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儒商
34502800000034

第34章 猴票

过了年,农历就属于庚申年,属猴。从大年夜起,朝廷开始每年都发行生肖邮票。

首轮生肖邮票的第一种“猴票“,是由邵柏林设计,姜伟杰雕刻,原作画为黄永玉。

由BJ邮票厂影雕套印,票幅26mm×31mm,齿孔11.5度,整版80枚,印制数量500万枚。1980年2月15日发行。

刚发行时,正好是大年夜,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吃喝,谁也没有看好它。

可到了第二轮生肖邮票发行时,好多人集邮爱好者都觉得怎么少了一张首发的猴票?

于是“庚申猴“的价格在市场更是直线飙升,供求极度失衡。

谁有能想到不过区区二十年的时间,竟然上涨了十多万倍,从区区8分钱上涨到8千对块。

这样的增值速度,不但是国内仅有,就连国外一起算,也是很难找到。

由于第一枚生肖邮票图像美观,印刷精致,深受集邮爱好者欢迎,这一版的猴票在邮票市场价格上升很快。

四方联和整版邮票的价格要更高。猴票价格上涨速度惊人。不愧是中国集邮的标志藏品。

到了1996年、1997年,“猴王“发威。

一枚涨到3000元,后来到了2010年至2011年涨到了单枚0.8万元-1.2万元,版票市场价则达到100万元。

到了1016年代,还有人以120万的价格,求购一版猴票。这价格尼玛从6块4毛,上涨了多少?

对柳云飞来说,这一年最大,最重要的聚敛就是猴票。与后世的天价相比,这时侯的八分钱的价格,简直就是白捡。

所以,打听到南京路的集邮公司会开门,柳云飞一早就背着个书包出去了。

这不是去上班,也不是去做生意,而是去捡拾黄金!

是世人看也不看,没人愿意要的黄金!

南京路,魔都市集邮公司,大过年的店里一个顾客都没有,营业员也懒懒散散的在磕着瓜子聊天打屁。

柜台很高,柳云飞只能露出一对大眼睛,“阿姨,我要买猴子邮票。”

里边扔出一句很平常的话:“八分。”

“阿姨,我要买很多。”

营业员阿姨:“一整版6块4。小朋友你买那么多干什么?一年寄信也用不完呐。”

柳云飞谎称自己属猴的,喜欢这种邮票,要多买些存着。

“很贵的你买得起吗?”营业员阿姨很好奇的问,本来她是想讥讽几句的,可一想到今天是过年,遂口气婉转了点。

柳云飞:“您这里有整包未开封的吗?”

整包未开封,就是指邮票在印刷厂出厂时肚里包装的100版邮票。

一整包就是6白40块,可把营业员阿姨给吓坏了。“小家伙,你哪来那么多钱?”

这种问话柳云飞早就想好对策,谎称家里有海外关系,过年时给了好多压岁钱。还说集邮是个很好的爱好,家里人都挺支持的。

掏出一块美国佛兰德老头寄来的巧克力,递给了柜台上的营业员阿姨,“过年了,阿姨你也甜甜嘴,美国货。”

这样,就能间接证明他刚才说的海外关系是真的。

营业员阿姨接过巧克力,反过来调过去的研究,“上边还真的没有一个汉字,谢谢你了小朋友。”

随后态度大好,还把柳云飞放进柜台里边,“我这里一整封,是早上上班时刚打开的,整整一百般,仓库里还有两个整包。”

说罢,眼睛还盯着柳云飞,那意思是:你全要吗?

三个整包不过1920块,对现在财大气粗的简直就是小意思。“阿姨,我全要。”

“什么,你全要?”营业员阿姨被吓了一跳,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稚气的小不点。

想来想去,营业员阿姨还是觉得不行,1900多块,在农村都呢个盖起一栋三上三下的大瓦房。

就是放在魔都市,那也要大约五年半的工资,这还要不吃不喝才行。

万一这小孩的家长跑过来问罪,那她可就麻烦了,至少也要扣掉点当月的奖金,严重点写检查也有可能。

“不行,最多卖你一封,还想要的话,你明天请你的家长带着你一起来,我有多少卖多少。”

此后,无论柳云飞怎么讨好,可一点效果都没有,只能遗憾的买了一整封,小心的放进书包。

又是一块进口的巧克力,“阿姨,剩下的邮票你千万给留着啊,明天我一定还来。我家里还有个进口的小玩具,我也给带来。”

营业员阿姨眼睛一亮,亮亮的那头称好,“一定给你留着。”

此地买不到,就到别处去,一个大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柳云飞辗转南京西路,金陵路,淮海路,徐家汇,等各处,把能买到的猴票全部全部扫清。

大新年里,跑亲戚走朋友的多的是,跑邮票公司的能有几个?

柳云飞满载而归。

回家后,又把早就准备好;用来专门存放邮票的原木匣子个拿出来。

最底下放上报纸包好的石灰,上边还有个垫板,放上邮票后在盖上盖子,用厚牛皮纸给包的严严实实。

李文华对徒弟的各种出格举动早就习以为常了,这回还好奇的打听,这些邮票也会升值?

“第一版的东西,当然会升值。要是在发行第二版,这第一版的猴票就更有价值了。”

若干年后,已经成了退休老奶奶的这位营业员阿姨,某一天在路上遇见一个电视台经济频道鉴宝栏目的记者。

她说出了这段令她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故事:曾经有个小孩,在猴票发行的第三天,就买了整整三版猴票,当时我还担心的要死,那张脸我一直记得。

可后来又过了好多年,我终于明白过来,事实证明人家那是有眼光,而我们才真的是榆木脑袋。

这是个极好的鉴宝故事,记者急着追问:“知道那是谁吗?”

老阿姨悠悠的叹了口气:“后来看了电视,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世界首富柳云飞!”

记者惊叫:“哇,原来首富好多年前就那么有眼光啊,光是这三版邮票,就要值三个亿的人民币,真是太有才了。”

“那他会不会在其他地方也买了好多邮票?”

老阿姨,“我想,应该会的。”

记者;”自叹不如啊。”