

智瑶率三家之兵围困晋阳城,水泄不通。又引水灌城,一片汪洋。城内锅灶浸塌,鱼虾孳生,而百姓却誓死守城,忠心耿耿,毫无叛意。智瑶于城外巡视,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替他骖乘(车右护卫),见水淹晋阳城,智瑶得意的说道:“我今天才知道用水可以灭亡一个国家!”听到这话,魏桓子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会意的用脚踩了一下魏桓子,二人寻思:赵氏一亡,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了。这王八蛋到时候估计要故伎重演,以汾水灌魏国都城安邑(山西运城市盐湖区),用绛水灌韩国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市)。两人暗自忧惧!

智瑶的谋士絺(chi)疵对智瑶说道:“赵氏将亡之际,我观魏桓子、韩康子二人无喜志、有忧色。他们必反!请主公做好防范准备!”智瑶不以为然。絺疵无奈,请求出使齐国,以避灾祸!

当此危急存亡之时,赵襄子无恤派遣使臣张孟谈秘密会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企图联合韩、魏,里应外合,共同剪除智瑶。张孟谈一番唇亡齿寒的道理,正合韩、魏二人近日忧惧之情。当即约定日期,共同抵抗智瑶军队。

期至,夜里,赵襄子派人偷袭智军守堤部队,掘堤引水反灌智瑶军营,智军大乱,韩、魏两军乘势左右夹击,赵襄子亲帅大军正面冲杀,智瑶军大败!

智瑶被杀,智氏灭族,唯有智果因改姓辅氏而得以幸免。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之领地,赵襄子无恤对智瑶恨之入骨,遂将其头骨上漆,以为饮器,用来喝酒!

泽仁曰:吾观智氏立储,知其必亡也;观赵氏选君,知其必兴焉!谦者,人之福;骄者,人之祸。此岂智瑶悟之哉!恃才而骄、因力而征,鲜有不殆矣!《周书》云:“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韩、魏忍其辱而增其傲,割其地而益其骄。谋哉!柔弱胜刚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